初中生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的现状调查及培养策略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1-11
/ 2

初中生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的现状调查及培养策略初探

颜灵光

颜灵光

(温岭市第九中学,浙江台州317520)

一、效能感的提出

自我效能是美国心理学家Banduara在社会学习理论中,在1977年提出的一个核心概念。它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Banduara,1986)。也有人把它界定为,是个体在面临某一活动任务时的胜任感,及其自信、自珍、自尊等方面的感受(Schultz,1990)。1997年,Banduara发表了“自我效能———改变行为的统一理论倾向”,提出了自我效能是过去一直被忽视的

一个重要因素。

二、国内外外语教学与研究的发展趋势

课程标准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保护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同时,重视外语学习策略和能力的形成,为终身学习打基础。Dickinson(1987),Marshall(1996)认为,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应该是教育的终极目标。国内,浙大边玉芳博士对自我效能感量表的组成及形成途径有过具体的研究。

三、初中生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的抽样调查分析

我们根据浙大教育学博士边玉芳的英语学习任务自我效能感调查表,对初一的1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自信程度普遍偏低,特别是“中等值”偏大。我们认为造成这样的原因,一方面是学校的教育指针仍然是从“应试”出发,学生就不可能有从自身的兴趣、爱好、特长出发的自主的学习权,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学生的自我期望值的偏位。所以如何增加“一定值”的数值,就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能感的培养。

从前面的阐述中可以发现,学习自我效能感是学习成就的良好“预测器”,自我效能感和包括归因、目标设置、学习兴趣、学习和考试焦虑、自我调节这些重要的学习变量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自我效能感的提高可以使这些变量往良好的方向改进。鉴于此,我们认为在初中阶段开始对学生进行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将为学生的自主、高效、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如何有效培养初中学生的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对活动的、替代的、社会的和生理的等多种来源的效能信息进行认知加工的产物。初中学生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处于成长期,因此,可以认为关于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可以通过辅以目标达成、增加自信、以及生理和情绪的调节等方法得以实现。

1.高峰体验法———积聚目标达成感。当一个人在最能发挥作用、最有决断、最能专心致志时,会显示出自信、幸福、狂喜、欣慰等情绪,马斯洛认为,处于高峰体验的人比其他任何时候更富责任性、主动性和创造力。英语教师可利用高峰体验法来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在积极为学生创造高峰体验的同时也要注意少数的失败反而会促进学生改进学习策略,培养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增强学好外语的信心。在帮助学困生时,不要给学生个体及周围学生造成他是“学习困难,需要帮助的学生”的感觉,这样会降低自我效能感,对学好缺乏信心。

2.榜样影响法———增强自我确信感,提高努力感。当学生看到与自己水平相当的同学成功了,这会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在行动中积极地向榜样靠拢,实践他们的成功经验,学习他们的优秀策略。实际工作中的一个误区是教师只经常表扬优秀生,这无疑不利于培养后进生的自我效能感。所以教师的表扬要分层次,让各个层次的学生感受到自己能学好外语,课堂上设计有一定难度的问题,稍微高出学生的实际水平(也就是我们说的i+1)。有的学生踊跃发言,即使答错了,也表扬他们的积极性,答对的学生则赞扬他们思维的独到之处,使他们感到老师对他们的欣赏。

3.自主学习法———增强自我预期能力,减少自我怀疑感。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体会成功,从而增强信心,为英语学习创造更多的成功机会。自主学法指导包括课前预习,课堂交流和课后归纳﹑整理。如下:

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增加了听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使自己更有信心地投入到课堂中去,同时又降低了课堂的无效注意,积累了课堂的兴趣,提高了自己的上课的自信心。

4.情境创设法———降低不平等环境感受。在教学中采用一些寓教于乐的活动,如表演,英语是语言,是交际工具,必须在一定情景下使用。所以,每次学完对话,都要求学生表演。像购物、打电话、看病等。通过表演,使学生们感受到怎样应用语言。再如比赛,将所学内容设计成各种小竞赛游戏,像猜人、猜物、传话等,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发给小奖品进行鼓励。既营造了一种亲和、平等合作的教学氛围,让教学活动在师生、生生的合作活动中顺利进行,同时也培养了社交策略,对教学活动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又能消除学习焦虑感。

5.心理调节法———消除学生的无能为力感。人们在判断自身能力时,一定程度上依赖生理和情绪状态所传达的身体信息。效能的生理指标主要有自主唤起,情绪状态也影响人们对其个人效能的判断。人们常把自己在紧张和疲劳情况下的生理活动理解为自己没有能力胜任某一任务的体现。高度的生理唤起会削弱个体的表现,人们在不受消极唤起困扰的情况下会比紧张不安和内心焦躁的时候更倾向于期望获得成功。因此,改变效能信念的第四个主要途径是,增强身体状况、降低应激水平、减小消极情绪倾向,并纠正对身体状态的错误解释(Bandura,1991;Cioffi,1991)。

五、自我效能感的培养研究的效果分析

通过上述方法对学生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的一年的培养,我们再根据边玉芳博士的自我效能感的量表调查,对于学生英语学习的效能感再次予以测量,以下数据为研究后的对比数据:

通过以上两项数据对比分析不难得出平均值较前有较大的提高,也说明学习效能感是可以通过学习、指导提高的。

六、结束语

自我效能原理主张仅仅有目标与结果的期望还是不够的,人们只有在感到这一目标对自己不仅可望而且可及时,才会为之奋斗。通过以上调查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学生的英语学习效能感是可以培养的,且它对于学生的终生学习具有及其重要的

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