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病区高危药品的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1

产科病区高危药品的管理

张有洁

吉林省延边大学附属医院产科133000

摘要:目的:探讨产科病区对高危药品的管理方法,保证临床使用药品的安全。方法:根据医院《高危药品管理制度》,制定了科室的高危药品管理方法,成立了高危药品管理小组,定期检查临床使用高危药品情况。结论:规范化管理高危药品,能提高医护人员对高危药品的风险意识,提高了临床用药准确率。

关键词:高危药品;管理制度;用药安全

高危药品是指药理作用显著且迅速,易危害人体的药品(1),包括高浓度电解质制剂,肌肉松弛剂及细胞毒性药品等。为了提高医护人员对高危药品的重视,加强对高危药品的管理,我院自2012年3月,制定了《高危药品管理制度》,根据医院的管理制度,科室内成立了高危药品管理小组,制定了相应的具体工作方法及措施,提高了取药、用药的准确率,保证了临床用药安全。

1一般资料

我院是延边州地区唯一的三级甲等医院,产科拥有床位40张,护理人员22人,主管护师12人(包括6名助产师),护师2人,轮转护士8人,其中6名主管护师固定在产室,3名主管护师是长白班,轮转护士每半年换科,倒班人员基本是以轮转护士为主。

2管理方法

2.1加强医护人员对高危药品管理的重视,定期对临床护士进行高危药品相关知识、风险意识的培训,规范查对制度,设立高危药品使用监测,制定高危药品操作流程和标准。由于科室低年资轮转护士多,专科知识缺乏,而她们又常常是工作在第一线,也是医嘱的第一执行者。因此每有新的护士入科,不仅做好专科理论和操作技能的培训,还要组织她们学习产科高危药品的药理知识和使用方法,并利用早会时不定期提问,提高她们的业务素质,增强对高危药品管理的重视,达到人人熟知各种高危药品的名称、剂量、作用、使用方法和副作用。

2.2成立由护士长和注射室负责护士为主的高危药品管理小组,制定科室的高危药品管理方法,定期检查高危药品的使用流程、存放等是否安全,标识是否醒目,数目是否固定,药品是否在有效期内,及时找出问题,不断完善管理方法。

2.3根据医院高危药品目录,以下9种药品列为产科的高危药品,(1)10%氯化钾(2)硫酸镁(3)1%利多卡因(4)异丙嗪(5)胰岛素(6)凝血酶(7)缩宫素(8)注射用水(9)25%葡萄糖注射液。

2.4高危药品的放置:根据高危药品的目录进行分类管理,按药品储存要求放置,标识醒目,数目固定,按药品有效期先后顺序摆放。设立高危药品存放柜,柜门设置黑色警示牌,柜内用黑色书写药品名称,抢救药品放置抢救车内,需要冷藏的药品放置冰箱,均用黑色书写药品名称,外观相似药品分开放置,加大护士在拿取药品时的警惕性。

2.5护理人员执行高危药品医嘱是应注明“G”,取药、配药时要双人核对准确无误后给药。对使用高危药品的患者要在输瓶上悬挂醒目标识,做的勤巡视、勤观察,发现异常及时向医生汇报。注意患者的输液速度和用药反应,并及时和患者沟通,做好患者用药知识宣教,做好床头交接班,确保用药安全。

3结果

自从实施了高危药品管理方法后,科室内未再出现拿取药品错误,每次早会提问时被提问者都能对答如流,护理质量问卷检查时医护人员高危药品知晓率为97.2%。

4.讨论

医疗行业属于高风险行业,近年来医疗纠纷逐年增多,医患关系紧张,而药物使用错误是医疗机构中最常见的对患者健康造成危害但又可避免的原因之一(2)。高危药品在临床使用中具有高风险,使用不当会导致患者严重伤害,甚至死亡,其特点是出现的差错可能不常见,而一旦发生则后果非常严重(3)。因此要重视高危药品的管理,必须从医院抓起,层层把关,每个环节不得出现漏洞,不能流行于形式。科室实施了高危药品管理制度,提高了医护人员对高危药品管理的重视,加强了医护人员在临床使用高危药品时的风险意识,这就促使我们在工作中严格执行高危药品的使用方法,提高临床用药能力,保证拿、取、用药的准确性,才能确保临床患者用药安全,避免因药物使用错误引起的纠纷。

参考文献:

[1]黄邱敏,刘琼芳,操银针.病区高危药品的规范化管理[J].中国临床护理,2009,1(1):7-8.

[2]王梅芬,孙亚军.高警讯药物临床使用安全概述[J].现代护理,2007,13(13):250.

[3]李雪芬.低年资护士安全使用高危药品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