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建筑的意义所在与设计原则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5-15
/ 2

生态建筑的意义所在与设计原则

刘磊魏巍

刘磊魏巍(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4)

中图分类号:TU-8文献标识码:A

摘要:生态建筑是未来建筑的发展方向,将关乎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方式。生态建筑理念的提出对人类生存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设计原则上,也应该符合人类生存需要的基本理念。

关键词:生态建筑意义设计原则

生态建筑概念的提出,已经有几十年的时间了,把建筑从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到新古典主义等一下子就扩展到人和自然的关系这样的大范围,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任何人都要正视这个问题。那么,生态建筑在近些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是何原因呢?我们考察一下其产生的背景,及当今世界建筑流派的发展,或许能够发现其存在的意义。

首先,生态建筑的出现有其历史必然性。全球范围内对环境问题的高度重视以及对于生活与消费方式的重新反思,使得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成为今天世界的一个强音。当前,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极地冰雪融化,大片森林荒漠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生态系统遭到巨大破坏,水土流失严重。而工业污染更是将城市置于一片灰暗。人类正在面临着全新的挑战。我们需要全新的生存智慧。而在建筑领域中,“生态建筑”这一理想是人们解决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矛盾的一种可能与努力方向,这正是一种人类生存智慧的体现。1

其次,在上世纪初,受到科学,社会,审美等种种因素的影响,建筑正处在现代主义发展的浪潮之中,当时诞生了许多著名的建筑大师与建筑。所有的建筑师都认为,现代主义是真正的建筑学发展方向。现代主义的地位日趋显著。然而在60年代后,后现代主义的出现击碎了现代主义的整个体系。一时间百家争鸣,各种思想交汇冲突。建筑师们,为建筑赋予了太多哲理,寓意和表达。建筑的得为吴先生高,变得越来越概念化,凌驾于社会与自然之上。时至今日,我们队生态建筑理想的实现依然避免不了抽象与空谈,受制于技术与科技的进步。我们不想再讨论抽象的美学意义,而真正的开始讨论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以及人类所面临的生存问题。生态建筑理念的提出对人类生存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生态建筑的概念十分广泛。它既包含生态学的内容,又包括建筑学的内容,从两者考虑,或许能够找到生态建筑的设计原则。2究其本义,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从狭义的角度看,生态学实际上是在研究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的相互关系。而建筑学所研究的正是如何营造适合于人类的微观环境。这一微观环境是一个含义广泛的概念,它包含从最简单的建筑个体到复杂的城市群体环境。但相对人类生存的自然大环境来说,它是一种处于中介地位的微观环境,是人类创造的介于自然界与人类之间的小环境。因此建筑的存在本身既作用于自然生态环境,也作用于居住者与使用者——人类。当然,对生态建筑的认识与衡量标准是会随着时间不断发展变化的,但是生态建筑作为人类与自然界沟通的桥梁的地位是不会改变的。所以生态建筑的设计原则主要有四方面:一、与自然界和谐相处,保证自然界的物质归还;二、生态建筑居住者的人本关怀;三、作为人与自然界沟通的桥梁;四、有足够的可塑性及发展性。3

1.与自然界和谐相处

生态建筑必然与自然界和谐相处,互为依存,共生互利。因此,建筑师再设计生态建筑作品的时候,一定要正确理解这种共生和谐的关系,把建筑设计融入到自然界中。

认真考虑建筑物的位置:它包括建筑物的朝向、定位、布局,对地形地势的利用,场地气候条件的影响,对植被的考虑等。生态建筑要大幅度的降低能耗;多利用可再生能源:通过采光、通风、冷热、湿度的变化,及太阳能和风能的利用降低能耗;因地制宜的选用建筑材料,降低建造成本;要注意废物利用,不使用不可降级的材料建造房屋。尽可能使用无污染、易降解、可再生的环境材料。

2.生态建筑居住者的人本关怀

人类生产生活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建筑物中度过的,建筑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类日常生活的舒适程度。生态建筑不仅仅应该只是环保方面的建筑,更应该是关乎人类生活的建筑。在具体设计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保证生态建筑中的湿度与温度环境,给人以清新舒适的感觉,同时充分利用自然资源降低能耗;创造良好的声环境氛围,给使用者提供一个安静、和谐、宜人的居住、工作环境;自然光线充足,人工照明良好,房间大小合适,温馨舒适;各种无障碍设施的设计,关爱残障人士;应该有比较强的防灾抗灾能力;无线通讯无障碍。

3作为人与自然界沟通的桥梁

生态建筑能够将人带入自然界,而不是向以往建筑物那样割断了人与自然的联系,这也是生态建筑的重要设计原则。生态建筑以往的建筑,多数都将人与自然隔离开来,如古城堡和摩天大楼。而生态建筑将提供给人们的是完全能够融入到自然中的生活:窗外郁郁葱葱,鸟语花香,而不是汽车与水泥。阳光可以洒满整个房间,而不是终日的人工照明;听到的是小溪潺潺,而不是车声隆隆。人们应该在这样的建筑中生活与工作,更加健康、更加舒适、更加地充满活力。对于自然元素的引入,增强使用者与自然环境的沟通是生态建筑追求的另一个主要目标,它的原则主要应该体现在:

自然光十分充足,处处给人明亮通透的感觉;通风对流,与自然界顺畅的进行空气交换;建立水循环系统,尽可能将水引入一些容易让人疲劳的环境中;建立立体的多层次绿化系统,净化小环境,改善小气候;创造开敞的空间环境,使用者能更加方便地接近自然环境。

4有足够的可塑性及发展性

生态建筑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它的设计理念里,应该为其未来的发展与改进预留空间,就是当前的设计要有可塑性。这就体现在对建筑结构、建筑设备等等灵活性的要求上。楼体的可生长性:包括基础的预留量,楼地板对承重的预考虑,周边环境的生长预留地等等;预留的管道空间:包括水、电、通讯的发展空间;家具系统的可变化性。

当然,这里只是对生态建筑的原则做建设性的探讨,然而真正有意义的拓展性的应用还需要在实践中验证。不能否认,当前的生态建筑理论与实践还是有相当大的距离的。以原则和理想来促进技术进步,才能使生态建筑坚实的发展。

总之,生态建筑方兴未艾,其可探讨之处远胜于此篇文章。如今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了21世纪的主旋律,机器文明正在向信息文明与生态文明迈进。生态建筑理论的发展将导致建筑科学技术内容的极大丰富与建筑艺术创造的相应发展,将推动整个建筑学不断向前发展生态建筑大规模应用的时代必将到来。

参考文献:

1佘正荣,《生态智慧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董卫,“略谈生态建筑”,《世界建筑》1998年1期。

3吴良镛,关于建筑学未来的几点思考(上),《建筑学报》2007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