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结核药物致白细胞减少34例分析王文明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6-16
/ 2

抗结核药物致白细胞减少34例分析王文明

王文明

王文明(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镇武进中医医院结防门诊213161)

【摘要】目的探讨抗结核药物对白细胞的影响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3月接受抗结核化疗而发生白细胞减少的3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白细胞降低出现的时间大多在化疗开始后2月内,19例加用升白细胞药物继续原方案至疗程结束,14例调整化疗方案后恢复正常,1例因伴血小板明显减少而停服所有抗结核药物。结论抗结核药物可导致白细胞减少,化疗期间应重视血常规的检查,若能及时发现异常并处理得当,大多能顺利完成抗结核疗程。

【关键词】抗结核药物白细胞减少

【中图分类号】R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6-0187-01

血液系统不良反应是药物不良反应中较常见和较严重的一种,几乎所有的抗结核药物都能引起血液学异常[1],尤其以白细胞(WBC)减少最常见[2][3][4]。现将2009年1月至2013年3月我院抗结核化疗中发生血白细胞减少的34例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34例患者其中男性15例,女性19例,年龄16岁~72岁,继发性肺结核32例,结核性胸膜炎2例。患者既往均无血液系统疾病史,治疗前血常规均正常,并排除感染、其它药物等因素导致的白细胞减少。

1.2治疗方法29例采用2~3HRZE/4~10HR方案,3例采用2HL2ZE/4HL2方案,1例采用2HRE/4HR方案,1例采用3DL2ZEV/6DL2E方案。药物剂量:异烟肼(H)0.3g,每日1次;利福平(R)0.45g~0.6g,每日1次;吡嗪酰胺(Z)0.5g,每日3次;乙胺丁醇(E)0.75g,每日1次,利福喷丁(L)0.45g,每周2次,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D)0.3g,每日3次,左氧氟沙星(V)0.3g,每日2次。治疗过程中每半个月复查血常规1次,白细胞低于3.0×109/L,则每周复查血常规。

2结果

2.1出现白细胞异常时间:34例患者抗结核治疗半个月内出现白细胞减少2例(5.9%),半个月至1个月期间出现11例(32.4%),一个月至2个月期间出现13例(38.2%),2个月以后出现8例(23.5%)。

2.2处理:WBC3.0×109/L以上,暂不停服抗结核药物,加用地榆升白片和(或)利血生治疗,每半个月复查血常规1次,大部分患者WBC恢复正常或维持在3.0×109/L以上;若WBC仍继续下降至3.0×109/L以下,或第一次出现异常即低于3.0×109/L,则首先停服利福平或利福喷丁,加用地榆升白片和利血生治疗,每周复查血常规1次,若WBC仍不见上升,则依次停服其他抗结核药物,找出引起血细胞异常的药物并停用;若WBC低于2.0×109/L,则停服所有抗结核药物,严密观察病情,避免继发感染,必要时使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等。34例病人中,19例加用升白细胞药物继续原方案至疗程结束,14例需暂时停用1~2种抗结核药物或更换其他药物,仅1例因伴血小板明显减少而停服所有抗结核药物。

3讨论

抗结核药物在临床上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肝功能损害、胃肠道反应、过敏等,而血液系统异常也并不少见,血液系统异常既可以白细胞、红细胞或血小板单系改变,也可以两系或多系异常[5]。其发病机制为[6]:(1)抗结核药物影响造血物质的吸收和干扰代谢;(2)抗结核药引起机体变态反应导致的免疫损害;(3)对骨髓造血系统的直接毒性抑制作用。本组病例出现白细胞异常时间大多集中在前2月强化期内,多数患者经加用升白细胞药物能继续原方案抗结核治疗,一部分病例需暂停或更换引起白细胞下降的抗结核药,仅1例需停服所有抗结核药物。因此,只要临床医师重视抗结核药对血液系统的副作用,化疗前详细询问既往病史,常规检查血常规,化疗期间定期复查血常规,尤其在强化期,如发现有头昏、乏力、食欲不振、紫癜、发热等,须立即复查,发现异常并正确处理,抗结核药的安全性还是肯定的。但抗结核药引起严重血液系统不良反应的文献报道也不少见[7][8][9][10]。当WBC明显减少或血小板明显减少甚至全血细胞减少时,又不能确定何种药物所致,应及时停用所有抗结核药,并积极诊治。临床上以利福平引起的血细胞异常最多见,与利福平引起的免疫反应副作用多有关[4],因此使用利福平或其它利福霉素类药物期间,更应高度重视血液系统的检查。

参考文献

[1]张敦荣.现代结核病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0,604~607.

[2]袁慧,谢丽娟.抗结核药物引起的副作用604例临床分析[J].中国防痨杂志,2000,22(3):155.

[3]刘文,杨金边,刘米佳,等.门诊抗结核治疗致白细胞降低130例分析及对策[J].临床肺科杂志,2011,16(5):725.

[4]王倩,陈津红,韩琴,等.441例抗结核药引起血液系统不良反应文献分析[J].中国药房,2008,19(5):377.

[5]朱敏,刘亚东,赵茜,等.警惕抗结核药物引起血液系统的异常[J].中国防痨杂志,2004,26(6):339.

[6]王魏,张天民。抗结核药物引起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及处理对策[J].医药导报,2002,21(3):151~152.

[7]黄申忠,黄平,孙洁,等.利福平引起免疫性溶血性贫血1例[J].中国输血杂志,2006,19(2):149.

[8]郭述良,罗永艾,赵凤.抗结核药物的严重不良反应[J].医药导报,2002,21(3):145~146.

[9]王雪省.抗结核药物致严重血小板减少一例报道[J].健康必读,2012,11(7):529.

[10]沈卫群,杨礼聪,邱迟娥,等.服用抗结核药出现严重血小板减少一例[J].医学信息,2011,24(6):3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