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研究

/ 2

急诊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研究

孙丕玲孟凡杰

青州市人民医院262500

【摘要】本文探讨急诊患者的心理护理的干预措施。通过选取14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患者整个住院期间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急诊护理干预。结果急诊患者大都存在紧张与焦虑、恐惧,睡眠紊乱以及自我形象紊乱等极其不良的心理状态,通过急诊科护理人员给予人性化的护理干预,大大加强了患者的心理疏导,效果较为显著。结论对急诊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系统化的分析并且及时予以人性化的护理干预,对于提高患者满意度以及提高综合护理水平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急诊;心理护理;人性化护理干预

随着医学以及护理学科的不断发展,急诊科室在医院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于危重症患者的监护以及诊治与护理发挥着重要作用。急诊科室作为医院当中的重要部门,具有突发事件较多、抢救治疗较急的诸多特点,是急诊医学与急诊专科护理不断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工作流程的延续,在这个极具压力与饱含不确定因素的特殊科室,患者面临着诸多的心理压力,使得患者在其意识与情绪多方面产生各种变化。根据急诊科室对于患者的心理状态需求,我院在对急诊患者进行救治的同时,也为患者进行心理的人性化护理干预,取得了满意效果。

1临床资料

选取急诊所收治的14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其中男患者86例,女患者54例;患者年龄为19~94岁,平均年龄为61.03岁。患者大都由于急危重症入院,包括脑出血、急性胰腺炎重症患者、肺源性脑病、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等。在进行相关的治疗以及人性化护理措施后,140例患者当中,83例患者康复出院,37例患者专科,13例患者死亡,6例患者继续住院接受治疗。

2急诊患者的心理情况分析

2.1焦虑与孤独

对于急诊患者而言,通常在入院开始,便采用封闭式的管理模式,并且由于其病情的危重,所以对其探视,医院和科室有严格的要求,因此,患者常常会由于缺乏家人的陪伴,并且与外界沟通少而产生强烈的孤独感,进而形成焦虑的情绪。与此同时,急救科当中一系列医疗器具的声音、警报声以及负压吸引等噪声,都会使患者产生强烈的不安,此外,患者在目睹了其他危重症患者进行抢救或者死亡之时,患者紧张的情绪越来越强烈,这种超负荷的心理压力,就会对患者的心理产生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

2.2紧张与恐惧

急诊科所收治的患者,大都为突然发病或是重症患者急发情况来进行抢救,或是其他科室转入的急危重症患者,因此,大多数患者在来到急诊科的时候,会伴有意识丧失甚至是昏迷的现象,等到患者的意识稍有恢复的时候,便会对其周围所处的新环境感到十分陌生,进而产生紧张的不良情绪。除此之外,急诊科室大都会进行一些紧急抢救,因此,患者对于医护人员的复杂操作,会产生强烈的心理压力,进而表现出恐惧的情绪,增加了患者的心肌耗氧量,更有严重者,可能由于自身心理承受能力较差,而突发急性的心肌梗死。

3人性化护理干预的措施

3.1为患者营造良好的氛围

急诊科室护理工作者应尽可能地为患者营造一个相对舒适、安静的环境,做好病房当中温湿度的调节,与此同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为患者准备时钟或者日历,以便于一些清醒的患者可以由此观察日夜交替,保持一定的时间观念,进而养成白天清醒、晚上进行睡眠的习惯。针对同一病室内对患者进行抢救或者对其他患者的死亡而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的情况,应当在病区内增设屏风,进行一定程度的遮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对患者造成的刺激。

3.2加强患者的心理疏导

对于入住急诊科室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当具有同情心,积极主动地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鼓励患者可以通过自己的方式将自己的心理状况与情感真实的表达出来,使患者具有安全感,以利于患者病情的快速好转。对于一些存在躁动现象的患者,可以使用语言与非语言相结合的方式,将他们的需求表达出来,护理工作者此时应当根据患者的表情、手势等肢体语言,来判断患者所想要表达的意思,从而全面了解患者的需求。

3.3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

护理人员对于意识比较清醒的患者,可以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相关病情,对急诊科室的环境以及相关制度进行大体的介绍,使患者对于自身的病情以及相关的治疗措施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向患者解释在其接受治疗的过程中需要用到的医疗器械与相关设备,消除其恐惧与焦虑的心理,告知患者插管以及进行心电监护是为了了解患者血压、心率以及呼吸情况的变化,并不会对躯体造成损伤,从而减少患者的心理压力与消极的情绪,消除对急诊科室的恐惧感。

4结论

急诊科的发展对于医院急危重症患者的就诊规范以及护理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急诊科不断发展以及改进医疗护理水平的同时,采用人性化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的舒适程度,并且打消患者的消极情绪,调整患者的心理状况,从而不断加强服务治疗,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

参考文献:

[1]杨屹珺,景峰,裴桂芹.急诊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人性化护理干预[J].齐鲁护理杂志,2013(06).

[2]李洪艳,冯欢,卢萍.优质护理服务对外科ICU实施人性化管理的支持[J].激光杂志,2012(6).

[3]吴霞云.人性化护理在改善急诊患者消极心理过程中的作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1(04).

[4]李金慧.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患者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外医学研究,2013(30).

[5]卢爱萍,班志勇.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评价[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