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手术患者术前术后的心理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6-16
/ 2

对手术患者术前术后的心理护理

徐亚萍

徐亚萍

(内蒙呼和浩特市回民医院010030)

【摘要】良好的心理护理是一付灵丹妙药,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尤其对愈后不良的患者。

【关键词】手术患者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6-0334-01

手术对每个病人的心里都有不同的刺激,医护人员设法给予有效的心理护理是很有必要的,也是我们医护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在工作中通过对50例患者术前术后观察和心理护理,发现患者术前心神不宁,心悸,不思饮食,焦虑和恐惧,甚至失眠,这样会造成心里状态失衡,增加麻醉及手术的危险性,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无论手术何等重要,也不论手术大小,对病人都是较强的紧张刺激。病人意识到了这种紧张刺激,就会通过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使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有的临上手术台时还可出现四肢发凉、发抖、意识域狭窄,对手术环境和器械等异常敏感,甚至出现病理心理活动。作为一名护士,不仅要掌握医疗知识和过硬的护理操作技术,同时也要了解患者术前的心理活动规律,给予必要的心理护理,才能调动起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术前的心理平衡,术中情绪稳定,术后心情愉快,使手术达到预期效果。

1、术前心理护理

患者多数来自四面八方,为治疗疾病怀着复杂的心情来到医院,他们的个人经历不同,心情不一,但在手术前都有一个共同的心理需要:需要安慰、解释和鼓励。此时患者意志薄弱,焦虑不安,精神紧张,他们很希望与我们医护人员说心里话,尤其是希望自己的手术得到医护人员的重视。所以,我们在术前尽量多找机会与患者接触交谈,了解其心理活动,以我们优质的服务,诚恳的态度,鼓励和开导病人,让他们知道,只有术前保持心情舒畅,放松,饮食得当,注意休息,才有益于手术的成功。另据研究报道,术前焦虑程度对手术效果及预后恢复得快慢也有很大的影响。资料表明:有轻度焦虑者,效果较好;严重焦虑者,预后不佳;而无焦虑者,效果往往更差。这是因为,无焦虑的病人由于对医生或手术过度依赖,过分放心,对生理上带来的不可避免的痛苦缺乏应有的心理准备。例如,有一位胃溃疡患者,入院后总是吃不下饭,休息不好,一直处于焦虑不安中,我们通过与他接触谈心,知道他对手术有一定的恐惧感,还怕术中有意外和手术失败,可是他又想,如果不做手术,平时经常胃疼不适,害怕将来有恶性病变。针对他的心理,我们深入浅出的介绍手术的意义、方法和效果等,使患者对手术和疾病本身有了适当的了解,并带他拜访了同病区近期胃手术的两位患者(一位以拆线,即将出院),他们谈的很投机,尽管谈话的时间不长,但是使他摆脱了不良情绪的困扰。看到我们对他这样关心和重视,他感到莫大的安慰。此后,他反而鼓励医生大胆为他做手术,不要有顾虑。最终,他的手术很顺利很成功。总之,不管遇到什么病人,不管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首先要安定他们的情绪,消除患者对手术的种种疑虑,减轻他们的精神压力,使他们能面对现实,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并指导他们做好术前的一切准备,以便迎接手术。

2、术后心理护理

病人经过手术,尤其承受大手术的人,一旦从麻醉中醒来,意识到自己已经活过来,颇感侥幸,这时他们渴望知道自己疾病的真实情况和手术效果。由于躯体组织受到程度不同的损伤,都会体验到刀口疼痛,加之躯体不能自主活动,又怕刀口流血或裂开,多产生焦躁不安的心情。开始,他们感到当前的痛苦难熬,过2~3天疼痛缓解之后,就又担心预后了。所以手术后,责任护士首先了解麻醉方法和术中情况,术后适应期的护理,是术后心理护理的第一步,当病人刚刚从麻醉中清醒的时候,他们首先关心的就是手术是否成功,这时,护理人员要安慰解释,以和蔼可亲,欣喜暖人的语言告知病人手术效果很好,以减轻其烦躁心理情绪,取得病人合作。所以术后心理护理也是手术是否成功的关键。如一位女性胃癌患者,38岁,术前就担心如果手术失败,将来无人照料两个未成年的孩子和老母,所以术后第一句话就问,“我的手术是否成功?”,我们告诉她:“手术非常成功”,并希望她术后继续与医护合作。此后,她在身体恢复期表现很顽强,第2天就能在床上活动,第4天就能下床活动,7天后拆线出院,也没有发生并发症。

外科病人手术后大都要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恢复过程。如果手术预后良好,即使再痛苦也有补偿的希望。若术后效果不好或预后不良(如恶性肿瘤已转移),则还将挣扎在死亡线上。病人在极度痛苦时,经不起任何外来的精神刺激,所以对预后不良的病人,不宜直接把真实情况告诉他们。有一部分病人手术后带来部分机体生理功能的破坏(如胃切除)或残缺(如截肢),造成躯体缺陷的病人必然产生缺陷心理。尤其人生中的突然致残,会给病人心理上带来巨大的创伤,所以对可能致残的病人,护士术前要交待清楚,并给予同情、支持和鼓励,让他们勇敢地承认现实、接纳现实。

另外,术后刀口疼痛,也使他们烦躁不安,心境不佳,我们应理解病人的心情,体谅病人的痛苦,尽量想办法减轻或消除他们的痛苦,必要时给予相应的止痛针。对手术后连续使用止痛针患者,可以用暗示疗法,用生理盐水代替杜冷丁和用患者喜欢的话题、音乐、歌曲等转移他们的注意力,这些都可以减轻病人的痛苦。

总之,良好的心理护理是一付灵丹妙药,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尤其对愈后不良的患者,就更应予以完善的心理护理和积极热情周到的服务,以激起病人的期望和战胜疾病的信心,使他们早日恢复健康或延长生命,这是我们护理人员的神圣职责。

参考文献

[1]吴在德.《外科学》.人民外科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