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状态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状态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分析

李航

李航(成都市慢性病医院神经内科四川成都610083)

【摘要】目的探讨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状态发生的相关因素与发生率。方法选取我科2004年4月至2011年4月就诊的50例帕金森氏症患者作为研究组,随机选取在生理无统计学差异的健康人50例做为对照组,通过汉密顿抑郁量表比较两组抑郁状态的发生率及患者抑郁状态。结果研究组抑郁状态发生率为4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0%。结论帕金森患者抑郁状态发生率明显高于健康人群,且中度、重度抑郁发生率较高,临床可通过量表评定尽早筛选帕金森并合并抑郁状态的患者,及时防治治疗。

【关键词】帕金森氏症抑郁状态发生率

【中图分类号】R74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1-0106-02

AnalysisofoccurrenceandrelevantfactorsofParkinson'sdiseasedepression

LiHang

【Abstract】Objective:TodiscusstheoccurrenceandrelevantfactorsofParkinson'sdiseasedepression.Methods:Choosed50patientsofParkinson'sdiseasedepressionfromApr.2004toApr.2011asstudygroup,andchoosed50healthpeopleascontrolledgroup.ComparedtheoccurrenceandrelevantfactorsbyHAMD.Results:Theoccurrenceofstudygroupwas40,0%,higherthan4.0%ofcontrolledgroup.Conclusion:TheoccurrenceofdeppressioninParkinson'sdiseasewasmuchhigherthanhealthpeople,andmoderate,severedeppresionwashigh,weshoulduseHAMDtoscreenParkinson'sdiseasedepressionasearlyaspossivletotreat.

【Keywords】Parkinson'sdiseasedepressionoccurrence

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又称“震颤麻痹”、巴金森氏症或柏金逊症,多在60岁以后发病。主要表现为患者动作缓慢,手脚或身体其它部分的震颤,身体失去柔软性,变得僵硬。帕金森病是老年人中第四位最常见的神经变性疾病,在≥65岁人群中,1%患有此病;在>40岁人群中则为0.4%.本病也可在儿童期或青春期发病。与此同时,病人的非运动症状,如心理方面的问题如抑郁、焦虑等也给病人及家属带来较大负担。而长期、大剂量使用左旋多巴诱发的运动并发症,也使得疾病的治疗更加复杂。为探究帕金森氏症合并抑郁状态的发病率及相关因素,回顾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50例此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科2004年4月至2011年4月就诊的50例帕金森氏症患者作为研究组。其中男35例,女15例,年龄42-81岁,平均年龄(61.2±7.4)岁。病程0.5-9年。Hoehn-Yahr(修正)分期量表分级0~5级:0~1级10例,2级11例,3级24例,4级3例,5级2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运动障碍及PD学组制定的系统器质性疾病。

对照组选取50例健康患者,其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45-78岁,平均年龄(63.4±7.5)岁。两组均为汉族,两组无疼痛性疾病、药物和酒精依赖;无其它可能影响睡眠的疾病如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脑卒中等;无精神病及服用镇静剂史;排除治疗或药物的影响;无先天性智力发育不全,检查合作。两组受试对象年龄、性别和文化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采用HAMD24项版[3]对两组受试对象进行评定,主要包括躯体化焦虑、睡眠障碍、体重、日夜变化、认知力、迟缓等因子评分,抑郁程度分级:正常(<8分),轻度抑郁(8-20分),中度抑郁(21-35分),重度抑郁(>35分)。比较两组抑郁状态的发生率。

1.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计数数据采用χ2检验,相关分析采用双变量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HAMD总评分就抑郁状态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HAMD总评分为(14.51±11.4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92±3.81),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抑郁状态发生率详见下表1,研究组发生率为4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表1两组抑郁状态发生率比较(n,%)

组别例数轻度抑郁中度抑郁重度抑郁抑郁状态发生率

研究组5010(20.0)7(14.0)3(6.0)40.0

对照组501(2.0)1(2.0)0(0)4.0

2.2两组HAMD各项因子分值比较研究组在躯体性焦虑、认知力、强迫症状、睡眠障碍、绝望感、自卑感、迟缓等因子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两组HAMD各项因子分值比较

各项因子研究组对照组

躯体性焦虑2.44±0.921.13±0.69

认知力0.68±0.810.14±0.65

强迫症状1.08±0.770.55±0.72

睡眠障碍1.12±0.720.53±0.78

绝望感1.67±0.970.82±0.89

自卑感1.57±0.890.54±0.77

迟缓1.43±1.090.74±0.67

3讨论

研究发现帕金森患者常合并情绪障碍,其中抑郁状态发生率高,影响患者日常活动,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关数据显示,约35-45%的帕金森病人同时伴有抑郁症状。抑郁症状的出现分为器质性和心因性两种,前者表现为即使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明显改善,抑郁症状仍然不见改观。而心因性,则是由于担心病症无法治愈产生的心情烦躁等情绪。患者可能变得哀伤、忧郁,同时这样的情绪会不可避免地影响家人,并表现为对他们乱发脾气,最终影响自己和家人的情绪,造成情绪上的恶性循环。帕金森病不仅仅是大脑多巴胺能系统的病变,而且还伴有胆碱能系统,5-HT系统等神经系统的病变,所以帕金森病除了有运动症状,还有非运动症状,如:神经心理症状(焦虑、抑郁等);感觉症状(疼痛,嗅觉异常,视觉症状);睡眠障碍(睡眠启动和维持障碍,梦境异常,白天过度睡眠);胃肠道症状(便秘,口水过多,吞咽困难);自主神经功能异常(膀胱功能异常,体位性低血压等)等等。帕金森病抑郁状态的发生与纹状体多巴胺系统多巴胺神经元变性有关,合并抑郁状态的患者中脑或脑干的单胺转运明显比无抑郁状态的帕金森患者要低,同时对死亡的合并抑郁状态的帕金森患者尸检发现多巴胺神经元缺失并且SPECT影像显示也证明了这一点。有文献研究发现帕金森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研究发现,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常合并存在,其发生率可达40%以上,主要表现为广泛的社交恐惧症、惊恐、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低落等,此结果与本试验结果一致。我们应对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状态进行筛查治疗,及时尽早的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治疗。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运动障碍及帕金森病学组.帕金森病的诊断[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06,39(6):408-409.

[2]ZesiewiczTA,GoldM.CurrentissuesindepressioninParkinsonsdisease.AmJGeriatrPsychiatry,1999,7(2):110-118.

[3]JankovicJ,McDermottM,CarterJ,etal.VariableexpressionofParkinson.sdisease.Neurology,1990,40(10):1529-1534.

[4]AarslandD,LarsenJP,LimNG,etal.RangeofneuropsychiatricdisturbancesinpatientswithParkinson.sdisease.JNeurolNeurosurgPsychiatry,1999,67(4):49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