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电力企业智能营销模式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大数据背景下电力企业智能营销模式研究

张倚天王安军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技能培训中心河南郑州450051)

摘要:本文首先对电力大数据和智能营销的概念进行界定说明,然后阐述了美、日、英发达国家的电力营销现状,接着分析了中国传统电力传统营销模式现阶段面临的压力,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大数据背景下电力智能营销新模式,即以大数据平台作为数据支撑,形成由“电力营销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模型构建——智能评估”构成的持续循环的闭环模式,最后给出电力智能营销模式实施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大数据;电力企业;智能营销;电力能源

引言

在大数据时代下,一定要减少经验式的营销管理,注重数据分析工作,给企业管理效能的提升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通过营销管理的创新,电力企业能够将复杂的管理过程转变非数据分析过程,通过多方面的数据来进行建模研究,从而给营销的预见性提供保障,制定更好的营销策略。除此之外,对营销管理进行创新,能够建立适用于大数据时代的营销管理系统,从而使其具有更加广泛的实用性。

1大数据背景下电力企业营销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对电力企业的大数据营销思想缺乏重视

在我国特有的经济制度下,电力企业长期处于国家的管控之中,大数据库理念的内动力的缺乏,让电力企业的营销机制处于低水平徘徊的状态之中,领导层创新意识的缺乏和对大数据信息技术缺乏敏感度的问题,是引发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

1.2管理问题

电力企业精益化管理对线损管理方面提出更高要求。线损管理作为考核电力企业经营水平的三大经济指标之一,是企业降损节能、提高效益的重要环节。当前线损管理依然存在制度建设中可操作性不强、线损管理科技化动态管理不够、电网设计不够合理、客户用表计量精度不高等问题,更关键的核心问题是线损统计指标失真问题。

2电力智能营销模式实施策略

2.1电能产品策略

产品是企业市场营销的重要因素之一,保证电能产品质量是电力智能营销的基础和关键。电力能源企业对不同用户供电质量付出的成本差别较大。依据市场中成本与收益相匹配的原则,应对消费者进行细分,对不同的客户采取不同的电价。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庞大的用户电表进行快速区分,对各类电力用户收取差异化电价,实现精细化管理目标。

2.2合同能源管理与节能环保服务

中国作为世界上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家,现阶段我国的节能工作主要是以政府作为主管部门进行平衡,而大数据下的合同能源管理系统更是为了整个电力企业营销管理的发展提供了有效保证。作为一种销售整体的节能方案,它借助大数据的分析及展示来实现能源费用以及节能项目全部投资,这种投资不仅允许用电客户将未来可能实现的节能收益进行合理匹配,同时还能够在用电客户与电网服务公司之间形成一整套能源服务合同,不仅在经济上推动了合理节能项目的实施节奏,同时还对推动整个电网领域的技术可行性提供了最佳保障。最后,大数据下的电力企业营销管理合同签订还能够结合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各种优缺点进行矩阵排列,以此来分析出企业、客户可能会遇到的技术风险以及管理、运行、财务等方面的风险,最终达成一种多元化的共赢局面。

2.3故障维修的可视化管理

故障维修的可视化过程是为了实现客户故障分析和调整抢修的调控进度,因此必须在建立标准化的电力抢修平台,建立有效连接电网和客户之间的网络,在特殊情况下实现供用电的正常进行。故障维修作为电力生产的常规性工作,使电力企业员工面对错综复杂的工作环境的同时仍需直接面对用户的需求,还必须面对24小时的故障响应工作。目前国内电网系统仍欠缺一套成熟、标准、可靠的电力营销管理模式,对于电力故障维修工作部署仍处于摸索阶段,未形成一套具有标准化电力故障维修工作管理机制。标准化电力故障维修指的是以供电的可靠性为目标,对电力故障维修进行标准化建设,监督完善抢修装备和工具的标准化,对维修网络的管理精益求精。

2.4电费回收机制的创新

电费回收工作对电力企业的正常运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电费回收是电力企业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一个较为棘手的问题。在传统的“先用电、后缴费”这一运营模式下,一些用电户表现出来的失信问题会让电费的征收工作陷入到被动化的工作局面之中。对于电力企业而言,加强缴费宣传和对供电合同管理工作的强化已经成为了对电费回收风险进行预防的重要措施。质押保留模式和银行电费存款机制是两种可行的电费担保措施。在与税务部门进行合作的基础上,电控税信体系与企业用电管理体系之间的结合体系的构建,可以有效降低电力企业的电费回收风险。

2.5加强线损“四分”管理

线损“四分”管理是指分区、分压、分台和分线,线损“四分”是电力企业实现精益化线损统计工作的重要途径。在电力大数据时代下,可以利用基于GIS的大数据系统来进行线损的自动计算,从而达到线损分压、分区、分台和分线的自动统计,并且结合异常问题的分析方法和处理方法,通过信息化的线损“四分”管理工作模式,加强其精益化管理,从而有效降低线损,提高电力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充分发挥GIS信息系统以及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的优势,有效整合资源,通过集成、开发和共享,实现配电和营销两个系统的整合。

2.6电力促销策略

一是运用电力广告进行促销宣传。在宣传上侧重突出电能的清洁能源属性,引导公众全面认知电能产品的便捷、经济、优越等特性,并逐步形成累积的宣传效应。二是正确引导电力客户展开电能替代工作。通过增加电能终端消费比重,逐步促进电力客户转变用能观念。

2.7建立面向用户的大数据系统

过去阶段,由于电力企业缺乏对于信息化发展的总体规划,并且行业内技术发展失衡,分散化的IT应用开发导致信息孤岛的形成,使得电力企业内部出现部门之间数据重复处理现象,给电力企业的实际运营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要想通过大数据技术来对营销管理工作进行创新,需要手机和整理服务环节的各项数据,同时还要融合电力营销以及配电的协调数据,建立以数据为主要核心的管理体系,实现电力企业的数据共享,充分发挥各项数据的价值和作用。要想做到这一目标,要利用GIS技术,在建设配电数据库时,确定数据和地理位置的完整性,做好数字信息和地图数据的转换,再分析图形。通过电力大数据系统实现配电网的综合管理,因此给管理工作提供数据保障,同时实现和负荷管理系统的对接,有效监控和管理电力负荷。

结语

综上所述,在大数据背景下对电力企业营销管理进行创新已经是一个必要的发展趋势,这不仅符合社会的发展步伐,也是实现电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要实现故障抢修可视化管理、实现“四分”线损精益化管理,同时通过与税务部门的合作减少电费回收风险,这样才能有益于电力企业的营销管理创新,提高电力资源的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1]李杨.大数据背景下电力企业营销管理创新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业,2016,27:171-172.

[2]臧家宁.大数据背景下的电力企业隐性知识管理研究[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4:56-59.

[3]范逸欣.基于大数据的电力营销管理创新研究[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6,08:25-26.

[4]王亮.大数据背景下电力企业营销管理创新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

[5]刘国鹏.大数据背景下电力企业营销管理创新方法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