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对手术急诊患者生理及心理状态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1-21
/ 2

优质护理对手术急诊患者生理及心理状态的影响分析

田金花

龙山县人民医院湖南龙山416800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手术急诊患者生理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所选研究对象为2016年3月-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急诊手术患者,随机抽取92例。按照护理干预措施的不同,将92例患者分为研究组(优质护理,n=46)与对照组(常规护理,n=46)。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生理及心理状态变化。结果:干预前,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对比,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收缩压低于对照组,舒张压低于对照组,心率低于对照组,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心理状态评分对比,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心理状态各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急诊患者治疗过程中,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理想,能改善患者生理和心理状态,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关键词】手术急诊;生理状态;心理状态;优质护理

急诊手术患者大多病情较为凶险,且手术过程中含较多不可控因素,导致临床治疗及护理难度增大[1]。而且,多数急诊手术患者受自身疾病折磨,在心理和生理方面均存在较大创伤,会给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术后恢复带来不利影响[2]。这就需要临床上采取积极措施,寻找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提升急诊手术患者的护理依从性,确保手术顺利进行。本研究为深入探讨优质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回顾性分析了2016年3月-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92例急诊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所选研究对象为2016年3月-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急诊手术患者,随机抽取92例。按照护理干预措施的不同,将92例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分别为46例。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研究组男26例,女20例;年龄21-75岁,平均年龄(42.0±5.0)岁;科室类型:18例为妇产科,14例为普外科,8例为骨科,6例为泌尿外科。对照组男25例,女21例;年龄20-73岁,平均年龄(41.8±4.9)岁;科室类型:17例为妇产科,15例为普外科,7例为骨科,7例为泌尿外科。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P>0.05,可对比。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正式启动。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协助术者完成相关辅助检查、告知术前相关注意事项、术中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术后详细告知注意事项等。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内容包括:

1.2.1术前护理

①多数急诊手术患者情绪不稳定,术前与患者及家属交流沟通,了解患者诉求,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手术相关信息,纠正患者对手术的错误认知,消除其顾虑,促使患者不良心理得到缓解;②急诊手术患者大多病情较为危急,需快速完善各项检查,全面评估身体状态,对手术风险和并发症的发生可能性进行预测,并做好妥善准备;③做好手术室准备,确保手术室温度、湿度适中,避免强光、噪音刺激,保证环境卫生满足需求,做好手术相关器械和物品准备。

1.2.2术中护理

①患者送至手术室后,认真核查其相关信息,采用眼神、微笑、握手等方式向患者传达安慰、鼓励等情感,消除其不良情绪;②及时创建静脉通道,协助麻醉医师和术者完成手术,手术过程中避免谈论与手术无关的话题,确保手术室安静,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和生命体征变化。

1.2.3术后护理

①完成手术后,以温生理盐水清洗患者皮肤上的血迹,将其送至病房,做好交接班工作,详细告知术后相关注意事项,并了解患者术后恢复情况;②患者苏醒过程中,对其生命体征、神志、面色等变化进行观察。特别是老年人,因其身体机能逐渐衰退,可能出现相关麻醉及手术并发症,护理人员待患者清醒后,与之进行交流沟通,告知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相关注意事项,评估生理及心理变化。

1.3观察指标和评定标准

①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理状态变化,包括舒张压、收缩压、心率;②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评估,本研究采用焦虑、抑郁、躯体化三项,各项均为由轻到重采用0-5分表示[3]。

1.4统计学分析

将收集到的数据通过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均用()表示,以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生理状态

干预前,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对比,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收缩压低于对照组,舒张压低于对照组,心率低于对照组,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心理状态

干预前,两组心理状态评分对比,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心理状态各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理状态对比()

3讨论

手术室是医院内一个特殊的科室,承担着救治危重患者的重则。而手术室护理具有工作强度大、难度高、复杂性高等特点,稍有不慎,会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术后康复,严重者甚至会引发医疗纠纷,引起高度关注[4]。特别是对急诊手术患者来说,其病情变化大,极易承受较大生理和心理负担,手术风险大,需加强护理干预[5]。

优质护理是临床上一种常见新型护理干预模式,主要是按照患者机体状况、病情变化等,为其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方案,以改善其生理和心理状态[6]。本研究对研究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包括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三部分,获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其中,手术前加强患者心理护理,向其介绍手术相关知识,能有效缓解其不良情绪,改善患者手术依从性,促使其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手术;做好术前相关准备,确保手术室环境温馨、舒适,能改善患者舒适度;手术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和病情变化,做好保暖工作,确保手术顺利进行。手术后,做好心电监护,对生命体征变化和病情变化进行观察,告知术后相关注意事项,缓解其心理压力,改善应激状态。

本研究中,干预后,研究组收缩压低于对照组,舒张压低于对照组,心率低于对照组,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文献结果相符[7]。由此可知,在手术急诊患者治疗过程中,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理想,能改善患者生理状态,控制其血压和心率。此外,干预后,研究组心理状态各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优质护理干预在手术急诊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应用,能缓解患者不良心理,改善其心理状态,减轻心理压力。

综上所述,在手术急诊患者治疗过程中,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理想,能改善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参考文献:

[1]程雯婕,常小瑞,牛丽娜.优质护理对手术室急诊患者生理及心理状态的影响分析[J].长治医学院学报,2015,29(3):225-227.

[2]姚俊.手术室优质护理对急诊手术患者生理、心理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2):290-291.

[3]曹慧娟,郑红.探讨优质护理对手术室急诊手术患者生理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7):173+177.

[4]郭菲.手术室优质护理对急诊手术患者生理及心理的影响[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6,48(5):633-634.

[5]颜红.手术室优质护理对急诊手术患者生理、心理的影响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21):74-76.

[6]李珍,杨琼,郑丽芳.手术室优质护理对急诊手术患者生理、心理的影响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6,13(30):65-66.

[7]谢丽香.手术室优质护理对急诊手术患者并发症、住院时间及满意度的影响[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24):4769-4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