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上皮细胞癌应用TP方案和PC方案的效果比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卵巢上皮细胞癌应用TP方案和PC方案的效果比较

刘苑玲

刘苑玲(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广东深圳518116)

【摘要】目的比较卵巢上皮细胞癌应用TP方案和PC方案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3年6月-2007年6月62例卵巢上皮细胞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TP组31例患者采用TP(紫杉醇+顺铂)方案,PC组31例患者采用PC(顺铂+环磷酰胺)方案,所有患者均随访6-60个月,比较两种方案的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近期效果,TP组完全缓解12例,部分缓解13例,总有效率为80.65%;PC组完全缓解6例,部分缓解9例,总有效率为48.39%;比较两组远期疗效,TP组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61.29%、45.16%、29.03%、12.9%,PC组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48.39%、29.03%、16.13%、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毒副反应主要表现为白细胞下降、骨骼抑制、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及神经毒性等,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P方案无论近期效果及远期疗效均优于PC方案,且不会增加毒副反应,可作为卵巢上皮细胞癌术后化疗的首选。

【关键词】卵巢上皮细胞癌TPPC效果

【中图分类号】R730.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7-0281-02

卵巢上皮细胞癌主要高发人群是绝经后女性,是女性恶性器肿瘤的一种,发病人数位居第三[1],但死亡率居首位,其原因是卵巢上皮细胞癌早期无明显症状,发病隐匿[2],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困难,在发现时往往已到晚期,虽然随着医疗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的抗肿瘤药物不断问世,但卵巢上皮细胞癌患者5年生存率仍未得到提高[3],而且近年来,我国卵巢上皮细胞癌的发病率明显上升,为了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延长患者生存率,本研究选择我院2003年6月-2007年6月62例卵巢上皮细胞癌患者分别给予TP方案和PC方案进行治疗,比较两种方案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03年6月-2007年6月62例卵巢上皮细胞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TP组31例患者采用TP方案,年龄28-69岁,平均年龄(52.5±24.5)岁;PC组31例患者采用PC方案,年龄26-70岁,平均年龄(51.5±25.5)岁;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理分期等各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62例患者均经手术或肿瘤细胞减灭术治疗后分别采用不同的化疗方案。

1.2.1TP组化疗方法:本组31例患者在给予紫杉醇化疗前6-12h给予10-20mg地塞米松肌内注射,30分钟前给予150mg雷尼替丁静脉滴注;第一天给予135—175mg/m2紫杉醇静脉滴注;第二天给予70-75mg/m2顺铂静脉滴注或腹腔灌注,间隔3周后进行下1疗程的治疗,所有患者化疗不少于4次。

1.2.2PC组化疗方法:本组31例患者给予第一天600—700mg/m2环磷酰胺,静脉冲入,60-70mg/m2顺铂静脉滴注或腹腔灌注,间隔3周后进行下1疗程的治疗,所有患者化疗不少于4次。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近期疗效与远期疗效、毒副反应。

1.4疗效判定

疗效评价采用WHO统一的评价标准,所有治疗结束后3个月进行疗效评价,根据治疗前后CT影像资料评价近期疗效,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和进展(PD),有效=CR+PR;远期疗效观察患者3个月、6个月、12个月生存率。

1.5不良反应评价

采用WH0抗癌药物不良反应评价标准评价,将不良反应分为I一Ⅳ级。

1.6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近期疗效

比较两组患者近期效果显示,TP组完全缓解12例,部分缓解13例,总有效率为80.65%;PC组完全缓解6例,部分缓解9例,总有效率为48.3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TP与PC方案治疗后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比较[例,%]

组别nCRPRSDPD

TP组3112(38.71)*13(41.94)*3(9.68)3(9.68)

PC组316(19.35)9(29.03)8(25.81)8(25.81)

注:和对照组比较,*表示P<0.05。

2.2远期疗效

比较两组远期疗效显示,TP组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61.29%、45.16%、29.03%、12.9%,PC组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48.39%、29.03%、16.13%、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TP与PC方案治疗后两组患者远期疗效比较[例,%]

组别n1年2年3年5年

TP组3119(61.29)*14(45.16)*9(29.03)4(12.9)*

PC组3115(48.39)9(29.03)5(16.13)0(0.0)

注:和对照组比较,*表示P<0.05。

2.3毒副反应比较

比较两组毒副反应结果显示,主要表现为白细胞下降、骨骼抑制、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及神经毒性等,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TP与PC方案治疗后两组患者毒副反应比较[例,%]

组别nⅠⅡⅢⅣ

TP组3116(51.61)5(16.13)3(9.68)3(9.68)

PC组3114(45.16)5(16.13)2(6.45)3(9.68)

注:和对照组比较,*表示P<0.05。

3讨论

紫杉醇是近年来应用于临床的从紫杉树的树干、针叶或树皮中提取的半合成药品,其药物作用是与游离微管蛋白结合,抑制微管蛋白的解聚,促进微管蛋白装配成稳定的微管[4-5],从而使细胞中微管蛋白的数量大大降低,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与有丝分裂的目的,联合铂类联合化疗,可提高治疗效果,从两种化疗方案治疗后患者的近期疗效与远期疗效显示,TP组完全缓解12例,部分缓解13例,总有效率为80.65%;PC组完全缓解6例,部分缓解9例,总有效率为48.39%;比较两组远期疗效,TP组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61.29%、45.16%、29.03%、12.9%,PC组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48.39%、29.03%、16.13%、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结果提示TP方案无论近期效果及远期疗效均优于PC方案,且不会增加毒副反应,可作为卵巢上皮细胞癌术后化疗的首选。

临床上对癌症患者的化疗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TP与PC方案也不例外,主要不良反应为白细胞下降、骨骼抑制、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研究表明,高浓度的紫杉醇主要引起细胞坏死,因此,135—175mg/m2可作为推荐剂量,从TP与PC方案治疗后两组患者毒副反应比较结果显示,两组差异无显著性。

参考文献

[1]李勇,张湘茹,孙燕,等.非小细胞肺癌的化疗进展[J].癌症进展杂志,2006,4(4):333—341.

[2]胡柯,狄文.晚期卵巢癌新辅助化疗研究进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28(5):592.

[3]TommyK,lngridK,PERenN.eta1.Volumetricanddosimetrice-valuationofradialionIreatmeniplanning:radialionconformityin.dex[J].intJRadiatOncolBiolPhys,2008,42(5):1169.

[4]张骁.卵巢癌药物治疗进展[J].中国制药信息,2009,25:10—11.

[5]张长武,杨吉莲,潘桂霞,等.紫杉醇联合奈达铂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临床观察[J].安徽医学,2009,30(6):635-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