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电子设备整机可靠性措施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1-21
/ 2

提高电子设备整机可靠性措施探究

母国才

东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广东东莞523000

摘要:随着电子设备应用领域变得越来越广泛,其可靠性也就越来越受到了人们更多的重视,在电子设备的整机可靠性方面,涉及到很多因素对可靠性的影响比如设计、工艺、和现场装配等方面都会对电子设备的可靠性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想要有效的保证电子设备的可靠性就要在生产的各个环节重视各因素的具体情况,不能够忽视任何一个环节,否则都会对产品的可靠性造成不利的影响,本文对电子设备整机可靠性的措施展开讨论,希望能对以后的工作提供帮助。

关键词:电子设备;整机可靠性;措施

引言:电子技术的发展使得对电子设备的整机元器件的集成难度有所上升,技术的发展使得电子设备的体积变小,在功能上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随着电子设备的革新,其生产环节的各个工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电子设备的设计工作上要保证合理性、在生产中要使用优质的工艺和娴熟可靠的装配技能,这些因素在电子设备的生产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想要对电子设备的可靠性进行有效的保证就要在设计、工艺和现场装配这三个环节上入手,展开探究。

一、电子设备的整体设计

在电子设备的整体设计环节中电路、结构和工艺这三个方面是其重要的技术要素,也就是说想要保证电子设备的设计要求,首先要保证这三个因素的有效实施,另外在军用设备的整体设计环节上,还要严格的遵守相关的行业标准来进行,在满足相关要求的情况下还要对电子设备的装配可生产性进行充分的考虑,在整机的设计环节中不要对设计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并且一定要结合生产企业的实践经验来进行,避免因为脱离实践而造成设备的可靠性下降,整机的设计环节对生产出来的电子设备的可靠性具有重要的影响,可以说设计环节是电子设备是否可靠的先决条件,一定要做到电子设备科学合理的设计。

(一)结构设计

在电子设备的结构设计中要对产品的技术指标和使用环境作为设计的依据,结构设计的前提条件是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在这些条件的基础上要对电子设备所要使用的原材料和元器件进行合理的选择,之后就要对政绩的结构进行合理的布局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对其可生产性进行充分的考虑,对整机中的器件要进行合理的布局,另外还要对整机设备进行相应的抗震能力的设计,因为在运输或者工作中避免不了会发生一些意外的状况,所以在进行结构设计的过程中要预先的考虑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对电子设备的结构稳定性设计是对产品使用的一个重要的保障,还有一点就是无论电子设备的体积如何变化,在结构设计中一定要为设备以后的维护维修提供一定的空间,要在设备有限的空间中进行合理的设计,在对一些比较容易出现损坏的器件的位置进行设计时,尽量布置在比较容易拆卸的位置上,这样就能够为设备以后的使用提供方便。

在对电子设备进行整体的设计布局时,要对电路的功能性要求、装配工艺要求对设备电路进行电线的合理设计,要保证电线电缆都有充分的布线空间,并且对电缆间的电磁干扰进行有效的控制,在设备电线的固定性进行充分的考虑,一定要采用相应的固定措施,因为在线路的固定上如果没有进行有效的控制就会使线缆本身的连接或者通过外力因素对线缆的可靠性产生不利的影响,另外在对电子设备的线路进行配加工时,要对金属屑等残留物质进行有效的设计处理,因为一旦有金属屑残留在电子设备中就会对其产品的可靠性产生不利的影响,如果碎屑残留在电子设备的现场装配环节中不可避免,那么就要采用相应的防护措施和处理措施,在设备的生产装配环节有效的防止和避免多余物对其产生的干扰。

(二)电讯设计

在电子设备的电讯设计中主要是对其战术功能的有效实现,在电子设备的设计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电子设备的电讯设计的可靠性中,与结构设计在一些方面存在共性的要求,例如在电路设计的可靠性、可生产性等方面都具有设计中的共性,但是在电讯设计中也具有其自身的设计特性,在电子元件的不断小型化、高密度化等方面的发展中,想要有效的保证电子设备的可靠性就要采用更加可靠的设计新技术来应对这样的挑战,对电子设备潜在的互联缺陷的降低、减少线缆链接的母板三维互联设计等方面进行有效的电讯设计,利用不断优化的电讯设计来改变其自身的缺陷,在电子设备的可靠性措施的积极实施过程中,对其使用功能和寿命都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三)热设计

电子设备的热设计已经成为能够影响其可靠性的一个重要的因素,电子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都会产生一定的热量,这些热量如果没有及时有效的进行散热就会对电子设备的可靠性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在电子设备的设计环节要对其外部冷却设计进行更新,要对其散热情况进行更加具有针对性的设计,例如发热的组件可以布置在比较利于散热的位置上,散热设计也可以使用强迫风冷、冷板等方式进行有效的散热,在散热设计中要根据不同的设计需要来选择,将元器件的热度控制在极限范围内。

(四)电磁兼容设计

伴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设备的体积在不断的减小,这样的变化使得电子元器件之间的密度不断的增加,从而产生的电磁干扰也变得越来越复杂,所以在对电子设备进行元器件之间的布局和设计中,要充分的考虑到电磁兼容性,在具体的设计中要尽量消除或者抑制电子元器件之间产生的电磁干扰,在必要时要采用有效的屏蔽措施,有效的切断电磁波从而避免电磁干扰对电子设备产生的不利影响。

二、工艺设计及实施

设计可制造性的工艺审查是电子设备工艺的一个组成部分,电子设备的工艺是其由设计转入到生产的一个必经的过程,装联工艺的审查环节是电子装联工艺工作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之一,以相关的设计要求作为审查的依据,并且要配合相应的新材料和新技术的使用,在工艺技术方面要对关键的工艺进行预先的研究,想要有效的提高电子设备的整机可靠性,利用先进的技术和材料等是重要的途径,可靠性要通过先进性来提供帮助,要对新工艺的研究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工艺人员要对同行业的技术发展具有高度的敏感,对技术进行全面的把握。

工艺中文件的设计是将工艺图纸转换成为实物的重要依据,是设计和制造之间的一个桥梁,操作人员完成电子设备的装配生产的指导性依据,是保证电子设备的整机装配的质量和可靠性的重要的文件,所以工艺文件在保证符合相关行业要求的同时也要适合电子设备的自身需求,最好能够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生动形象的表现出来。在电子设备的装配过程中要将特殊的工艺和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对其给予高度的重视,严格的按照质量体系的特殊要求进行全面细化的管理,对生产现场的工艺纪律和执行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检查工作,保证生产过程的质量有效控制,是对电子设备可靠性的有效保证。

三、电子设备的操作人员

在电子设备的可靠性中不仅是对结构、电讯、工艺设计保证,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质量意识对电子设备的可靠性产生很大程度的影响,操作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在具体的操作中能够熟练的掌握符合相关操作规范和标准,在对电子元器件进行装配的过程中要严格的按照工艺文件的指导来进行生产操作。随着电子设备的工艺技术水平在不断的提高,对设备装配操作人员的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在操作人员中要定期的展开培训活动,让其能够更好的掌握先进的知识技能,对电子设备的可靠性提供助力。

结论:在电子设备的可靠性进行提高中,要对结构、电讯、工艺和操作人员等多方面的措施上入手,进行全方面的优化配置,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电子设备的可靠性并有效的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奚慧.浅析提高电子设备整机可靠性措施[J].电子机械工程,2014,04:58-60.

[2]肖必超.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选择与应用控制[J].科技与企业,2014,16:448-449.

[3]朱缵震.提高电子设备可靠性的一些措施[J].华东电力,1982,09: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