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调剂差错的原因及预防办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药品调剂差错的原因及预防办法研究

文艳

益阳市赫山区妇幼保健院湖南益阳413002

【摘要】目的:探讨进行药品调剂时,出现差错的原因以及预防的办法。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我院门诊药房中记录的75例差错报告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差错原因分析之后,总结出预防差错的方法。结果:差错报告中未出现A级差错,B级差错率为93.33%,C级差错率为6.67%。此外,因混淆药品导致药物出现差错原因的比例为56.00%。数量错误导致药物出现差错原因的比例为34.67%。用法用量错误导致的差错为6.67%,而发错患者导致的错误为2.67%。结论:进行药品调剂时,医院必须要提升药师的工作责任心,在最大程度上降低药物调剂过程中出现的差错,从而有效提升配药的质量。

【关键词】药品调剂;差错原因;预防办法

引言:

人们生活质量越来越好的同时对各个服务行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医院作为与人生活极为相关的行业,极大的工作量对药师带来的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药品调剂过程中出现的差错也使医患纠纷现象变得愈加频繁,严重影响到了医院的声誉。因此为了减少药品调剂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医院必须要加强对调剂药师在此方面的管理,提升药师的责任心。我院通过对75例差错报告分析之后,总结出了有效的预防方法。现做出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我院门诊药房中记录的75例差错报告为研究对象,总结出用药过程中出现的原因,从而分析出预防出现药物差错的方法。

1.2方法

首先使用计算机中的Excel软件将75例差错报告录入到系统中,按照出现药品差错的内容以及类别将其进行统计整理,从而寻找到预防出现差错原因的方法[1]。

1.3观察指标

将其收录到Excel之后,主要对其出现差错的严重程度以及出现的原因进行统计。差错分级按照其具体的严重程度分为八级,A级差错影响程度最低,主要是指由于客观原因而造成的查错,还没有真正调剂出来。B级差错指药物已经调剂完成,但是还未对患者使用。C级差错指错误的药物已经发给了患者,但是患者还没有服用。D级差错指患者服用了错误的药剂,已经受到了暂时性伤害。E级差错指药物对患者已经产生明显伤害,使得患者的住院时间延长。F级差错指患者服用药物之后,为患者带来了永久性的伤害。G级伤害指调剂的药物已经为患者造成了生命威胁。H级差错指患者使用出错的药剂之后直接死亡。我院总结出导致出现药物调剂错误的原因主要有四种,分别为:药物混淆、数量错误、用法用量错误以及发错给患者。差错率的计算方法如下所示:差错率=。

1.4统计学方法

在本次的研究分析中,对数据进行分析时,使用的软件是SPSS14.0,采用X2对计数的资料进行检验,用t对计量进行检验。

2.结果

2.1差错分级

按照差错分级的方法对75例差错报告进行统计以后,具体的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1:差错分级结果

通过对上表的观察可以得出,在75例差错报告中未出现A级差错,B级差错率最大,达到93.33%,而仅有5例C级差错报告,占比6.67%。

2.2差错原因

对75例差错报告的差错原因分析以后,具体的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2:75例差错报告的差错原因

通过对上表的观察可以得出,因混淆药品导致药物出现差错的原因最多,占比为56.00%。其次是数量错误,占比为34.67%。用法用量错误导致的差错为6.67%,而发错患者导致的错误最低,占比为2.67%。

3.讨论

3.1研究结果

我院随机选取的75例差错报告中,经分析后发现未出现A级差错,B级差错率最大,达到93.33%,而仅有5例C级差错报告,占比6.67%。此外,在出现差错的原因上,因混淆药品导致药物出现差错的原因最多,占比为56.00%。其次是数量错误,占比为34.67%。用法用量错误导致的差错为6.67%,而发错患者导致的错误最低,占比为2.67%。

3.2原因分析

3.2.1药品混淆

出现药品混淆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药品有着极高的相似程度,极容易造成药师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药品混淆。在混淆中出现调剂差错最为常见的是多剂型或者多规型的药物[2]。

3.2.2数量错误

数量错误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调剂药师长时间配药导致的惯性思维造成,因为潜意识的作用极容易干扰到药师的判断,从而导致在配药过程中出现错误。

3.2.3用法用量错误

用法用量错误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药物使用量均由药师手写完成,因此在手写过程中极容易出现笔误等情况造成药物调剂错误[3]。

3.3.4发错患者

发错患者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药师在疲劳情况下出现的失误,比如在夜晚为患者发药时,忘记核对患者的姓名,直接将患者的药物发放错误。

3.3预防方法

3.3.1加强防范

为了减少药师在调剂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医院的调剂药师首先要让明确药物调剂错误为患者造成的危害,药剂师在配药过程中必须要有对危害的防范意识,所以医院应该建立与用药差错相关的登记制度,并定期对用药差错报告中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让调剂药物的药师可以明确调剂药物过程中每一个阶段中容易出现的差错。

3.3.2规范管理

为减少药师在调剂药物过程中出现的差错,医院必须要对药师的调剂流程进行规范的管理,首先医院要设置专门的责任人负责常用药物标签的检查以及清洁,对摆放的药物按照类别以及药物的作用进行分类区别,尤其是对一些极为相似的药物,必须要设置警示标志,并将其摆放在相似药物的标签旁边,严禁出现混淆药物的混乱摆放[4]。

3.3.3提升药师调药能力

药师的调药能力在调剂药品中也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负责调剂的人员必须要积极参与医院开展的教育工作,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此外,还可以组织一些能力较强的药师为其他工作人员讲述调剂过程中的工作经验。尤其对于一些新进购的药物,医院应该组织药品调剂人员进行学习,此外一定要让所有的调剂人员熟悉调剂的说明书,按照说明书的要求对药物进行正确的调剂,从而减少调剂过程中出现的差错。

3.3.4加大制度执行力

制度是约束药师在配药过程中保持高度注意力的基本保证,因此医院必须要加大药师对制度的执行力度,设置专人对药师的日常工作进行不定期的检查,一旦出现有药师在工作过程中不按照制度要求的行为,直接予以严惩。为了使制度得以落实,医院可以将个人的表现直接与其工资挂钩,设立奖惩机制,对于工作中表现优异的药师给予一定的奖励,以激发其在科室中的带头作用,从而提升全体科室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心。

综上所述,进行药品调剂时,医院必须要提升药师的工作责任心,在最大程度上降低药物调剂过程中出现的差错,从而有效提升配药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蒋声海.基于降低门诊药房药品调剂差错率为主题的品管圈应用研究[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a02):1325-1326.

[2]杨文超,韩玲,李雨辰,等.某院门诊药房信息化药品调剂差错防范体系的建立与运行[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7,37(8):676-681.

[3]钟明,王志,刘冰.降低某三甲医院门诊西药房调剂踪近差错率的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24):288-289.

[4]马丽萍,吝战权,沈司京.我院门诊处方中26例高危药品用药错误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中国药房,2015,26(35):4925-4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