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骨折患者的护理王敏

/ 1

老年骨折患者的护理王敏

王敏

王敏

吉林市蛟河市第二人民医院132500

由于社会日益老龄化,老年人越来越多。老年患者也越来越多,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功能和代谢机能日益减退,骨质疏松,关节软骨的弹性减弱,意外事故都是造成老年骨折的主要原因,骨折又导致老人久卧不起,它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健康,针对老年骨折病人的特点,采取精心细致的护理,最大限度地减少老年病人的痛苦是我们的工作重点,现将工作中的体会报告如下:

一、心理护理

护理的本质是对人的关怀,它体现在尽最大可能解除患者躯体的疾患,给予精神上的呵护,人道地满足患者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需要,给患者一个心理上的安慰,掌握患者的心态变化,耐心解答提出的问题,取得患者的信赖,使护理措施符合患者需求,达到预期效果,随着年龄增长,体力下降,疾病的加重,老年人容易产生一种“垂暮感”一方面表现为缺乏信心,唯恐拖累家庭,情绪变得焦虑、失眠、激动,不与医护人员配合积极治疗,一方面又向往健康长寿,对衰老死亡存忧虑和恐惧感,这种内心矛盾情绪很容易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如果引起得力,会有效地增加了生活的信心,如果受到冷遇,情绪就会消沉,医护人员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老年人的情绪发生很大影响,因此,护理人员应多与其倾心交谈,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的要求,使病人信任你,才能配合护理工作,从而使疾病得到恢复。

二、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老年人由于长期卧床,极易发生并发症,也是老年骨折病人发生死亡的重要原因,所以,做好护理工作,避免发并症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

1、预防呼吸道感染

老年人由于肾上腺皮质激素减少,影响纤毛的活动,降低了呼吸道自净作用,再加之某些创伤,使胸壁和呼吸运动受限,咳嗽反复使细菌和病毒在肺内繁殖。因此,要保持病室内空气新鲜,温度适中,禁止吸烟,每天协助病人翻身叩背嘱病人做深呼吸,将痰液咳出,痰多且稠的,应给予雾化吸入后再帮助其排痰,并做好口腔护理工作。

2、预防褥疮

老年骨折病人由于长期卧床,致使身体受压,极易发生褥疮,因此,护士要做到每2小时就要为病人翻身一次,并按摩受压部位,特别是骨隆突出部位,对皮肤发红处要用50%红花酒精局部按摩,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经常更换衣裤和床单,动作轻柔。特别是排便后要注意用温水清洗肛周皮肤并涂油保护。

3、预防泌尿系感染

老年人由于生理变化,膀胱逐渐丧失支持的弹性组织,由于卧床,使机体抵抗能力下降,极易发生泌尿系感染,所以应鼓励病人多饮水,多做主动、被动锻炼,训练膀胱反射性动作,防止形成尿路结石。对于留置导尿的病人,每日清洁尿道口,并给予膀胱冲洗。

三、饮食护理

合理饮食的营养有助于疾病的康复,伤后病人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应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我们对老年人多宣讲营养知识,使老年人认识、了解营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应根据病情,合理搭配饮食,保证营养摄入,骨折早期要注意水电解质的平衡,饮食以低脂、高维生素、高钠、高铁、清淡味鲜的,少吃多餐,骨折中晚期,可进食高蛋白、高钙、高热量的饮食,多喝牛奶、骨头汤、鱼等含钙高的食物,以促进骨折的愈合,由于活动减少要少食多餐,避免油腻,多吃水果蔬菜,保持大便通畅。

四、功能锻炼

骨折治疗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使患者最大限度的恢复功能,实现生活自理,恢复正常生活,因此功能锻炼是骨折护理中一项重要工作,功能锻炼的主要作用是:

1、肌肉收缩时骨折断端间产生适宜的挤压或张应力,可促进该部位骨质的形成和生长,缩短愈合周期。

2、功能锻炼使神经系统与运动器官一度中断的联系得以恢复并逐渐加强,并可改善血液循环,为骨组织输送更多的营养物质。

3、有利于保持和恢复正常肌力和关节灵活度。

4、功能锻炼使伤后骨与软组织的活动不断得到调整,为运动器官投入正常工作打下基础。

在指导老年人功能锻炼时,要按照骨折愈合期进行相应的锻炼,循序渐进。伤后2—3周骨痂尚未形成,原则是关节不活动,主动或被动活动肌肉的收缩与舒张,如握拳、屈伸指(趾),股四头肌的锻炼及按摩等。伤3—6周,骨折端较稳定,可指导股骨骨折的患者进行膝关节及髋部的锻炼。9周后可在医生和护士的指导下进行功能锻炼,恢复肢体的功能。

五、小结

老年骨折患者的恢复是一个较缓慢的过程,是护理工作的难点,重点。因此,护士要了解老人的疾病特点,心理活动,及时调整护理方案,运用基础和专科护理知识,给予相应的护理,使其早日康复,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杜克,王守志骨科护理学

[2]马渝根医学老年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