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门诊病人检验标本周转时间的临床分析

/ 2

探讨门诊病人检验标本周转时间的临床分析

木尼拉·哈布加帕尔

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人民医院834499

【摘要】目的:调查门诊病人的普通标本检验各阶段所需的时间。方法:从实验室信息系统中查询得到标本的申请、采样、接收、分析、审核、取单的时间,统计2015年1330个门诊病人的普通标本常见项目申请到采样、采样到接收、接收到分析、分析到审核、审核到取单的周转时间。结果:常见的血常规、尿常规、生化类项目、甲状腺系列的病人标本周转时间分别是15h45min、74min、1d22h6min、1d14h6min,其中实验室周转时间分别是37min、27min、6h33min、10h46min,审核到取单的周转时间分别是12h40min、21min、1d9h39min、1d58min。结论:标本周转时间最长的阶段是审核到取单,完善流程可以进一步缩短标本周转时间。

【关键词】标本周转时间;实验室管理

Abstract

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timerequiredinvariousphasesintestingroutineoutpatientlaboratoryspecimens.

Methods:Thetimeoforder,collection,receipt,analysis,verification,reportofspecimensthroughlaboratoryinformationsystemswereacquired,andtheturnaroundtimes(TAT)ofthecommonassaysof133051routineoutpatientspecimenswerecomputedfromordertocollection,collectiontoreceipt,receipttoanalysis,analysistoverification,verificationtoreportin2004.

Results:TheTATsfromordertoreportforcompletebloodcellcounts,urineroutine,biochemicaltests,thyroidtestsare15h45min,74min,1d22h6min,1d14h6minrespectively,amongwhich,theTATsfromcollectiontoverificationTATare37min,27min,6h33min,10h46minrespectively,theTATsverificationtoreportare12h40min,21min,1d9h39min,1d58minrespectively.

Conclusion:ThelongestphaseinTATisfromverificationtoreport,TATmaydecreasethroughimprovingthework-flow.

Keywords:TurnaroundTime;Laboratorymanage

实验室检验是门诊病人最常见的辅助检查,加快检验的标本周转时间可以提高治疗效率,节省就诊时间,减少交通、住宿等间接费用。我们对实验室内的标本周转时间比较清楚且有具体要求[1],但对实验室外的申请到采样、审核到取单的周转时间不是很了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利用实验室信息系统全程跟踪标本周转时间[2],可以提供准确、可靠的科学依据,提高实验室管理的质量和服务能力,为病人提供有用的信息,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1.材料和方法

1.1数据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12月的1330个标本资料,从实验室信息系统中查询得到申请、采样、接收、分析、审核、取单的时间,并符合以下条件:门诊的普通标本,不包括急诊、住院、体检、外单位的标本;常见项目:血常规、尿常规、生化类项目、凝血系列、甲状腺系列、乙肝三系酶标法、肿瘤标志物;申请后1天内采血或送检标本;标本检验过程中的每个阶段的时间记录完整;审核到取单时间不超过14天。

1.2标本周转时间的定义

1.2.1申请到采样周转时间门诊病人从医生开出电子申请单后到收费处付费,然后到抽血中心排队至抽血完成时(或病人留取标本后送到实验室标本接收处时)的所需时间。

1.2.2采样到接收时间抽血中心或标本接收处收到标本后,利用物流系统分送到各实验室,实验室在实验室信息系统中确认接收时的所需时间。

2.3接收到分析周转时间实验室接收到标本后,经过分析前、中、后处理,完成检验结果的所需时间。

1.2.4分析到审核周转时间分析结束到资深工作人员或检验医师审核检验结果所需要的时间。

1.2.5审核到取单周转时间审核到通过到病人在服务台实际取到化验单的间隔时间。

1.2.6实验室标本周转时间实验室从采样、接收开始,经过分析、审核完成整个检验过程所需的时间。

1.2.7病人标本周转时间病人从医生申请开始到最后实际取到报告单时所需的时间。

2.结果

常见项目血常规、尿常规、生化类项目、凝血系列、甲状腺系列、乙肝三系酶标法、肿瘤标志物的病人标本周转时间分别是15h45min、74min、1d22h6min、6h54min、1d14h6min、2d12h14min、2d15h,实验室标本周转时间分别是37min、25min、6h32min、3h6min、10h46min、1d3h58min、1d3h16min。

3.讨论

3.1门诊普通标本检验流程

门诊病人普通标本的检验流程见图1,大致可分为7个阶段,其中采样、接收、分析、审核属于实验室内部工作流程,其它属于实验室外部流程[2],任何一个阶段的时间延长都将影响病人的标本周转时间,从而影响治疗的效率和病人或医生的满意度。美国病理协会的Q-Probes是研究周转时间的影响因素和采取相应措施缩短周转时间的程序,结果是病人的标本周转时间得到了改善。实验室除了提供可靠、准确的结果外,还要保证结果的报告速度,分析仪、检验流程、实验室信息化、人员培训等要围绕标本周转时间为中心,以达到实验室全面质量管理的要求,以医生和病人的满意为服务宗旨。

3.2常见项目的标本周转时间分析

血常规和尿常规属于门诊窗口,检验人员的时间意识、服务意识很强,在标本量大、人员少(血常规上午至少有200个标本,要做血型、网织、血片复检、体检标本等,只有2个检验人员,尿常规也基本如此)的情况下,每个阶段的周转时间都很短,满足了病人和医生的需求。

因为生化类项目要求空腹采血,下午的申请单只能到第二天抽血,所以申请到采样的周转时间比其它没有特殊要求的项目长。所有的生化、凝血标本都在生化室检验,住院的标本送得比较早且集中,通常先检验完这批标本后才开始处理门诊标本,审核是大批量、一次性或几次性的进行。生化的门诊标本接收和审核时间较长,分别达到2h46min和2h20min,是限速的关键部分,应进一步完善流程加快周转时间。生化类项目采用模块化的全实验室自动化,不需要项目分类、编号、离心、加样、输病人资料或试验项目等,分析时间只需1h23min,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李萍等调查80%的病人、医生希望的生化周转时间是8h[1]。2015年我院生化类项目的实验室周转时间是6h32min,报告在当天全部完成,报告的及时性还是好的。但是,给病人提示的取单时间是隔天,只有急用的病人在等报告,所以当日取报告单的比率只有14%。

甲状腺系列从接收到测定所需的时间较长,可能是仪器分析速度限制,但基本上能在当天完成检验,当日取报告单的比率有44%。总的来说,免疫类项目的周转时间是最慢的,主要与检验过程繁琐、成批标本处理、专家门诊时间等因素有关。但免疫标本的数量较少,还不到标本总量的10%,对医院整体来说影响不大。

3.3建立亚急诊的快速检验通道

门诊大多数的病人要检查多个项目,其中有些特殊项目的实验室标本周转时间较长,一般要等到全部检验结果出来后才能到医生复诊。而有些病人只做常见的检验项目,如血常规、尿常规、生化等,对报告要求越快越好。目前,实验室对这两类标本没有的区别处理,一视同仁,检验人员忙着把所有的标本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检验。实际上,大部分的报告没有及时取走,真正想快的病人没有加快,是一种资源浪费。如果建立一个介于急诊和普通标本之间的亚急诊的快速检验通道,在标本采集时,实验室信息系统智能判断或病人请求将标本设为亚急诊,在分送、检验、审核时,将这类标本优先处理,只是改变标本检验的先后次序,并没有增加整个检验的工作量。在门诊、生化、免疫等部门建立亚急诊的检验流程,可以提高服务质量,降低门诊病人的直接和间接费用。举例:一个外地门诊普通病人,就诊后要求检查血常规和生化全套,可将生化全套设为亚急诊,亚急诊检验流程处理该标本,通过加快接收和审核时间可将标本周转时间可缩短为3小时,该病人能在当天复诊并回家,节省时间和住宿费用。

3.4利用短信来缩短审核到取单的周转时间

从表1中可以看出审核到取单的周转时间最长,将近一半的报告单没有及时取走,成为影响病人标本周转时间最主要的阶段。由于手机的普及,几乎每个病人或家属都有手机,我院现在已经将实验室信息系统和手机的短信功能相结合,实时把检验结果及进度传递给病人。实验室利用短信这种普及、快捷、覆盖范围广的通讯手段发送信息后,如果结果异常,就要及时到医院取报告并就诊,以免延误病情;如果结果正常,病人在天气不好、没有时间、行动不方便、外地的就不必马上取报告。利用短信可以极大地缩短病人标本周转时间,又提供了更人性化的服务。

参考文献:

[1]李萍,黄亨建,刘小娟,等.常规生化检验的报告时间分析.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3,26:387-389.

[2]杨大干,徐根云,朱阳军.临床实验室信息系统的研究和开发.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05,29: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