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探测PE燃气管道末端的新工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1

便于探测PE燃气管道末端的新工艺

唐恩诺陆杰武

1.佛山市三水燃气有限公司广东佛山528100

摘要:随着近年来我司燃气管网的不断发展,截止到目前覆盖全三水的埋地燃气管道已达615.848km,因此有着一系列完整准确的现场探测数据是防止第三方破坏的重要依据。现今大部分燃气管线都包含有预留末端,随着三水区的城市发展,在PE燃气管道的预留末端上的第三方施工时有发生,对我司预留末端管线的威胁越来越大。一旦第三方破坏造成燃气管道泄漏事故,将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威胁。因此对PE燃气管道的末端探测工作显得愈来愈重要。然而目前我司目前对于PE燃气管道末端进行探测时,常常会遇到末端管线没有信号,而难以探测的问题;若开挖寻找PE燃气管道末端的话,则耗时耗力,工作效率低下。因此,如何解决PE燃气管道末端的的探测问题,显得愈发迫在眉睫。

关键词:PE燃气管道末端第三方破坏新工艺

引言

为更高效开展PE燃气管道末端的探测工作,面对现今越来越多的越来越多的第三方施工,研制一种保证探测效果的PE燃气管道末端铺设新工艺势在必行。

1、现状调查

目前我司现今我司在运行的大部分燃气管道均为PE管,由于PE管的主要成分塑料聚乙烯,管体本身不导电,所以必须借助与PE管道一同铺设的示踪线来进行定位。但基于现状的示踪线铺设情况,常常会导致PE管末端管线没有信号而难以探测的问题出现。

对于无信号无法探测的PE燃气管道末端的定位手段为外聘土方工人进行人工开挖。但外聘工人成本高,末端定位的工作效率低,且难于即时开展,致使PE燃气管道末端被第三方施工破坏的风险增大。

2、对于现状问题分析原因

对于目前遇到PE管道末端管线没有信号难以探测的问题,我们先从探测PE管道的原理入手进行分析:

现今示踪线探测虽然有各种不同型号的仪器(即管线探测仪),但其原理都是建立在电磁场理论基础上的。即通电导体有电流存在的情况下,导体周围会形成一个以导体为中心的电磁场。管线探测仪给示踪线加上一定强度的电流信号,通过探测示踪线电流产生的电磁场中心位置来确定示踪线的空间位置,从而达到确定埋在地下PE管道位置的目的。目前我司实际工作中探测PE管道一般采用主动源法,即是直接把探测电流信号施加在示踪线上,使信号电流在示踪线上产生一个电磁场(称一次电磁场),通过探测一次电磁场的中心位置来确定示踪线的位置和埋深。主动源信号法是目前探测PE管道示踪线最好方法,这方法信号强、干扰少探测结果比较准确可靠。

发射机向地下示踪线发射电流信号,信号沿示踪线传播形成电磁场,而在已施加电流信号的远端,电流信号通过接地返回发射机的接地端,便形成回路。若示踪线没有形成良好的回路,示踪线中就不会产生电流,没有电流就不会有电磁信号的产生,没有电磁信号我们在地面的一起自然也不会接收到信号,自然也便无法进行探测。

当主管道比较长而预留末端管比较短时,预留末端管的示踪线也没有采取良好的接地措施,目前我司做法是直接把示踪线剪掉掩埋,也没有去掉一段塑料绝缘层让芯线裸露。这样便使预留的末端管示踪线与大地之间的回路电阻过大,远远大于主管示踪线的回路电阻。再者,末端管线太短,当分支管长度较短时,分流到的电流较少,再加上电流本身沿示踪线长度而衰减,流经末端的电流小。所以当我们进行探测预留末端管时,由于回路电阻过大、电流过小所以信号就非常弱,自然就探测不到。

由此,对现在PE燃气管道末端难以探测的缺陷进行了原因分析,现归纳整理如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