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临床医学专科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4-14
/ 2

社区临床医学专科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探讨

叶国辉

青岛市崂山区北宅卫生院266000

叶国辉

摘要:社区医疗卫生如今已转变成社会各类人士所密切关注的对象,本文章就社区临床医学专科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深入式的探讨。

关键词:基层需要、培养模式、社区临床医学

在《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加强医学教育工作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医学教育应该承担起培养高素质卫生人才的重担,根本任务是要将医疗卫生人才需求看作是导向,塑造一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高素质的具有创新实践精神的卫生人才队伍。下文便是详细讲述了我校首批面向农村基层的100名社区医学人才培养课题做出的详细研究。

一、构建新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

我院将医疗卫生人才需求为导向以及造就新型医学人才为指导思想。在2009年4月6日时我国新医改政策出台,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建设看做是此次改革的重点,核心内容为加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乡镇基层卫生院建设,从而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现均等化。针对这次政策,很有必要对社区临床医学三年制专科人才培养模式做出必要的改革和创新。2009年我院很荣幸地成为当地社区临床医学学生培养的实验学校,首批生源均为应届高中毕业生,学生成绩到达三本线以上选取报考前100名学生进入社区医生入校,这些学生均享受免费学费以及国家资助生活费的优惠条件,毕业后国家包分配。如此安排可以减轻学生经济压力以及就业压力,可以使得学生在校期间认真学习专业知识,考取助理医师资格证。毕业之后,分配到基层社区医院工作,成为实用性医生,有助于提高我国社区医院的治疗水平。在以往的专科临床医学培养中均是使用的传统本科教育模式,然而这种教育模式定位模糊,培养目标与社会不适应,因此逐渐的降低了专科层次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的特色和优点。因而在如今的教育理念中应该将高素质的医学人才培养看做是今后教育重点。

二、新教学模式的构建

1、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学校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以及质量来为大学生专门设计的知识、能力以及素质结构,笔者认为可在以往的三年制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应该加入由医学教育研究人员和相关专业教师组成的课题小组,研究分析基层社区医师培养模式,此种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是创新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形式。社区医学专业需要学生具有专业思维能力、具体动手能力以及人际沟通能力,因而要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培养以及心理素质培养,建立健全新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提升专业设置的科学预测以及规划能力,为建设新农村做出重大贡献。

2、建立新教学模式

需对基层社区进行医学市场调查,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调研社区医院,对现有的社区医院医生的工作状况、范围以及日常工作中涉及到的常见疾病做出简要调查;二是进行社区居民或者农村调研:听取社区群众以及广大农民对于社区医院以及医生的要求和意见,掌握一手资料;三是调查该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观察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未来工作意向,这样有助于学校了解学生,建设个性化教学方法。

在上述调查的基础上建立新教学模式设计方案,采用文献法、观察法、专家访谈法以及模式比较法的研究方法,结合现有的方案进行具有科学有效地新教学模式。

三、新模式实施的思路

将我院选定的100学生作为培养目标,从大学一年级开始逐步实践新教学方案。一年级时主要侧重与医学基础,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医德以及学风。二年级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医学专业课程。三年级则是要重点进行学生的临床实践培养,全方位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体模式实施方案如下:

1、一年级阶段

对于一年级大学生的主要培养重点是开展医德教育、医学基础课程以及医学专业课,使得学生能够在早期体会到社区医生的重要使命和责任,全面掌握该专业对学生专业素质的要求,全面掌握基础医学课程。

首先是医德教育:应将医德教育放在医学院工作的首要位置,在新生入校之后应立刻开展军训,在第二周时间定为医德教育时间,内容需丰富多彩。例如说安排学生学习白求恩大夫的英雄事迹、学习林巧稚的高尚品德、谢谢南丁格尔的奋不顾身,让学生真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其次便是医学基础课:对于一年级大学生第一学期的重点学习应该为解刨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原学以及免疫学等课程,除此之外还需要进行英语教学。第二学期的学习重点应该是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心理学、营养学以及药理学等主要课程,为后续的临床医学科做好必要的准备。

2.二年级阶段

在这一年学生需要认真学校医学专业课,最大进度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规划好职业以及人生导航。大二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专业课的重点是内、外、妇和儿科,此外还需要学习急救医学、中医学和五官科。在这个阶段教师可以采取小组讨论方式进行教学,发挥出学生的学习自主能力,还可进行课外实习,让学生具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

3、三年家阶段

大学最后一年,大学生应该在老师的带领下进入社区进行实习。首先要清楚社区卫生行业现状的调研,可以使得学生进一步明确自身的职责。社区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创建和推动和谐社会的发展,而社区医生便是实现这个目标的核心力量,所以要使大学生明确自己身上所承担的责任,为建设更好地社区医疗而服务。

上述所写内容均是笔者所设想,其实践与否还需靠领导的斟酌,该模式还需要在社区医生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加强医学教育工作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2009]4号[Z].2009-2-20.

[2]曹华,杨凤琼,兰小群.医学营养专业教育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08,26(14):114-115.

[3]何萍,杨棉华,张大鹏,等,论知识经济时代医学创新人才的培养[J].西北医学教育,2002,10(4):202-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