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兴趣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7-17
/ 1

初中政治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兴趣

靳健民

河北省沙河市第二中学靳健民

〔摘要〕学习兴趣就是学生在心理上对学习活动产生爱好、追求和向往的倾向,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的直接动力。如果想让学生认真的上好每一节政治课,只有让他们对思想政治课产生浓厚的兴趣,使他们自觉地、积极主动和富有创造性地去完成学习任务。那么,如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关键词〕初中政治学习兴趣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活动中,相容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师生心理相容能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常说“爱屋及乌”,对于教育来说,本身也隐藏着这样的问题。不论什么课程,如果学生喜欢这位老师,就相信老师讲授的道理,愿意学习老师讲授的知识,自然就对老师讲的课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学生如果不喜欢,甚至害怕这位老师,要想让他们对这位老师所授的课程感兴趣是很困难的。可见,要想提高教学效率,必须顾及到师生的关系。也就是说,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老师的亲切感,创造一个师生心理相容的良好环境。所以,我们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利用自己的职业优势,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建立起相互信任、尊重、帮助、团结、友爱、共同进步的良好关系。

2新颖开头引趣法,建立学生的学习信心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而“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讲好一节课的开头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引起学生注意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在上课一开始就能注意听讲,他们才有可能连续认真地听下去,否则,学习效果必然受到影响。那么,怎样才能讲好开头呢?作为教师对教材应有准确把握,设计出能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新颖导语。具体地讲,教师可通过讲述与本节课有关的故事、名言、俗语等导入新课;可在新课的开头针对教学重点难点设置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有目的地听课;也可用国内外发生的一些重大时事作为讲解新课的导语,使它成为引发学生注意的焦点,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当然,教师仪表端庄、亲切和蔼、教学语言生动、条理清楚,讲清本节课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会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

3创设学生乐学的情境,起到在玩中学的作用

要想乐学情境的创设,就得要求教师提供最佳的教学环境和活动场所,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结构,把书本知识转化为血肉丰满、生动活泼的形象。在教法上改变过去单一的“满堂灌”的注入式教法,将讨论式、对话式、辩论式、演讲式等教法引入课堂教学,把学生带入到探求新知的乐学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1漫画、图片、电教直观引趣法。营造有利于学生创新的氛围,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实物演示、操作、绘图、电教等手段来渲染气氛,帮助学生理解这种形象型教学,有助于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一种愉快的学习情境。漫画,用简单而又夸张的手法描绘生活或褒贬时事,往往寥寥几笔却蕴涵着丰富的哲理,发人深思,回味无穷。在教学中,恰当运用漫画会使学生情趣盎然,学习兴趣倍增,课堂气氛活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运用漫画、图片、电化教学,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直接形象的感知背景,使抽象化、理论化的知识具体化、感性化,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学生对教学重点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3.2开展讨论,培养创造思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则诱发探索,从而发现真理。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没有问题就没有紧张的思维活动,更谈不上创造性思维活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适时组织学生讨论争辩,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而教师则要尊重学生的任何发现,认真对待学生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也决不能求全责备,更不能指责挖苦,不能抑制、抹杀他们的发现,而应尽量找出闪光点,并给予肯定,小心呵护学生的创新萌芽。

3.3竞赛引趣法。通过各种形式的比赛,激发学生的参与性与积极性。例如,在讲《男生女生》时,以竞赛的形式,让男女生分别列举各自的优势,把描述性别优势的关键词写在黑板上,通过这一活动,进一步使学生了解性别差异,促进男女生之间的沟通,培养与异性同学积极交往合作的态度。

4发展学习兴趣

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生命力就在于理论联系实际。教师除了利用课堂教学这种途径外,还可以利用丰富多彩、形式活泼的课外活动,使学生跃出课本、走出课堂,融入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通过自己的多方实践来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并用所学知识去认识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不但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也使学生深深体会到思想政治课有用、有价值,从而真正爱学、要学这门学科。

总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我们教师不懈的努力。在教学中,要不断的创新教学方法,为我们的政治课堂注入新鲜的活力,只有这样,才能调到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