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服役电梯安全评价技术及方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长期服役电梯安全评价技术及方法研究

徐勤刚

山东正元物业有限责任公司山东省济南市250000

摘要:新式住宅小区的普及,电梯逐渐走入了各个社区,并给社区生活带来了便捷。然而电梯在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电梯事故的发生给不少家庭带来了伤害,因此电梯的安全问题受到了社会的重视。通常长期服役的电梯由于使用年限长使得零部件磨损和老化,从而导致电梯故障频发。为了降低电梯给人们生活带来的风险和伤害,保障电梯安全、预防电梯风险是相关负责人要做的。本文就长期服役电梯的现状,阐述和分析了长期服役电梯的安全评价技术和研究方法。

关键词:长期服役,评价技术,方法,电梯安全

前言:现阶段在我国许多高层建筑中,由于电梯长期服役造成相关设备的性能受到影响,再加上养护和保养不到位,导致电梯的使用状况特别不稳定。这样一来,长期服役的电梯就具备一定的危险性,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加强对长期服役电梯的安全评价技术的研究具备现实的意义。本文就长期服役的电梯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其存在技术落后、维修资金缺乏、零部件老化、安装不符合规范等现象,导致其安全故障的发生率较高。

一、长期服役电梯的普遍特征

安装于20世纪末,使用时间长,电梯设备零部件老化,常常会出现困人、停梯和门机故障,这种情形就是长期服役电梯使用的现状。通过对长期服役电梯调查现实,其中大部分电梯经过检查是不合格的,容易发生故障。新时期电梯技术比较先进和前卫,而老式的电梯在技术上不能满足现阶段的规范和需求。另外,长期服役电梯出现故障进行维修和零部件更换的费用也是较高的,并且由于电梯行业的竞争,很多零部件的厂家的倒闭,导致相关的零部件生产停产,长期服役电梯的配件不能标准化也加剧了电梯运行的不稳定性。

(一)技术落后,故障问题频发

长期服役的电梯由于故障而停运的现象频发,主要是由于电梯在安装过程中的技术较为落后,因此影响电梯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再加上电梯的常年使用,一些关键的零件部位出现了老化的情况,电梯维修人员能力有限,电梯发生故障的概率就大大提升了。新时期电梯的安装技术趋于成熟,而原来的电梯安装已经成为了固有模式,改变起来是比较困难的。

(二)长期服役电梯面临严重的老损

由于使用期限较长,电梯零部件老化的现象严重,老化的现象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相应的威胁,因为一旦其中某个部件出现问题就会造成整个电梯出现故障,同时维修起来也会比较困难。现阶段由于长期服役电梯的零部件是一些厂家生产,由于电梯行业竞争的加剧,导致一些生产厂家倒闭或不再生产相关配套的零配件,那么电梯在维护时选择的零配件匹配性不强,因此安全性能也受到了极大的挑战。

(三)长期服役电梯达不到规范要求

1987年我国颁布了电梯安全的相关规范文件,时至今日规范已经趋于成熟。然而长期服役电梯在安装的时候由于未按照规范操作,因此电梯事故频发,使用时间越长,安全隐患就会越大。长期服役电梯不符合现阶段的规范,那么电梯在维修上困难,在故障发生率上也较为频繁。

(四)在维修经费上欠缺

长期的使用造成了电梯零部件老化,出现故障的频率会大大增加,每次的维修势必会造成经费不足的情况出现。我国许多地方的电梯由于经费不足,得不到定期的维护,其安全性能可想而知。况且长期服役电梯维修经费也是很大一笔数目,维修不彻底的情况时有发生。

二、长期服役电梯评价技术与方法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电梯的安全系数可以通过评价指标体系来衡量。电梯在运行中涉及的零部件设备较多,因此建立各个系统的评价指标,有利于全面和准确地对电梯安全性能进行评估。比如对曳引系统来说,在进行评价分析时应考虑减速器、曳引电动机等的安全性能。就电梯门系统而言,则要考虑电梯开关门、层门等部分。

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充分考虑电梯的结构和特性,对电梯的八大系统进行安全的监测,八大系统:门系统、轿厢、导向系统、曳引系统、重量平衡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安全保护系统。同时还要加强对电梯使用状况的维护,定时对老旧电梯进行安全性能的评价和检测。

(二)长期服役电梯评价方法

1.长期服役电梯的评价方法

(1)在PHA-FMEA部件危险度基础上的评价。部件的危险状态能够通过部件的安全性直接反映出来,建立安全评估操作,也应在长期服役电梯的部件基础上进行。所以本文从事故的严重程度和发生概率入手,建立数学模型:

R=?(S,P)=S*P

P表示电梯事故的类型,如挤压、坠落、剪切等,可以根据防护装置的标准对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进行判断。S则表示电梯对设备和人员造成的损害程度,而设备的损害相应的会影响其使用功能。通常对电梯的评价可以采用模糊评价法和统计法,将事故的严重程度进行等级的划分,形成模糊分级的结果。

如:曳引电动机轴承在电梯运行中出现严重磨损的情况,那么在进行安全体系评估时可以采用预先危险性评估法,对磨损的情况进行评估。然后再利用失效模式对电梯事故的过程进行分析和研究。

(2)综合风险集成方法。一般情况下,线性与非线性的加权方法是风险集成的常用方法。通过专家调查法对每个指标的权重进行确定,接着要对指标的风险贡献值采取加权求和处理。

(3)整机判废

长期服役的电梯由于大多使用期限在20年以上了,导致其中许多电梯处于即将报废的程度。整机报废即指的是对稳定性低、危险性高的长期服役电梯进行整机报废。而其评估体系的标准是电梯处于“极度危险”、“不可接受”这样的范围之内,并且风险值大于70,其中电梯的零部件基本老化,电梯运行安全性、可靠性极为低下,在这样的情况下对长期服役的电梯可以实施整机判废。

(四)安全检查法

电梯安全评价依据电梯有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进行分解式的逐项检查,并且对电梯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相应的安全评价。安全检查法是对电梯检查的基本检查,工作人员要对电梯的安全评价进行风险的预测和评估,对安全问题做好检查和分析。

(五)层次分析法

层析分析法是先将电梯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分层,然后再逐次对电梯中的安全隐患进行逐个排查,这样有利于安全隐患的预测和发现。层次分析法能够有效的将不同等级的风险进行划分,然后能够有序的检查电梯系统的安全,按照层次进行安全风险的监测,是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的。

(六)专家评议法

采用专业的理论知识,结合相应的实践技能对电梯安全进行评议是专家评议法。过程中需要有专家专业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作为支撑,有利于降低电梯中存在的安全威胁。专家的建议和评价相比一般的评价模式更为专业,因此这种评价模式也是可取的。

(七)模糊综合评价法

在电梯安全评价中,模糊综合评价法是指采用模糊数学理念,将电梯中的多种因素综合起来,转化为总体评价电梯的安全评价方式。

结语

电梯的使用关系千家万户的生活,安全性是现代家居的首选。长期服役电梯在安全性能上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电梯的安全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为了降低危险电梯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困扰,避免遭遇更大的伤害,建立长期服役电梯安全评估体系尤为重要。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楼大厦的林立让电梯的发展呈现规模化的势头,而电梯的安全关系到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加强对电梯安全性评估方法和技术的研究,开创新的评估方法,增加对长期服役电梯评估的准确性,有利于防患于未然,保障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财产安全,确保电梯系统能够正常高效的为人民的生活服务。

参考文献

[1]李刚.长期服役电梯安全评价技术及方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

[2]王印博.老旧电梯安全评估方法研究及系统开发[D].长安大学,2015.

[3]庆光蔚,岳林,胡静波.老旧电梯模糊定量安全技术评价方法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3,(12):126-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