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输尿管软镜取石术与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1-11
/ 2

经输尿管软镜取石术与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分析

高鹏

长沙市第三医院湖南长沙410000

【摘要】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与输尿管软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效果,为临床治疗肾结石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来我院泌尿外科诊治的肾结石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输尿管软镜取石术治疗,研究组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均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研究组结石残留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的并发症率小于研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研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结石应用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的结石残留率更低,但是其并发症率和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高于输尿管软镜取石术,两种方法各有利弊,临床应用需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关键词】经皮肾镜;肾结石;输尿管软镜

肾结石属于临床常见的泌尿外科疾病,多发于青年男性,临床症状有腰部酸胀不适、腰腹部疼痛等。近年来随着饮食安全问题频发加上人们不良的饮食习惯等,导致肾结石发生率也在不断上升。对于有症状的肾结石,临床多采用手术治疗,常用的手术治疗方法有常规输尿管软镜取石术和经皮肾镜取石术,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对治疗效果具有重要影响[1]。本文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来我院泌尿外科诊治的肾结石患者60例进行研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进行输尿管软镜取石术治疗和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通过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探讨最适合临床使用的手术方法,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来我院泌尿外科诊治的肾结石患者60例,年龄24-73岁,平均年龄36±2.7岁。按照随机数字对照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为40±10.1岁,病程5个月~6年,对照组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为39.8±11.1岁,病程5个月~6年;全部患者通过病理检查确诊为肾结石,结石直径为10-42mm,平均直径(24.8±15.0)mm。全部患者排除恶性肿瘤、严重器质性病变、急慢性炎症、精神系统疾病以及其他泌尿系疾病。60例患者均同意本次研究并签署同意书。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一般病情等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术前准备

进行取石术之前先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身体检查,手术前可以进行预防性的抗炎治疗,有高血压症状的患者需进行降压治疗,血压控制在160/90mmHg以下;伴有糖尿病的患者应给予降糖治疗,血糖控制在10mmol/L以下。术前6~8h禁食,4~6h禁水。

1.2.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输尿管软镜取石术,一期手术进行输尿管硬镜检查,放置双J管术,约2周后进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取截石位硬膜外全身麻醉。将输尿管支架管拔出后,将斑马导丝放入输尿管内,将输尿管软镜导引鞘沿着导丝放进管内,在鞘内进镜到达肾脏找寻结石,发现结石后用钬激光进行碎石,通过取石篮套将碎石取出来,留置输尿管支架管[2]。

研究组患者进行硬膜外麻醉,膀胱截石位,垫高腰部约30cm,插入F5输尿管,进行人工肾盂积水,完成后患者改为俯卧位。通过超声确定结石部位,选取患者肩胛下角线和腋后线中间第11肋为穿刺点,使用18h穿刺针,放置斑马导丝,穿刺时注意出血量,若出血量过多则重新选择穿刺部位。对穿刺通道进行扩张,沿着斑马导丝从F8递增到F2,直到F16为止,尽量避免伤害肾脏,当完成通道扩张后,将肾镜放入肾盏,用生理盐水冲洗后进行详细检查,对各项解剖特征和结石位置进行确认,放置1000m、5-20Hz频率的狄激光光纤,将其对准结石中间进行碎石操作,为保持肾盏连续冲洗需留置导尿管。在肾盂处放置双J管,F16作肾造瘘口。为防止患者感染需滴注抗生素并且严格控制饮食,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对患者加以心电监护,尿液清亮后12h将导尿管拔除[3]。

1.3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的结石残留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方差检验,P<0.05为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两组结石残留率对比

研究组有1例患者存在结石残留,残留率为3.33%,对照组有5例患者存在结石残留,残留率为16.67%。

2.2两组手术指标对比

研究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中出血量都小于对照组(P<0.05)。

2.3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

对照组并发症率明显低于研究组(P<0.05)。

3讨论

临床治疗肾结石的传统方法即为开放手术取石术,虽然结石残留率低,但是对患者创伤很大,手术时会有较多的出血量,伤口愈合较慢,同时术后并发症较多,临床治疗并不推荐这种方法。当前泌尿外科微创手术有了较大发展,常用的有经皮肾镜取石术和输尿管软镜取石术。其中经皮肾镜取石术可以通过直视状态取石,避免了盲目探查和取石操作,相比开放手术而言大大降低了对肾脏的损伤程度,从而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失血,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4]。肾镜镜体较为纤细,手术时转动范围较大,因此结石清除率较高,不会受到输尿管夹角和肾盏角度影响,但是建立经皮肾镜通道时对肾脏有一定创伤,适用于直径不低于20mm的肾结石。输尿管软镜取石术能够触及98%的肾盏,结石清除率很高,并且不需要穿刺建立通道,降低了对肾脏的创伤,但是对于直径较大的肾结石清除率则较低[5]。本次研究显示,研究组的结石残留率低于对照组,并发症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研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肾结石应用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的结石残留率更低,但是其并发症率和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高于输尿管软镜取石术,两种方法各有利弊,当肾结石直径大于20mm时可以考虑使用经皮肾镜取石术,结石直径较小时可以考虑使用输尿管软镜取石术,临床应用需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参考文献:

[1]张辉泽.两种方法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比较[J].当代医学.2015:11(02):98-99

[2]毛建军.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研究[J].当代医学.2015:05(04):187-188

[3]木彬.经皮肾镜取石术与开放手术治疗肾结石的系统评价[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10(06):192-193

[4]许吉万.大功率钬激光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08(12):147-148

[5]唐建生,祖雄兵.微创经皮肾镜取石出血原因分析[J].中国内镜杂志.2014:08(12):235-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