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中职数学”:浅谈中职数学教学改革新方向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7-17
/ 2

“互联网+中职数学”:浅谈中职数学教学改革新方向

池红余

瑞安市塘下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浙江温州325204

摘要:中国是一个悠悠古国,对于中国教育来说,早在公元前3000余年的原始社会后期就已经有了学校教育的萌芽,到了大约公元前21世纪的夏朝,已经有了专门的学校,推行“学在官府”体制,这便是中国学校的雏形。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化数字化工具的普及,对于课堂的改变来说已经不仅仅是多媒体教学和远程教育那么简单,而是翻天覆地的。世界的变化速度是惊人的,通常是一个新的科技产品甚至理念已经公布,他的名字可能还未被大众所熟知,但其已经“润物细无声”地“飞入寻常百姓家”,悄悄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而“互联网+”就是这样的,在未被大众熟知的情况下,不仅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还改变了中国传统的课堂。

关键词:互联网+中职教育表现形式中职数学中职改革

所谓“互联网+”就是互联网思维更深层次的实践成果,就是技术层面合理运用信息专业技术。利用互联网这个平台,把传统的行业和互联网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出新的发展形态。随着科技的进步,互联网的普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成熟,这些新的科技产物已经在教育领域略有建树,而在中职的数学教育和网络信息技术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了。在全球互联网业发展空前的今天,对于中职院校数学教学的改革也在悄然进行,如何在这个有利的新时代充分利用“互联网+”来辅助数学教学,实现提高中职数学教学效率的目的?

一、化难为易,化整为零,以生为本制作“微课”,建立中职校园联盟微课库

“互联网+中职数学”的理念,其实质就是在中等职业学校的数学教育过程中融入互联网的概念,以庞大的互联网为载体,用极具信息化和媒体化及流媒体化的教学设计方法为核心,以高频率的教师和学生互动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现代化新型教学模式,我们暂时称它为“互联网+中职数学”。它的出现,明确了新时代下的中职院校数学教学改革的方向,每一名一线教学老师都应该行动起来,在自己的教学领域中积极探索,积极地开展好这一新模式。为了让读者更加明确“互联网+中职数学”的相关理念,下面分别从这几种“新奇特课程”等几种主要常见形式来为大家介绍。这几种新的模式的综合应用,不仅仅可以大规模地为大众提供教学,还能因人而异,“见人下菜碟”,能满足不同人的需求,从而实现“互联网+中职数学”的改革。

大家可能听说过微信、微博,但大家可能会问,什么是微课呢?所谓的微课指的其实就是为了让学习的人自主学习能够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经过信息化教学处理,用流媒体的形式把某个或者某几个知识点甚至是某个教学环节开展简短而完整、简单而精炼的教学过程。比如中职的一个学生正在自学数学中的立体几何图形,针对立体几何图形的相关知识点全部浓缩在几分钟的流媒体平台之中,短短的几分钟,消耗这名学生的太多时间,却把中职课本范围内有关立体图形的相关知识全部让这名学生学到。微课的应用十分契合中职生注意力时间短的特征,让中职学生短时间注意力集中的时候把知识传授给他,大大提高了中职学生自学数学的效率。现阶段完全可以通过各学校自己一段时间的准备,一起把“中职联盟微课库”建立起来,实现学习资源区域性的交流、共享及应用。

二、短小精悍,翻转课,重新构建学习流程

曾经对于翻转式课堂就是存在于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一个梦或者是一个设想,而在如今,由于网络的普及以及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这个曾经的“梦”在今天得以实现,并且变得可行。“翻转课堂”的过程实质其实就是重新构建学习中吸纳内化及信息传递的过程。而什么是学习过程中的信息传递和吸纳内化呢?通俗地说,信息传递就是课前老师进行的提供视频和在线辅导的过程,吸收内化就是在课堂上相互交流获知学生的困难并予以解决。说它短小而精悍是因为每一个小视频最多只有几分钟的时间,并且每一个视频都具有针对性地解决一个特殊的问题,而且具有暂停回放等多种实用功能,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并且复习检测功能方便准确,每个视频后面跟着4-5个小问题,便于学生及时地进行自我检测,以此判断自己的学习情况。

三、方便快捷,慕课

所谓“慕课”指的就是近些年来依靠网络技术而产生的在线课程教学新模式,这种模式它是由过去发布资源及学习管理系统与开放网络资源整合发展起来的,这些课程虽然是类似于大学课程那样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让初学者成为高手,但对于中等职业数学教学传播依然受用,利用慕课可以运用类似每周研讨话题的形式,以提供一周一次的研讨讲授问题以及发表建议等等。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的生活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而互联网作为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产物,以各种形式冲击着我们的视野,与此同时,也在冲击着我们的关系。我们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把传统教学适当保留一部分,然后略微改造,与互联网进行有机的结合,形成“互联网+中职数学”新模式,这种新模式才是适应当前新时代发展、切实提高教学水平以及学生学习能力好方法。

参考文献

[1]于代文中职数学的一些教学理论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1,(07)。

[2]陈昌平数学教育比较与研究[J].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15。

[3]赵继源李碧荣中学数学教师继续教育及工作状况的调查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