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肠病术后疼痛机理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肛肠病术后疼痛机理的探讨

岳凯

岳凯(内蒙古自治区乌兰浩特市医院内蒙古乌兰浩特137400)

【摘要】本文详细阐述了肛肠病术后疼痛的发病原因及发病机理,从生物学角度全方位、多层次,就致痛因子的产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就肛肠病手术后疼痛的诱因、机理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肛肠疾病手术疼痛

肛门部创口疼痛是具有其复杂而特殊的生理功能。肛门局部神经末梢非常丰富,齿线以下受体神经支配,感觉极为敏锐,特别是对疼痛有着特殊的敏感性。当肛肠病变创伤性术后,或在诊疗过程中受到刺激,前列腺素,组胺,5-色胺,缓激肽等致疼物质的释出,刺激肛门扩约肌,使之不断收缩痉孪,产生疼痛。尤其是肛门部手术,多采用开放式术式,术后括约肌、皱皮肌易活动或痉挛,术后排便等原因易发生疼痛甚至剧烈疼痛,给患者带来较大痛苦,加之患者恐惧心理,过度紧张,对疼痛过敏,轻触即感剧疼难忍。因此,肛门术后的疼痛是由于其生理因素和精神因素共同造成的。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疼痛的认识也进一步理性化、科学化,减轻疼痛,缩短疼痛时间,提高机体对疼痛的耐受性,将不可避免的摆在医者的面前,提高手术质量,保证手术安全,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减轻病人的痛苦,将是医者追求的目标。

1术后疼痛的诱因

1.1肛门部组织的特殊性因素

⑴肛门感觉敏锐:肛门是消化道的出口,由于其承担着排便任务,人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使支配肛门的神经异常丰富,肛门局部较身体其它部位对各种刺激异常敏感,所以哪怕是麻醉针刺、切割和结扎时的牵拉等手术操作时都会感到非常疼痛。⑵肛门括约肌痉挛:肛门括约肌分内括约肌和外括约肌,内括约肌主要承担闭合肛门的作用,是直肠壁肌肉的延续和终端,属于平滑肌。平滑肌的特点是非常容易痉挛且不受主管意识控制,当处于暴露状态受到肠腔分泌物、粪便、手术牵拉等化学和物理的刺激都会不自主发生痉挛,痉挛后会加重肛门局部缺血和水肿的发生,使疼痛加重。⑶排便:肛门在排便过程中会反复扩张、收缩,牵拉手术创口,加重疼痛。同时若粪便异常,干燥或腹泻也会刺激创口。所以很多肛肠患者把术后排便叫过关,有人甚至通过禁食来控制排便希望逃过这一关。但这是错误的,一方面禁食导致营养缺乏会影响创口愈合,另一方面肛门也需要在“活动”状态下修复才不影响以后的功能。

1.2心理因素

手术是一种强烈应激源,会产生强烈心理应激反应和生理变化,焦虑情绪可以明显影响手术患者对疼痛的敏感性。

(1)害怕躯体的创伤和疼痛;

(2)担心手术医生的技术水平,渴望确知手术效果;

(3)担心手术带来的伤残,担心失去排便功能,怕伤口出血;

(4)对手术缺乏了解,易产生恐惧心理,紧张、惶恐和不安,使疼阈降低,伤口疼痛更加敏感。

2术后疼痛的病理基础

一般认为痛觉感受器是游离末梢神经,它可能是一种化学感受器。致痛物质有钾离子、氢离子、组胺、5-羟色胺、缓激肽和前列腺素等。在手术切口这种伤害性刺激作用下,作用于制敏的肛周末梢神经而发生敏感化反应,使正常时不引起疼痛的低强度刺激,此时能导致疼痛[1]。因此,肛肠病术后疼痛除了创伤所致外,还可因术后排便、换药及炎症等刺激,在外周和中枢神经敏感化条件下,产生持续疼痛。并以疼痛为诱因,对机体的其他系统产生不良的影响。

2.1术后疼痛对胃肠道和泌尿系统的影响?术后急性疼痛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反射性地抑制胃肠道功能,平滑肌张力降低,括约肌张力增加[2],临床表现胃痛、腹胀、恶心、呕吐,膀胱平滑肌张力下降直接导致了尿潴留。

2.2术后疼痛对免疫系统的影响?疼痛引起的应激反应可以导致淋巴细胞减少、白细胞增加和网状内皮系统处于抑制状态[3],使病人对病源体的抵抗力减弱,术后感染的几率大大增加。

3讨论

肛肠病术后疼痛为肛肠科医生临床常见,实际工作当中医生往往多采用对症治疗的办法。本文从肛肠病术后疼痛的病理机制及临床表现方面做出理论阐述,肛肠病术后疼痛治疗方法中的超前镇痛法,心理疗法是我们研究和治疗的方向。

参考文献

[1]裘法祖.外科学,第4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30-131.

[2]吕厚山.直肠与结肠外科学,第4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30-134.

[3]刘继周.病理学.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