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中心静脉导管异常拔管原因分析及处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外周中心静脉导管异常拔管原因分析及处理

刘娅妮

刘娅妮(重庆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400042)

【摘要】目的探讨外周静脉导管(PICC)异常拔管原因,分析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对30例PICC异常拔管进行分析。结果异常拔管的因素分别是肢体肿胀13例,导管堵塞8例,静脉炎4例,导管脱落3例,可疑导管血液相关性感染2例。

【关键词】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异常拔管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9-0394-01

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简称PICC)是一种经外周静脉穿刺,置管至中心静脉的置管技术。该技术操作较简单、安全,一次置管成功率高,且避免了经锁骨下深静脉置管的高危并发症,因此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常用于输入高渗性、刺激性的药物、长期化疗或需要进行长期输液的患者。为了更好的保证外周静脉导管置入患者有效的输液流程,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的生存质量,对消化科2012年6月到2013年6月30例外周静脉置管患者异常拔管原因作初步分析,并制定相应护理对策。

1.临床资料

1.1对象本组30例,男22例,女8例,年龄45-80岁,其中肿瘤晚期患者1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10例,长期营养不良患者6例,长期需化疗患者疗程后并带管回家2例。

2.原因分析

2.1穿刺肢体肿胀:共13例,表现为穿刺肢体上方出现红肿、疼痛、皮肤温度高,经彩色多普勒证实为深静脉血栓形成,予于拔管。

2.2导管堵塞:3例外周中心静脉导管长期输注脂肪乳、高渗药物、三升袋的物质,未在4小时内用20ml生理盐水冲管。2例是化疗完带管回家没有正确封管,1例在液体输完后没有采用正确方法冲封管,应采用20ml生理盐水进行脉冲式的冲管,然后采用1.6ml肝素钠加入100ml生理盐水中,肝素钠稀释液为100u/ml,再抽取10ml进行正压封管,2例是护士更换液体不及时导致血液回流造成堵管,可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多次无效采取拔管。

2.3静脉炎:表现为穿刺肢体肿胀、疼痛,并出现沿静脉走向条索状红线,采用肢体提高,喜辽妥软膏局部涂擦后用TDP灯照射30分钟,每天1次,症状无明显缓解,给予拔管。

2.4导管脱落:2例为肝性脑病的患者神志不清、烦躁不安,约束不安导致意外拔管。1例患者于左上肢行肘正中静脉穿刺,置管长度为48cm,第一天换药后发现导管脱出1.5cm,5天后换药导管脱出25cm,经患者同意后拔管。这与上肢过度活动,皮肤汗湿、敷贴松动有关。

2.5可疑导管血液相关性感染:2例患者为置管后不明原因持续高热,疑似导管感染,抽取血培养,拔管后按无菌操作取导管尖端2-3cm进行培养。

3.小结

PICC是经外周静脉插入中心静脉导管,是静脉输液的安全可靠通道[1],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严格按照PICC穿刺步骤进行置管,置管后严格进行导管维护。此外,为置管患者做好健康教育,加强对置管的保护,可以减少导管脱出等并发症。加强护士的任责心,严密观察和积极处理并发症,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延长置管时间以保证静疗的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宋葵,戴雪松.PICC在肿瘤患者应用中的护理问题与对策.中华护理杂志,2007,42(8):742-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