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重性精神病人拒食的调查和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住院重性精神病人拒食的调查和对策

颜明恩

颜明恩(福建省泉州市第三医院362000)

【摘要】目的精神病患者急性期在精神症状支配下出现拒食极易导致病症的加剧和并发症的发生,危害自身并影响治疗。对精神病患者拒食的护理,防止各种并发症,使疾病早日康复。方法通过对我院2010年1月1日至2012年8月31日随机抽取住院的重性精神病拒食的患者60例进行观察,对患者拒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有效地避免各种并发症发生,同时对精神病患者社会功能恢复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重性精神病拒食原因分析护理对策

精神病人的拒食在精神科临床护理工作中是常见的问题之一。拒食有的可持续一天或几天,甚至几月,使机体营养摄入不足,甚至造成严重后果,影响治疗和护理,不仅不利于病人的康复,而且会产生严重的副反应及并发症。因此了解精神病人拒食的原因,针对性护理就显得非常重要。现将住院重性精神病患者拒食进行调查及对策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对象为2010年1月1日至2012年8月31日随机抽取我院住院的重性精神病480例,其中拒食的患者60例,占12.5%;平均年龄38.2,其中男22例,女38例。精神障碍按ICD-10诊断标准[1]:精神分裂症25例,分裂情感性精神病13例,双相情感障碍9例,癫痫所致精神障碍5例,偏执型精神病8例。文化程度:本科2例,大专以上4例,中专12例,初中10例,小学22例,文盲10例。

2原因分析

2.1受妄想和幻觉支配病人可闻到或尝到饭中有异味而拒食,或忙于与幻听中的声音对话而顾不得进食,或命令性幻听支配,听到令其不准进食的声音而拒食。具有被害妄想的病人怕饭中有毒而不敢进食。有牵连观念的病人认为别人有意指使或吃了以后将会使某人遭到不幸,因而拒食。罪恶妄想的病人认为自己有罪,不配吃或不该吃如此好的食物,以拒食而企图饿死。疑病症或疑病妄想患者,认为自己胃肠道有病或患了不治之症,甚至胃肠道已经溃烂而不能进食。

2.2情绪抑郁此类的病人往往有明显的自卑、悲观消极和自杀行为,多数都食欲不振,胃纳差,美味佳肴不再具有诱惑力,不思饮食,常感到饮食无味而吃不下。有的认为自己什么也不会做,是个废人,不配吃饭或想利用绝食饿死自己。有的严重抑郁病人以拒食的方式来达到自杀的目的。

2.3情绪激动及不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及行为紊乱病人不觉得饥饿,或忙于自己的事情,无暇或不安心进食。

2.4活动少,孤独退缩独处一旁,生活赖散,日常生活自理差,不知道进食。

2.5木僵病人不食不动,违拗症病人给食时表现违拗现象。

2.6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以拒食威胁工作人员或以拒食引起他人注意,以及挑剔进食。

2.7药物副作用如锥体外系反应影响到吞咽功能而拒食。

表拒食的原因调查分析

3对策

拒食常是处在疾病的急性期,如果无及时进食会导致营养不良,对药物治疗造成严重影响,针对各种各样的拒食情况,采取不同的针对性的护理对策。

3.1遵医嘱严格执行治疗,及时控制精神症状。

3.2由表可知受幻觉、被害妄想支配拒食的占20%,存在被害妄想而怕饭中有毒的病人不肯进食,给予关心体贴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认真倾听患者内心的感受,并理解其感受,可请有过类似拒食经历的康复期患者进行现身说法,给予劝食,而我们用解释性和鼓励性言语使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并让其与其他病友共同进餐。必要时让患者自取餐具,自盛饭菜;也可允许他任选饭菜;有时当着患者的面叫病友先尝几口;也可与病友交换饮食,以减轻或消除其疑虑增加安全感[2]。对有罪恶妄想的患者,将饭和菜搅拌,让他以为是剩饭,往往都能使病人进食,并多鼓励引导。对疑病症患者说话时注意语言的表达方式,使疑虑减弱,如可以用语言暗示其疾病已经好转。对于纳差的住开放病房的病人,可让家属根据病人的口味调整饮食的花样和品种,增进食欲。对于受幻听支配的病人,听到有人对他说饭菜有毒不能吃而拒食,针对这种情况,应正确引导,通过转移注意力,告诉他这是一种症状,饭里是无毒的。请病人参加配餐工作,让病人自己分发饮食,集体用餐,消除顾虑。但对沉寂在幻听中的病人,在开饭前先提醒他,将准备好的食物放在病人面前,暗示自食,在进餐时经常性用语言提醒病人,督促、劝导或喂食。

3.3由表可见情绪抑郁拒食的占16.7%,对此类的病人给诱导,选择清淡易消化的软食物,帮助病人进食时的态度和蔼,用鼓励性的语言增强病人对食物的兴趣。对坚持不进食应保证其足够的营养及水分的摄入,详细了解病人拒食的原因,进行说服劝导,并协助进食;无效时给予鼻饲,鼻饲液可制成富含多种营养成分的混合液。如肉汤、菜汁、果汁、豆奶等。在起居方面要保持环境安静,避免患者受刺激,多注意患者的情绪变化。如典型抑郁症的“三低症状”的病人不肯进食,首先要关心同情尊重病人,视病人如亲人,经常与之耐心交谈、疏导,获取病人的信任,尽量改善饮食质量,根据病人喜好选择色、香、味较好的食物刺激病人食欲;其次,食物摄入量严重不足时,除遵医嘱输液外,予以鼻饲流质。

3.4从表中示情绪激动及兴奋躁动拒食占15%,如果处于极度兴奋,情绪不稳,易激惹状态,接触病人时语言要和蔼,不可用言语刺激病人,应与其他病人分开进食,而且不受进餐时间的限制,有时可待其情绪较稳定较合作时再劝说下喂食。这样既可避免外界干扰,又不影响他人。对忙于其它事情而顾不得进食的病人,提醒其进食,并由专人管理,必要时督促或喂食。

3.5由表可知木僵、紧张症状群的拒食的患者占5%,因为其一般意识清楚,对周围发生的事情以及工作人员的态度均能感知。在执行任何治疗与护理都像正常人一样给予病人解释,态度要和蔼,环境要安静[3]。对轻度木僵病人,耐心给予解释和劝说,避免不良的心理刺激,木僵病人往往口中充满唾液,在饭前先清洁口腔再喂食。对重型木僵病人,为了保证水分的供给,给予鼻饲流质食物,给病人鼻饲时,向病人解释这是为了保证他的营养所采取的措施。对于违拗病人,不要勉强劝食,让其独处,将饭菜置于一旁,任其自动进食,或以相反的语言指令,如“不准吃饭”等[4]。

3.6由表可见个人卫生自理差不能进食占23.3%,占的数最多,应加强生活方面护理,专人管理,食物去骨剔刺,温度适宜,尽量劝导细嚼慢咽。谨防食物塞满口腔将造成窒息,特别是吃馒头、面饼、糯米糕和坚硬的食物时尤其注意。

3.7表中可知对于以威胁工作人员而拒食患者占6.7%,对此类患者分析原因,给予耐心解释劝导,做好健康教育,如可告知其如果不进食,会让你的胃慢慢失去正常的功能,以后会患胃病,经常胃疼,那就得不偿失了。通常病人会听取。如果是新入院的病人,想回家不安心住院,就常以拒食来威胁医护人员,以达到出院的目的。工作人员注意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与病人谈心时忌说:“你有病,需要治疗”,可以说:“先观察一下,看看是否有病”等,表面上让病人认为你对他的拒食并不在意,也有利于病人消除拒食的念头。对于无理取闹者,应尽量说服教育,但也不能过分迁就。如果是住院已一段时间病人,以拒食来威胁以达到想回家的目的,让其电话与家属联系或电话通知家属来院探视,给予情感支持,使其安心住院,而自觉进食。

3.8表中可知对因药物副反应引起吞咽困难而不能进食者占13.3%。需密切观察病情,及时报告医生,遵医嘱立即给予海俄辛肌注,并做好心理护理,等症状缓解后,再进食。

4小结

本文通过对60例住院重性精神病人饮食的观察,充分了解拒食原因,及时采取护理对策,通过喂食、输液、鼻饲到主动进食,病人都能及时保证足够营养及水分的摄入,保证了治疗顺利实施,而且有效的避免了各种并发症或意外的发生,同时对重性精神病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ICD-10国际疾病分类[M]世界卫生组织(WHO)1992年公布,第5卷.

[2]郑红玉.精神疾病患者拒食46例临床护理.[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6,12(3):236.

[3]李凌江.精神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4]李小麟.精神科护理学[M].四川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