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种球蛋白加纳络酮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1-11
/ 1

丙种球蛋白加纳络酮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临床分析

张魁领

张魁领(河南省永城市永煤集团总医院河南永城476600)

【摘要】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加纳络酮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56例给予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6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

上静脉应用丙种球蛋白加纳络酮。结果两组治疗效果经比较有显著差异,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丙种球蛋白加纳络酮治疗新生儿中重度缺血缺氧性脑

病疗效确切,效果良好。

【关键词】丙种球蛋白纳络酮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中图分类号】R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1-0233-01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是指各种围生期窒息引起的部分或完全缺氧,脑血流减少或暂停而导致胎儿或新生儿脑损伤。HIE是引起新生儿急性死亡和慢性神经系统损伤的主要原因。我院自2008年10月份至2011年10月份静脉应用丙种球蛋白加纳络酮治疗中重度新生儿HIE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106例中重度患儿均为我院住院病例,其中男性患儿50例,女性患儿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其中中度患儿40例,重度患儿16例;观察组60例,其中中度患儿42例,重度患儿18例。

2.诊断标准(1)有明确的可导致胎儿宫内窘迫的异常产科史;(2)出生时有重度窒息;(3)出生后不久出现神经系统症状;(4)排除颅内出血、电解质紊乱、遗传代谢性疾病及其他原因所致脑损伤[1]。

3.临床表现全部患儿均有意识障碍,表现为嗜睡或反应迟钝。9例患儿昏迷,其中观察组4例,对照组5例;全部患儿肌张力减低或,原始反射(包括拥抱反射、吸吮反射、觅食反射)减弱或消失,前囟饱满或紧张;对照组26例出现惊厥,观察组28例出现惊厥;对照组5例出现呼吸衰竭,观察组8例出现呼吸衰竭。

4.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包括对症支持治疗,小剂量甘露醇应用,抽搐者给予鲁米那或安定等药物应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丙种球蛋白0.4g/kg/d,应用3天,加纳络酮0.1mg/kg/次,每日1至2次,应用3至5天。

5.结果对照组死亡5例,观察组死亡4例;存活患儿中全部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对照组需时14.8±2.2天,观察组需时9.6±2.4天,经统计学分析P<0.01。两组患儿临床症状包括意识障碍消失,惊厥停止,肌张力恢复正常,原始反射恢复,饮食恢复正常等所需时间有显著性差异。讨论HIE患儿免疫功能明显抑制,且抑制程度和HIE的程度有密切关系。文献报道HIE新生儿有明显的β-内啡肽(β-EP)升高,且参与了脑损伤,尤其是脑水肿的病理生理过程。β-EP作为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中的重要介质,还参与免疫功能的调节,但这种调节是非常复杂的[2-3],主要可能通过以下几个机制:(1)HIE应激下下丘脑-垂体前叶分泌β-EP参与HIE新生儿免疫功能的抑制性调节;(2)β-EP是抗体产生的强有力抑制剂,对T、B淋巴细胞功能均有抑制作用[4];(3)β-EP也可以通过抑制淋巴细胞释放IL-2和IL-2受体表达而抑制淋巴细胞转化;(4)有资料证实β-EP在中枢通过激活交感神经而抑制免疫功能。

此外HIE缺血缺氧再灌注时涉及中性粒细胞聚集和炎性介质释放,其中较重要的环节是循环中白细胞与内皮细胞的黏附、趋化和血小板活化因子的释放,因此及早应用拮抗措施是治疗的关键,大量的研究证实大多数神元不是死于缺氧缺血时,而是死于缺氧缺血后几小时甚至几天,这种迟发性的细胞死亡是可以通过缺氧缺血后开始的干预来预防或减轻的[5]。静脉应用丙种球蛋白可迅速提高血清中免疫球蛋白水平,通过广泛的免疫调节作用,抑制、中和、封闭炎症介质,同时也可抑制代偿性抗炎反应,同时改变抗原抗体比例,使免疫复合物分子变小,易被机体消除而不易沉积,从而减轻迟发性变态反应而造成的损伤。

纳络酮与吗啡受体呈立体专一性结合,亲和力比吗啡和脑啡肽大,自身无吗啡样作用,从而起到竞争性拮抗作用。

本组观察显示联合应用丙种球蛋白和纳络酮治疗HIE能较快的恢复患儿各种临床症状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显著差异,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应用。

参考文献

[1]杜立中《新生儿疾病临床治疗进展》[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6.21:344.

[2]白海波,杜继曾《急性低氧下β-内啡肽参与对大鼠体液免疫的抑制性调节》《生理学报》1999.51.258.

[3]林嘉有李莉《β-内啡肽增强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L-IBIL-6和iwosmRNA表达》《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杂志》1999.19(6)498.

[4]汤文洁《生理应激和细胞缺血免疫抑制与脓毒症易感性》《国外医学创伤与外科基本问题分册》1992.13.(1):18.

[5]胡亚美江载芳主编《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