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病人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肺癌病人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

张丹

敦化市医院133700

【摘要】肺癌是世界范围内主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居各种癌症的前列,且呈上升的趋势。现代医学中手术是治疗肺癌的主要手段。但手术难度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因此围术期的护理对术后病人的康复和并发症的预防起着关键的作用,而心理护理则是其中最关键的一环。作为护理工作者应确切掌握病人一系列复杂的心理变化,解除其心理障碍,增加对手术治疗的信心。同时跟加富有同情心、对待患者更加的细心、耐心。

【关键词】肺癌病人;围手术期;心理护理

1.临床资料

本组25例,男15例,女10例,年龄30岁~70岁。中心型占18例,周围型7例,术后均未发生肺部并发症。

2.心理护理

2.1.术前的心理护理

2.2.1做好术前宣教,大多数患者得知患了癌症后,心理上难以承受这一强烈的刺激,产生悲观心理,对治疗预后的担心,对自身角色转换的不适应,对家庭的牵挂使患者陷入焦不安之中,甚至拒绝治疗。这时的心理护理重点是增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耐心细的做好解释工作,语言要亲切,态度要和蔼可亲的讲解各项检查的目的,注意事项,如何合等使病人对治疗有一定了解,消除其紧张焦虑情绪。

2.2.2主管护士应具体分析病人恐惧的对象和原因,在预计病人可能产生恐惧之前主动把可能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和威胁做适当说明。通过与病人和家属的沟通详细了解病人对疾病态度,根据不同病人的接受能力,介绍手术的目的和方式及简单的手术过程,患者在麻醉和手术前后的配合要点,使其降低对手术的恐惧心理。同时还可以采用暗示疗法,正面暗示可使病人处于幻想的希望中,培养病人乐观情绪及积极地生活态度,使其乐于配合治疗,提高自身生活质量。

2.2.3在做术前准备工作时,主管护士多与病人沟通,讲解备皮,灌肠,导尿等准备工作的目的及术前用药的目的,术后留置胸腔闭式引流管及导尿管的目的和护理要点等。在与者的接触中分析其恐惧的对象和原因,然后再有针对性的加强心理护理,主要是使病人感危险情境的消除或减弱,则安全感能逐渐加强。接触中护士多使用鼓励性语言,对病人和蔼可亲,沉着稳定,一举一动皆体现出较高的专业素养,给病人以安全的心理暗示,以消顾虑,增强信心,变被动接受为主动配合。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保证手术的顺进行。

2.2术后的心理护理

2.2.1术后病人需要一个良好的疗养环境。病房必须整洁安静,空气清新,光线柔和,温度湿度适宜,适当摆放一些病人喜欢的饰物,尽量少摆放鲜花,以防止发生花粉过敏。播放舒缓的音乐,音乐能影响大脑半球并使垂体分泌具有止痛作用的内啡肽,使儿茶酚胺水平降低从而导致血压和心率降低,能让病人保持心境平和、放松使其处在一个温馨,舒适的环境中,保持心情舒畅,以利康复。

2.2.2当病人顺利完成手术,平安返回病房时,护士要在第一时间送上真诚的祝福。告诉病人手术很成功,在护士和家属的精心护理下很快就能痊愈出院,给予病人心理支持。经常巡视病房认真听取病人主诉,了解术后病情变化,排除异常情况。耐心解答病人和家属提出的各种问题,指导病人床上翻身、咳嗽、排便,使其平安度过手术早期。鼓励病人尽早下床活动,早期下床活动不仅能促进肺复张而且能促进胸腔引流液的排出改善呼吸状况,活动量要逐渐增加以不感疲劳为宜。有效的咳嗽能起到很好的运痰效果,因排出不畅使痰液淤积肺内可引起肺不张、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从而影响术后康复,所以在病人清醒后即鼓励其咳嗽、咳痰。

2.2.3术后病人因环境陌生、经济负担或疼痛等原因而产生焦虑感。护士要细心观察,查明原因,进行疏导。疼痛是肺癌手术后最普遍的症状,常伴随着消极的情绪。要密切观察病人的疼痛反应,设法减轻病人心理压力,提高疼痛阈。病人稳定的情绪、良好的心境、精神放松可以增强对疼痛的耐受性。分散注意力也可以有效地减轻疼痛,可把注意力集中于阅读、与人交谈、听音乐等活动上。以上措施效果不明显时应及时与医生沟通根据病人情况适当应用止痛剂,注意观察效果并记录。

2.2.4对病人来说亲友的关怀和支持是不可缺少的,也是其他人无法替代的。病人患病后往往情感是十分脆弱、悲观、绝望、恐惧的,自觉时间不多了,依赖性比较强,极度渴望家人的理解与陪伴,朋友、同事的友谊与支持。病人通过与亲友、同事的交谈,可获得对过去习惯了的生活的回味,还能由此体会到自我价值的社会意义,这是稳定治疗信心的心理抚慰。护士应重视发挥亲友、同事在维持病人最佳心境中的作用。积极向病人的亲友和同事开展支持方面的指导教育工作,减轻亲友和同事的心理压力,争取他们的配合,使病人在心理上得到安慰,使其觉得并没有被家庭和社会所遗忘。让病人正确对待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主动配合治疗。

人的健康和疾病状态并不单纯是一个生物学问题,它还涉及到人的心理、行为、生活习惯、环境以及社会等因素,也就是说必须用整体的观点来指导工作,以患者为中心,运用沟通技能,灵活掌握并控制患者的情绪,协助患者调整自我感觉,重视患者需要,使其保持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治疗,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帮助病人消除癌症就等于死亡的错误观念,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心理状态的好坏直接影响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症状的控制与转归,在患者最佳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手术治疗,可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最终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对25位肺癌患者进行心理分析,并因人而异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反应制定护理计划,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配合临床治疗取得满意的疗效。

参考文献:

[1]胡兴云,田宝玲,金超慧肺癌病人心理护理措施医学美学美容旬刊201411398

[2]翟会珍,候月珍72例晚期肺癌病人的护理体会健康必读旬刊201211260-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