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助产技术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 1

阴道助产技术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陈慧1曹连云2李应梅1

陈慧1曹连云2李应梅1

1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中医药院718500;2靖边县人民医院718500

【摘要】目的:探讨阴道助产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本院收治的分娩产妇60例为研究对象,将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产妇采用产钳术辅助分娩,观察组采用胎头吸引术进行辅助分娩,对比观察两组术后母婴结局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由临床结果对比可知,观察组的母婴结局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可以选用胎头吸引术进行阴道助产,该技术对母婴影响较少,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阴道助产技术;临床效果

目前,每年的剖宫产人数越来越多,剖宫产对于母体和婴儿一般会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如造成母体术后大出血、切口感染,婴儿可能会出现窒息等危险情况。近来研究发现,阴道助产术作为分娩的重要部分,对于产妇分娩具有积极的作用[1]。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阴道助产术有胎头吸引术、产钳助产术等,临床中对不同助产术的效果报道不一致。故本文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本院收治的6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比较观察不同助产术方式(胎头吸引术和产钳助产术)对母婴结局和术后并发症的影响,现将具体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患者资料

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本院收治的分娩产妇60例为研究对象。产妇的年龄范围为20~37岁,平均年龄25.8岁,孕周36~40周,平均孕周38.6周,其中初产妇40例,经产妇20例。将入组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产妇采用产钳术辅助分娩,观察组采用胎头吸引术进行辅助分娩。所有入组产妇均满足足月妊娠,无严重并发症及其它剖宫产指征。两组产妇的一般临床资料如年龄、孕周等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产钳术辅助分娩治疗,待胎儿娩出后,注意观察宫缩情况,并对会阴部位进行缝合。若果出现大出血现象,则应立即采取紧急治疗。观察组产妇采用胎头吸引术进行辅助分娩,术前排空膀胱处理,并对产妇阴道进行常规检查,手术治疗前确保宫口全开。对于有产瘤的产妇,采取会阴侧切术切除。使用吸引器前,在口缘部位涂抹润滑油,并确保其不漏气。手指按压阴道壁,将吸引器开口捏成椭圆形并缓慢置于胎头顶骨部位,待固定后,吸引器滑入阴道后壁,当宫缩要开始时,采用注射器抽吸空气,控制保持负压,并沿产道缓慢进行牵引,待胎儿娩出后,松开血管钳,停止胎吸,继续密切观察产道,防止出血现象,做好应急准备。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产妇的术后母婴结局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如产妇出血、会阴撕裂、婴儿头皮血肿、面部受损等。并发症有产妇术后切口感染,炎症等。

1.4数据统计

数据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由表1可知,观察组的母婴结局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采用胎头吸引术进行辅助分娩可以有效降低产妇和婴儿的受损机率。

3.讨论

目前,为了减少分娩带来的痛苦,许多产妇选择剖宫产。由于阴道分娩容易出现医患纠纷,一些医院为了减少医疗纠纷,也倾向于采用剖宫产来代替阴道分娩,最终导致阴道分娩率逐年下降,但是阴道分娩有其自身的生理优势和作用[2]。因此,医疗机构提高其阴道分娩的处理能力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有报道称,通过对医护人员进行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培训,提高手术技能训练和应急能力,可以有效提高阴道分娩的安全性和成功率。目前临床上使用的产钳术和胎头吸引助产术是常用的方法,医疗人员可以通过充分了解和掌握相关技术,在操作中做到规范、合理化,则可有效减少术中对母婴的伤害,同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对于两种助产术的使用性结果报道不一,有报道称,胎头吸引助产术优势明显[3]。本文通过产钳术和胎头吸引助产术两种方式进行助产对比,通过精细的操作和认真的护理,发现观察组的母婴结局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临床中选用胎头吸引术进行辅助分娩措施安全有效,该技术对母婴影响较少,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向干荣.阴道助产技术与剖宫产率的关系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20):47-48.

[2].华春英.重视助产技术的应用合理降低剖宫产率[J].中国妇幼保健,201l,26(27):4309-4310.

[3].汪清梅.王成星.阴道助产技术的临床应用[J].河北医药,2012,34(13):1997-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