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职高政治教师应有的素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1-21
/ 2

浅谈职高政治教师应有的素质

唐朝碧

唐朝碧

〔摘要〕教师是人类社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职业,它被作为人类道德继承发展的主要桥梁而发挥着积极作用,在各学科教师中,政治教师的责任与素质尤为重要。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师素质

教师是人类社会的延续者,教育是社会进步的桥梁。职高办学的宗旨就是发展社会,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教师正是这一任务的实施者,完成者,要高效率地完成者一任务,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职高政治课的教学也是一样。陶行知先生说过:“办学不包含社会改造的使命,便是没有目的、没有意义、没有生气。所以,教育就是改造社会,教育就是社会改造的领导者。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教育改革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一些教师的思想观念却在发生着变化,无论是精神生活,还是物质生活上都正在发生着变化。尤为重要的是,有的人思想观念开始倾向于西方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思想上麻木不仁,金钱第一,政治上不求进步、得过且过,并且时时刻刻在影响着下一代。而鲁迅先生说过,一个民族即使体格是如何健壮,若精神上麻木不仁,则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听众或看客。因此,我们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必须发挥政治学科的特有作用,加强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品质、道德等素质教育,“身正为范”,政治教师的自身素质对学生素质影响和提高举足轻重,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那么,怎样才能在市场经济这个新形势下加强和提高职高政治教师素质呢?我认为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是政治教师要做“标新立异的二月花”,具体说就是政治教师要从以下几方面提高自身素质。

1要加强政治教师的职业素质建设加强政治教师的职业素质的建设,这是由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所决定的,首先是教师职业道德意识的先进性。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要在思想、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有目的对被教育者施加影响,培养“四有”人才,体现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要求,因而教师职业道德素质较其它职业有更高、更全面的要求。其次,是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影响的广泛性。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不仅直接影响受教育者,而且影响到整个社会的进步和未来,对受教育者的一生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2教师为教,要有“以教人者教己”的素质我们知道,以身作则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有了它,教师才能具有榜样的力量,在学生道德品质形成过程中,才能使之由道德认识向道德行为转化。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也有一句格言是“以教人者教己”。就是教育者先受教育,要教好学生,自己必堪称模范。政治教师的自身一些特征,对学生来说,都是有着潜移默化的表率作用,而事实也证明,政治教师若能身教重于言教,一定会收到很好的效果,通过身教而教的教师,是好教师的标准之一。

3教师为教,要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素质

孔子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正是教师具备的素质,是教师为教的一种进取的品质,是确保教师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也是政治教师职业素质之一,有了它,教师才能不断提高,不断进取,在教育过程中,才能满足学生多方面的要求,从而获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教师在学生面前起到了表率作用,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当然教育质量就自然提高了。因此,我们政治教师要努力进取:“一面教,一面学;教中学,学中教。”更要先学后教。“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唯有学而不厌的教师,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也只有诲人不倦的教师,才能教出学而不倦的学生。另外,实践能力的培养应与思维方法的训练相结合,尤其要重视与创新能力密切相关的,如突破定势思考法、发散求异思考法、放胆猜测思考法、标新立异思考法、追奇创新思考法等的训练,只有充分发挥各种思考方法的威力,才能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做到奇思妙计,有如泉涌,具有极大的创造性,并最终在实践活动中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4政治教师要有语言运用艺术性的素质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由此可见对语言运用的艺术性窥见一斑。政治教师在运用语言时应该规范、生动、形象、幽默、风趣、有魅力。课堂上,有时需要语言把事情描绘得栩栩如生;有时也需要语言画龙点睛;有的语言则要回味无穷,使学生学的有趣。学有所获、切意语言的呆板和照本宣科,只有语言的科学性与语言的艺术性完美结合,政治课才会有吸引力。

5政治教师对学生要有知、情、意、行的素质

众所周知:同样是万物之灵的人,由于表情不同,人们对其态度不同。而教育与教学也是一种活生生的师生情感交流过程,表情则是情感交流的“媒介”,学生透过教师的眼神、手势、体态和声音的种种表化,可以领悟觉察到的都是情感变化,获得教师对自己评价的反馈信息,而这将是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心理学告诉我们,人们的思想品质是由知、情、意、行这四个因素构成的。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一航说来,知是形成品德的基础;情是内部动力;意是精神支柱,又是知、情转化为行动的重要环节;行是知、情、意的综合表现,也是它们的实践。一句话,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中,我们应当一视同仁看待知、情、意、行,这才有利于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最终达到言与行的统一。由此可见:我们政治教师只有提高自身素质,才能真正地做到“标新立异二月花”,才能在市场经济这个新形势下,培养高素质的优秀优质人才,更加有效地发挥政治教师的特有作用,加强改进中学政治课教学,从而使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品质得到提高,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合格人才!

作者单位:贵州省遵义县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