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提高儿科门急诊留置针使用率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护理干预对提高儿科门急诊留置针使用率的影响

卢冬梅

苏州市立医院本部江苏省苏州市215000

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儿科门诊中的应用效果及作用。方法:将儿科门诊收治的静脉输液婴幼儿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头皮针穿刺输液,观察组采用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首次穿刺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家属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科门诊婴幼儿静脉输液采用留置针,在临床应用中能提高患儿穿刺的成功率,有效减轻患儿的痛苦,减少护理工作量且操作简单,实用性强,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护理干预;静脉留置针使用率;儿科门急诊

引言

静脉留置针的组成部分有留置在血管内的柔软的导管和不锈钢的穿刺引导针芯。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时往往需要把导管和针芯穿刺到患者的血管内,待导管均进入到血管后,将针芯撤出,只把柔软的导管留置在患者的血管内。在儿科,对患儿也常常会应用到静脉留置针,不仅可以减少静脉穿刺的反复进行给患儿带来的痛苦,也可以减少患儿对打针的恐惧感,有助于儿科护士工作量的减少。为了确保留置针穿刺的应用效果,要按照相关规程进行规范的操作,且要做好相应的护理。本文选取患儿100例,对在儿科实施留置针静脉穿刺的效果进行分析,具体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同期儿科门诊收治的静脉输液婴幼儿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男25例、女25例,年龄1~8(4.8±1.3)岁;观察组男25例、女25例,年龄1~11(6.8±2.4)岁。两组静脉穿刺中并无感染现象,且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普通头皮针进行输液。观察组采用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患者所使用的静脉留置针均为统一规格同一厂家的留置针。具体方法操作如下:婴幼儿血管细,选择手背部、足部及头部粗且富有弹性、不易滑动的静脉穿刺。常规消毒后,左手拇指绷紧皮肤,右手持留置针与皮肤呈30°~40°角,刺入皮肤和血管见回血再降低穿刺角度以5°角顺静脉方向将穿刺针推进1~2mm后,右手中指或无名指向后边退针芯,右手拇指、示指顺势缓慢推进软管座,确定穿刺成功后,将针芯全部退出。护理方法:①选择对象。有些患儿之前就用过留置针,主动建议医生提供使用方法;还有些患儿属于被迫使用留置针,如没有粗而直的大血管,经多次穿刺仍不能成功者,考虑到长远利益,为使患儿外周浅静脉不受损害,与家属商量使用留置针;还有些患儿由于自身原因导致穿刺失败,如哭闹、爱乱动,非常不配合,导致漏针等现象,也建议使用留置针。留置针的使用可有效保护患儿血管不受损,防止液体外渗等情况。②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操作前必须认真检查患儿裸露的外周浅静脉,尽量选择粗、直的大血管,还有血管弹性要好,这样穿刺成功率会比较高。避免了留置时间短或穿刺失败等不良情况的发生。③穿刺操作。操作过程中严格无菌,8cm×8cm以上为穿刺部位的消毒面积,待皮肤变干后才可进行下一步操作。操作过程中保持姿势正确,尽量少走甚至不走皮下直接穿刺血管,这样可防止导管弯曲,更有效地固定留置针。看到回血后继续推针1~2mm。将针芯固定好,然后使外套进入到血管。套管和针芯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能太紧,否则不利于推送。套管送太早易出现打折,再加上配合不当等问题,造成操作者不能良好的固定而影响套管的正常送入。④健康教育。解释与留置针有关的护理信息及使用的目的和作用等,促使患儿积极配合护理工作的进行。

1.3观察指标

观察分析两组在对医护人员满意度、不良反应、穿刺成功率等。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科100例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患儿中留置时间最短的是1d,最长的是3d,所有病例中没有1例出现局部或者全身感染现象,无静脉炎发生,患儿家属满意度也达到了100.00%。

3讨论

因为儿童没有很好的自控能力,并在治疗过程中易乱动、哭闹,大多数患儿在输液治疗时不能很好地配合,对护理人员进行穿刺输液时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因为患儿的血管太细且不易发现,在进行输液时需要多次穿刺,而患儿经常会出现比较强的抵制及反抗行为。利用普通头皮针静脉对患儿进行穿刺,不仅会增加患儿痛苦,也无法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而静脉留置针可以减少对患儿血管的穿刺次数,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脱落和液体渗漏现象,能降低由于多次穿刺给患儿带来的恐惧感及痛苦。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出现堵管、液体泄漏、静脉炎和脱管等现象均少于对照组,而且第一次就穿刺成功率也比较高,同时家属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通过静脉留置针对患儿静脉进行输液,可取得很好的疗效,这项调查结论同另外的研究得出的结论相同。

静脉留置针是一项近年来从国外引进的新型护理操作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对血管壁刺激性小、避免反复穿刺、持续保留静脉通畅等优点,是目前临床上患者治疗、急救用药及供给营养和重要途径。国内曾报道,儿科住院患儿留置针穿刺方法、婴幼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穿针方法等。本组资料采用的儿科门诊婴幼儿静脉输液应用留置针的方法,国内相应报道较少。此种方法操作简单,实用性强,避免反复穿刺,减少患儿的痛苦。

结语

总之,小儿静脉留置针的应用使液体易外渗的问题得以解决,并保持了血管通路的通畅,还能保证输液的速度,避免了反复穿刺的发生,对穿刺静脉起到了保护作用。且即使患儿轻微的活动,留置针滑出血管外的概率也几乎为零,这样减少了护士实施穿刺操作的次数,减少了护理工作量,使护理工作效率大大提高,有进一步推广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唐恒.临床护理中对静脉留置针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14):257-258.

[2]龙蓉.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29):147-148.

[3]张文清,谢燕红,黄雪玲,等.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儿科静脉留置针中的应用效果[J].福建医药杂志,2017,39(1):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