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中医药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效果观察

赵霜

赵霜(南充市中医医院四川南充637000)

【摘要】目的通过中、西医分别治疗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患者,观察治疗效果后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疾病患者89例,按照患者自身选择药物的情况分为A组40例,B组49例,A组患者选择西药治疗,而B组患者选择中药治疗,治疗1个月后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B组总有效例数44例(89.79%)明显优于A组患者总有效例数29例(72.5%),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中医药治疗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疾病效果明显,可在临床运用中推广开来。

【关键词】中医药西医药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绞痛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会造成冠心病和心绞痛,形成原因主要是因为冠状动脉硬化,形成血栓后使得冠状动脉产生痉挛,导致心肌缺血[1]。这类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常发生在中老年之中,对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本研究就是总结我院采用中医药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疾病患者的情况,收到了明显的治疗效果,并且尚无明显副作用发生,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来我院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89例患者,年龄40-82岁,平均(66.3±5.8)岁,都经过系统的检查并得到确诊。按照患者自身选择药物的情况分为对照组40例,实验组49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发病时间等)情况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1.2.1对照组组患者选择西药治疗。口服阿司匹林、消心痛。

1.2.2实验组患者选择中药治疗。中药组成:当归12g,丹参18g,川芎10g,红花10g,瓜蒌15g,赤芍药15g,薤白10g,制半夏10g,乌药10g,延胡索10g。可对症加入代加炙甘草、麦门冬、莲子心、太子参、黄芪。服用方法:煎熬取液,口服,每天两次,早晚各1次。

1.2.3疗程

两组患者均以15d为一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即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

1.3疗效判别

显效:心绞痛现象明显得到改善或消失,心电图示倒置或低平的T波直立,压低或抬高的S-T段恢复到基线;有效:心绞痛现象偶尔发作但次数不多,T波低平,S-T段压低<0.05mV或抬高的S-T段基本恢复到基线;无效:心绞痛现象和治疗前比较无多大改善,T波低平或倒置,S-T段压低>0.05mV,抬高的S-T段未见恢复。

1.4统计方法

本文中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器V1.61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组患者经过一个月的治疗后,其效果如下:A组患者40例显效13例,好转16例,无效11例,总有效例数29例(72.5%);B组患者49例显效24例,好转20例,无效5例,总有效例数44例(89.79%)。2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7,P<0.05)。

3讨论

冠心病心绞痛临床上表现形式一般是气短、胸闷,有时可发生疼痛,在中医里面归为心痛、胸痛一类。我国古代医学就有现关记载,说明胸痛病的原因所在,即阳微阴弦。阳微就是缺少焦阳气;阴弦则表现有为阴寒重,盘踞于胸中,对正常阳气产生影响,得不到缓解的话,会长期影响造成血瘀,最后发展成为痰湿气滞血瘀。如何治疗这种病,古人也对此道出了自身的见解、方法,主要是“心病宜食薤”。而《金匮要略》中则主要是要求宣痹通阳,《医林改错》中则为采用“血府逐瘀汤”进行治疗。有古代文献记载“瓜蒌薤白白酒汤主之”则表明了他的治疗主用方法。现阶段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研究表明,与六淫、七情有关,这些情况下会使气血混乱,阴阳得不到调和,导致血瘀、阳气不足等病变发生,最后致使内脏功能混乱,发生心血管疾病。这里我们不是运用中医理论分析,此病多发于中老年人之中,这类人群正是由于年龄增大,阳气缺少,心血管功能不足,血液运行不畅,导致血瘀;再有就是由于阳气缺少,对水湿不能进行抵抗,久而久之水湿聚集生成痰,阻碍心脉功能,造成胸痹。可见冠心病心绞痛的病机主要是由于本虚标实,本研究中的患者平均年龄(66.3±5.8)岁,表现为气虚、阴虚、气滞、血瘀也能说明问题。治疗的方法主要是要活血化瘀,增加阳气,顺气。配药可用丹参、川芎、红花、赤芍、瓜蒌、薤白、半夏。乌药辛开温散、延胡索辛散合用能行气止痛,药效更佳。伴有脉结代、气短脉数、脉缓等并发症的可加炙甘草、麦门冬、莲子、太子参、黄芪,配合主用药合用,都可以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通过药理学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当归、丹参、川芎、红花、赤芍药能抑制二磷酸腺苷(ADP)和抗血小板聚集[2]。当归亦可能效阻止血栓的产生,使血小板不易聚集。丹参可软化血管,扩张冠状动脉,防止心肌缺血、心肌梗塞,改善心脏功能,其功能中还有防止血栓产生的效用。川芎、红花也有同样功效。黄芪则能作用于冠状动脉和周边的血管,使其产生扩张,加强心肌弹性力,防止血栓[3]。综合来看,其味药--通阳理气活血汤,可对心血管进行扩张、防止凝结,提高心脏功能,可有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在临床运用中推广开来。

参考文献

[1]刘云霞,申淑敏,米庆海.益气活血法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84例[J].河北中医,2002,24(6):475-476.

[2]黎明.通阳理气活血汤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08,30(8):806-807.

[3]杨学信,黄华.心痛灵汤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37例[J].河北中医,2001,23(6):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