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建筑后浇带施工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探讨建筑后浇带施工技术

王振昆

身份证号:22082119880106xxxx

摘要:房屋建筑后浇带施工能够降低混凝土变形的问题,还能够增加房屋的安全性,因此,近年房屋建筑的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越来越多。针对于房屋建筑后浇带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并着重就技术中的施工要点、相应措施等进行探讨。

关键词:房屋建筑;后浇带施工;技术要点;建议

0引言

在房屋建筑施工完成之后,采用后浇带施工技术进行二次施工,目的是为了防止混凝土变形而导致施工效果的降低。这种施工技术具有较好的效果,对于房屋建筑来说,能够有效地避免出现双墙或者是双梁的问题,是进一步提高房屋建筑外观平整性,优化布局结构的基础性施工过程。但是,在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同样会受到一些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导致后续的施工难以实现预期的效果,需要施工单位在进行相应的施工操作,并给予相应的注意。

1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作用

1.1使温度收缩减小

因为浇筑的混凝土在早期硬结中会出现收缩,而已经建好的结构受冷会收缩,反之则膨胀。通常混凝土硬结收缩在施工后的2个月内就完成了,可是温度变化对建筑物的影响却是经常性的。如果在变形过程中受到阻碍,这时在结构中间就有温度应力出现,有可能造成结构物产生裂缝。而通过设置后浇带,在施工时混凝土能够随意伸展,使收缩应力缩减。混凝土中的抗拉强度能够与温度应力相抗衡,进而让建筑物抵制温度变化能力得到提升。

1.2有效处理沉降差

如果高层建筑主体跟地下室或低层有连接时,可以依照建筑物现场地基中的上部结构设置、基础形式及持力层的状况等来决定设置后浇带还是留永久变形缝。假如高层建筑荷载大、地基持力层厚度过大、主体跟裙楼间悬殊差较大及压缩性很高等,就会造成高层主体与低层裙楼间的沉降量变大,这时就不能设置后浇带;假如地基持力层土质良好,例如高层主体基础设置于卵石层上,或是使用的桩基础,它的沉降变形量将很小,这时可以把高层建筑与裙楼基础连成一体,不用设置变形缝,应用后浇带技术把建筑主体与裙楼间的沉降差异进行释放。

2后浇带施工技术的要点分析

2.1后浇带施工的设置

房屋建筑的后浇带施工技术大多是根据断面的形式进行划分,可以划分成平直缝、阶梯缝、V型缝以及企口缝等几种类型。其中平直缝应用的数量和频率相对较高,也是在建筑物后浇带施工中比较常用的形式。具体是在施工的过程中,根据建筑工程板和墙的厚度分别采用不同的形式,如果其厚度在300~600mm之间多数会采用阶梯缝,一旦超过600mm就会采用企口缝,如果不足300mm就会采用平直缝。由于我国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其墙体的厚度多数在300mm以下,所以采用的平直缝的数量相对较多。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施工单位采用后浇带施工技术时,需要在满足国家现行的技术规范的基础上,考虑到工程施工的实际来选择,必须严格遵循建筑物设计图纸的指定位置进行后浇带,否则,不仅难以实现预期的目标,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建筑物的质量。

2.2后浇带技术的应用要点

2.2.1明确施工时间

一般来说,建筑后浇带技术的应用需要与建筑物中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收缩直接相关,所以一般会在两个月的时间内趋向于稳定,在主体钢筋混凝土凝结之后再进行施工。由于在高层主楼和裙房之间需要避免沉降问题,所以一般会选用同时施工的方式。或者是采用主楼沉降率在60%以上时再进行后浇带施工。另外,在后浇带施工的过程中也需要考虑到季节和气候的因素,在不同的地区,由于气候条件不一致,钢筋混凝土的收缩状况也是会有所不同,并不是全部采用两个月的时间限制,具体要看工程施工的实际。

2.2.2选择合理的浇筑材料

房屋后浇带技术主要是为了保证建筑物整体的质量才实行,因此,在其材料选择上也是需要选择一些没有收缩的材料为主,并且尽可能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在施工材料中添加一些减水剂,确保施工完成之后能够满足后浇带的施工要求。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后浇带施工的过程中,可能会对周围的建筑物产生一定的影响,需要施工单位使用振捣工序进行合理的控制,避免因后浇带施工的问题导致已经成型的混凝土出现裂缝。由于模板侧向存在一定的压力,在施工开始之前,需要对其压力的大小有一定的预估,并进行合理的控制,确保后浇带施工的强度和施工质量。

2.2.3做好模板的预设

一方面,施工单位需要根据设计的图纸进行模板的预设,其模板在施工开始之前的设计图纸中已经有所展现,需要施工单位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以设计图纸为出发点,避免随意预设模板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钢丝网模板在应用的过程中会由于跨度较大出现荷载过度的问题,需要施工单位在模板预设的过程中采用稳定性良好,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的钢丝网模板,避免由于荷载过大引发扣件螺栓损害的问题,这是保证整个建筑物工程结构性能的重要举措。

2.2.4注意杂物清除和混凝土强度

由于后浇带施工主要是对施工缝进行处理,可能会在后浇带施工的过程中对原有的施工缝产生一定的污染,需要施工人员在后浇带技术应用中合理设置围栏,并将一些混凝土表面的杂物进行及时的清除。特别是对地下室的混凝土进行施工时,还需要多加一步凿毛处理过程,并按照预先的要求进行刷砂浆操作。另外,施工单位不仅要根据实验室给与的后浇带混凝土配合比进行配料,还需要在此基础上增加适量的减水剂,尽可能增强后浇带混凝土的强度,避免由于混凝土在施工的过程中产生的一些裂缝问题,影响建筑物的质量。

2.2.5后浇带混凝土养护

在混凝土浇筑成形之后,要做好湿润养护工作,在混凝土局部盖好保养布,之后进行浇水养护,时间要>7d,如果混凝土中含有外加剂则时间为14d以上,在周围做好围护栏杆,杜绝踩踏或钢筋污染等情况。如果需要拆模,在拆模后所有区域要涂好混凝土养护液。在后浇带封闭之前,为了确保结构的安全,不能拆除模板的支撑,在后浇带周围做好临时支护,另外在后浇带周围不能堆放施工材料及设置。

2.2.6做好防水措施

针对地下室后浇带的防水措施,这是后浇带施工最重要的部分。底板和外墙后浇带与两边混凝土接缝位置的防水采用的是把钢板止水带设置在后浇带中间部分,止水带宽为30cm,厚为0.3cm,内置和外露部分均为15cm。根据后浇带的通长来设置钢板的长度,施工过程中为了与差异沉降等相抗衡,在底板后浇带下面可以设置钢筋混凝土抗压板。另外,外墙后浇带于施工后必需做好外防水,墙外挡土板的配筋和规格与底板抗压板类同,并在挡土面上贴好防水卷材,卷材的两侧必需露出预制板50cm,之后涂抹上聚氨脂防水涂膜及做好厚聚苯板保护层。

3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需要注意的问题

后浇带与两侧楼板的接缝,要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来预留。在后浇带范围内混凝土浇筑之前,必需把两侧混凝土充分凿毛,把石子等杂物清除掉,同时做好湿润养护。后浇带范围中的梁板于封闭浇筑前,它两侧混凝土结构是悬臂的,于后浇带混凝土没有达到一定强度时,不可以拆除模板支撑体系,一定要等混凝土强度达到75%之后才可以,同时要依照从上至下的次序拆除。后浇带的封闭时间也是很重要的,通常收缩后浇带≥60d,这是由于此时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已经完成了一大半,针对沉降后浇带,必需在高层主体封顶后才可以浇筑。此外要重视后浇带的养护,尤其要注意竖向不可以存水,我国规定养护时间要超过28d,在浇筑12h后可以进行养护工作,要确保表面两侧充分湿润,长期的湿润养护虽然不能减少混凝土的收缩量,可是养护能够缩减塑性收缩裂纹,从而使混凝土的抗渗性得到提高。

4结语

综上所述,后浇带的范围是很广泛的,如高层建筑主体与裙楼的连接,高层框架结构或超长多层的混凝土的收缩应力与混凝土的收缩变形也可以应用后浇温度带或后浇收缩带。所以,应当重视后浇带的施工,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做出后浇带预留,同时依照规定时间浇筑混凝土,在浇筑前清理干净表面,并对钢筋进行处理,之后再浇筑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检查和监督,保障后浇带的质量,以确保工程达到良好的使用性和完美性。

参考文献

[1]徐雅.试论地下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J].科技发展,2015(8):16-19.

[2]丁晓燕.现代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后浇带施工技术要点[J].门窗,2014(04):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