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3-13
/ 2

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分析

苏展李焱刘竹

苏展李焱刘竹

(黑龙江省森工总医院150000)

【关键词】骨科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

【中图分类号】R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3-0262-01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人最常见的骨折之一,其发生率与股骨颈骨折相仿。因其是松质骨,血循丰富,骨折愈合快,又不同于股骨颈骨折。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我院收治得得25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进行总结分析,其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7例。年龄在26~49岁之间,平均年龄在35.8岁。25例患者中实施多根针内固定术患者9例,实施Jewett式钉术患者6例,麦式鹅头钉(Mclanghin钉)内固定术患者3例,加压滑动鹅头钉内固定术患者4例,Gamma钉内固定术患者3例。

1.2结果:随访时间6~12个月之间,平均11.3个月,所有患者的手术治疗骨性均愈合,25例患者均痊愈,治愈率为100%

2治疗

2.1手术种类与方法

2.1.1多根针内固定,代表方法为4枚斯氏针内固定,首先由胥少汀等报告,认为可适用于Evans第1类各型骨折,操作简单。先行胫骨结节牵引复位,伤后3~7日手术[1]。患者平卧于骨科手术台上,局麻下闭合复位,C形臂电视X光机监视下在大转子下12、10cm处进第1、2针,经小转子内侧骨皮质傍股骨矩至股骨头压力骨梁中;另2针在大转子下经张力骨梁中入股骨头。4枚针在股外侧皮质进针处近似菱形排列,在股骨头中则前后交叉分布。此法的优点是局麻下手术,无切口,手术创伤较小,不需输血,感染可能性小,即使有内脏疾患的人亦多可耐受手术,内固定作用强于麦氏鹅头钉。由于在上骨折段内形成了4个轴心,控制旋转作用较好。骨折内固定后,患者可早期半卧位或躯干直立在床上活动,有利改善心肺功能。缺点是针易在骨内滑动,向外可退至皮下,甚至传出皮肤导致感染,或滑入盆腔损伤内脏。另外,患者不能侧卧,下地时间相对较迟。近改用3枚螺纹针(或加压螺纹钉)经皮穿针内固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最下针经股骨矩呈强斜位,效果优于4枚斯氏针内固定。

2.1.2钉-板式内固定,有下列方法。

①Jewett式钉,即三翼钉带侧钢板,这种钢板与钉结合在一起,有固定的颈干角,对稳定型骨折采用此钉能起到很好的固定作用。但对内侧皮质不稳定骨折,此钉容易发生钢板变弯与折断。当骨折愈合过程中出现断端进一步嵌插压缩改变,此钉钉尖可穿出股骨头进入关节腔,造成关节软骨磨损引起疼痛。因其颈干角固定,操作上有些困难,而且此钉放入时需要锤击打入,对大转子粉碎性骨折是不利的[2]。

②麦式鹅头钉(Mclanghin钉)内固定,此钉在我国应用较广泛,结构与上述钉一板类似,只是将三翼钉与侧钢板之间用1枚螺丝钉固定,便于调整颈干角,操作上较容易。但资料显示该钉坚固性差,抗弯强度仅50kg,不足Richards钉的1/4,三翼钉与钢板易发生分离,螺丝钉松动的现象非常普遍。而且还有与Jewett钉一样的钉尖穿出股骨头进入关节腔的可能,目前应用已越来越少。

③加压滑动鹅头钉(简称DHS、CHS或Richards钉)是目前国内应用较为普遍的一种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内固定装置。它由一根较粗的螺钉代替三翼钉,钉的近段为粗螺纹,远段有滑动槽,侧钢板改为带键的套筒钢板,粗螺纹钉在套筒上滑动。套筒钢板有不同规格的颈干角,有专用手术器械进行操作。并可利用粗螺纹钉在套筒内的滑动作用使骨折端靠拢。此钉的优点是强度好,设计合理,有静力性和动力性加压作用,而且该钉有张力带作用[3]。因此其固定效果理想,患者可早期下地活动,髋内翻和固定物折弯、断裂、松动等明显减少,且无钉尖穿出股骨头的并发症。但该钉不能有效地控制骨折端的旋转移位,患者早期下地活动后易产生骨折端的旋转移位应力。

2.1.3Gamma钉内固定:该钉是90年代初国外开始用来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一种新的内固定方法。其突出特点是使股骨干与头颈在髓内联锁成一体。形成像希腊第三字母的γ,故称Gamma钉。

手术方法:手术在C形臂电视X光机引导下进行。腰麻或硬膜外麻醉。取平卧位放于骨科牵引床上,在持续牵引下,先闭合复位骨折,稍内收内旋患肢,缩小股骨颈的前倾角。①切口自股骨大转子顶部向近侧做一5cm长纵行切口,显露大转子的顶端。②在大转子顶点的前1/3和后2/3交点处用骨锥戳一骨洞,将髓腔导引针插入髓腔,通过骨折线达远折段。⑧弹性髓腔扩大器套在导针上,在导引针的引导下逐渐扩大髓腔,至适合为止。选用的髓内钉要比髓腔扩大器直径小1mm。④插入髓内钉,将髓内钉尾端连接到髓内钉把手上,用手徐徐推入髓腔内,直至骨折远折段(禁止用锤击)。⑤拧入加压螺纹钉,先安装瞄准器,通过瞄准器钻入至股骨颈的引导针,经电视X光机观察证实导针位置合适后,再通过导针拧入股骨颈加压螺纹钉。⑥联锁钉内固定,同样在瞄准器的帮助下,在髓内钉远端再拧入2枚螺钉,将髓内钉联锁在股骨干上。⑦最后拧入髓内钉尾部的螺钉,加强插入股骨颈的加压螺钉的内固定程度[4]。术后病人伤口疼痛消失后即可扶双拐下地活动,进行功能锻炼。

3讨论

术中术后的心电监测,复位和内固定在电视X光机引导下进行以及内固定器材与方法的改进等措施,使得手术时间大大缩短,提高了手术治疗的成功率。手术治疗的优点是:骨折内固定后疼痛减轻,患者可早期在床上活动或离床活动,避免与减少长期卧床带来的并发症,为恢复生活自理能力创造良好的条件。坚固的内固定不易发生髋内翻畸形,疗程短,病床周转快,减轻家庭与社会的负担。

参考文献

[1]鲁迪,巴克利,莫兰.骨折治疗的AO原则[M].危杰,刘璠,吴新宝,等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560-561.

[2]林博川,张光明,杨运发,等.PFNA内固定治疗高龄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35例疗效分析[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0,4(5):114-116.

[3]褚卫华,陆福男,赵胜江,等.PFNA治疗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0,16(28):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