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心病合并冠心病心电图对比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1-21
/ 2

肺心病合并冠心病心电图对比分析

温彤

(宝鸡市人民医院陕西宝鸡721000)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肺心病合并冠心病(下称肺冠心病)心电图的临床改变及诊断要点。方法:对68例肺心病与52例肺冠心病入院1~2天,常规描记12导联心电图治疗后复查。结果:肺冠心组左室肥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心前导联缺血性ST-T改变均明显高于肺心组.分别占53.12%、87.5%、56.25%(P<0.05)。左房扩大占15.62%,两种或两种以上心律失常占67.85%。结论:肺冠心病心电图改变几乎可以由现在所有类型的异常心电图。规察治疗前后的心电图改变,对提高诊断有一定的鉴别价值。

【关键词】肺心病;冠心病;心电图

我们对5年内收治的68例肺心病与52例肺心病合并冠心病(以下称肺冠心病)心电图改变进行分析对比,提出两病并存心电图诊断条件,供参考。

1临床资料

2013年5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住院的68例肺心病中,男50例,女18例;年龄45~78岁,其中51—60岁26例,60岁以上42例,病程5—30年。肺冠心病52例中,男32例,女20例,年龄均在60岁以上。患者均于入院后1~2天常规描记12导联心电图,治疗后复查对比心电图的变化。

2结果

2.1肺心病组(68例):(1)肺性P波42例,治疗后P波振幅降低29例。(2)右室大50例,左室大5例。(3)重度顺钟向转位36例。(4)心前导联OS图型酷似心梗8例,治疗后QS波消失。(5)心前导联ST-T改变25例,治疗后ST—T改善21例。(6)低电压14例。(7)AVR的R/S或R/Q>l的21例。(8)PTF-V1值其判定标准以≤-0.03mms(负值增大)为异常26例,心衰纠正后2l例,PTF—V1转为正常。(9)心律失常23例,一种心律失常15例,两种或两种以上8例。房性早搏12例,占52.17%,低于文献报道的88.9%。室性早搏4例,短阵房速3例,快速心房纤颤2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例,完全性右束支阻滞8例,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6例,左前分支阻滞l例,以上心律失常除右束支阻滞外,其他心律失常经治疗后可消失。

2.2肺冠心并组(52例):(1)肺心P波28例。(2)电轴左偏及(或)左前分支阻滞合并极度顺钟向转位19例。(3)左室肥厚劳损26例。(4)右室肥厚同时电轴左偏14例。(5)左右心室肥厚12例。(6)左房大9例。(7)陈旧性心肌梗死8例。(8)PTF-Vl≤-0.03mms31例,治疗后仅4例,PTF-V1值转为正常。(9)心律失常44例,其中一种心律失常19例,两种或两种以上25例,以室性早搏,房心早搏居多,分别占63.63%(28/44),40.8l%(18/44)、频发多源房早6例,频发多源室早10例,而多发室早15例,多源室早10例,心房纤颤2l例,短阵房速4例,室速2例,室性并行心律3例。完全性左束阻滞8例中、左后分支阻滞伴左前分支传导延缓2例.心电图表现CLBBB+电轴右偏.双束支阻滞8例,Ⅱ度AvB及Ⅲ度AVB各2例,治疗后频发室早、房早、室速均可控制.心房纤颤及各种传导阻滞持久存在。缺血性ST-T改变29例,治疗后ST-T明显改变8例,冠状T波16例。

3讨论

3.1肺性P波:肺心组检出率61.76%,肺冠心组检出率为53.84%(P>O.05),单纯肺心病P波电压改变呈一过性间歇变化。在肺心病晚期因肺动脉压持续增加,心房心肌缺血变化和纤维化,P波电压的变化是不可逆的。

3.2左室肥大:肺心组左室肥大占7.35%,提示肺心病不仅右室大,可出现左室肥大。肺冠心组左室肥大发生率占59.5l%。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O.01)。肺冠心组左房扩大占17.38%.当肺心病心电图表现有左室及(或)左房扩大时应考虑肺冠心病的可能。

3.3右室肥大:肺冠心组右室肥大同时电轴左偏占26.92%,电轴左偏及(或)左前分支阻滞合并极度顺钟向转位占36.56%.支持两病并存。而肺心组重度顺钟向转位占52.94%,仅1例电轴左偏(P<0.05)。

3.4ST-T改变:肺心组ST-T改变占36.76%,治疗后ST-T明显改善占92%,肺冠心组缺血性ST-T改变占56.25%,治疗后ST—T改善占33.33%,两组对比(P<0.05),冠状T波不消失。提示持久性ST段改变者,有冠状T波存在着,有利于肺冠心病诊断.与多数文献结论相一致。

3.5PTF—V1值:肺心组PTF-V1≤-O.03mms占38.23%,当心力衰竭纠正后80.7%的患者PTF-V1值转位正常。肺冠心组PTF-V1≤-0.03mms占600%.治疗后87.1%的患者心电图PTF-V1终末电势持久存在或负值更负,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国内一组报道.肺心合并冠心多数患者PTF-V1阳性[1].对两病并存有一定参考价值。

3.6心律失常:肺心组心律失常占33.82%,一种心律失常占65.22%,两种或两种以上心律失常占34.78%,依次为房早-室早-短阵房速-快速房颤-阵发性室上速、束支阻滞以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多见,占34.78%,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占26.08%,专家共识低氧血症是诱发心律失常的主要原因之一.当感染控制后以及呼衰、心衰、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纠正后。上述心律失常有明显改善。提示肺心病的心电图改变具有波动性和可逆性的特点。肺冠心组心律失常发生率为84.5l%.明显高于肺心组(P<0.01)。与报道两组心律失常和ST-T改变检m率均在60%左右[2]有差异。肺冠心组两种或两种以上心律失常占48.7%,也多于肺心组(P<0.05),心律失常依次为室早-房早-房颤-短阵旁速,频发多源房早及多发室早,成对室早多于肺心组,传导阻滞依次为左前分支阻滞-双束支阻滞-完全性左束支阻滞-Ⅱ度Ⅲ度AVB在肺冠心组多见。其中快速房颤治疗后室率减慢转为永久性房颤。

从两组心电图对比分析.可看出肺心病患者出现下列心电图一项主要条件及一项次要条件,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对提高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主要条件:(1)心电图出现急性或陈旧性心肌梗死图形,经动态观察排除酷似心肌梗塞图形者。(2)出现左右室肥大或左房.左窄肥大.排除心肌病,高血压病者。(3)右室大同时电轴左偏或电轴左偏伴先前分支阻滞合并极度顺钟向转化者。(4)左室导联持久性ST段下移,原发性T波存在者。(5)出现各种传导阻滞以及复杂性室心律失常。次要条件:(1)PTF—v1≤-0.03mms者。(2)肺性P波,电轴正常或左偏(>-45°)者。

参考文献:

[1]刘宝庭,肺心病合并冠心病心电图的表现[J].实用医技志,1995.2.(5).324

[2]周欣,慢性肺心病112例心电图分析[J].南通大学学报,2007.27(2),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