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生语文阅读兴趣与习惯培养途径的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3-13
/ 2

对小学生语文阅读兴趣与习惯培养途径的探索

熊加芬

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第二十小学

摘要:随着课程的改革,小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培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前提,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好奇心,增加学生的趣味表演,充分利用小学语文西师版教材、强化阅读习惯等一些课堂中有用的途径,以灵活有效的教学方式去带动学生,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让他们在乐中学,在学中乐。

关键词:小学语文兴趣习惯阅读教学

面对信息如浪潮般涌向我们的生活,一个人是否拥有从小培养起来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是决定把握信息的准确与否的关键。在小学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中,能让学生们从阅读中领略到读书的乐趣,让书籍引领他们健康成长,是我们老师的最大愿望。

一、利用学生好奇心,诱导学生阅读兴趣

好奇心是人类的天性,人类天生就具有,小学生由于年龄小,生活经验少,视野狭窄,认知程度低等特点,好奇心的表现更为突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小学生的好奇心理,借助学生好奇心来培养其求知欲,诱导学生的阅读兴趣。如,我在教学《海底世界》一课时,我在课前准备了一些颜色各异的贝壳,在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的时候,我出示这些美丽的贝壳,并告诉学生:“如果读完课文后,有哪个同学能讲出与课文不相同的海底世界或者是充满情趣的海底故事,老师就奖励他一个美丽的贝壳作为留念!”这时,学生们都投入到积极紧张的阅读中,学生读完后,我大声的问学生:“海底世界美不美?”学生们个个激情满面,回答响亮,自然投入到我的引导之中,然后我接着问:“有想要贝壳的同学吗?只要谁上讲台来讲讲一些与文中海底世界不相同的事物或海底故事,我就把贝壳给谁。”这时候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上台演讲,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调动。好奇心是小学生较为突出的心理表现,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并结合学生的生活习惯加以正确的诱导,进一步强化他们的求知欲,从而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阅读教学应把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当成重中之重,只有让学生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和阅读的积极性,有利于形成学习的良性循环。

二、利用教材,培养学生阅读习惯

阅读是一个获取知识的途径,一个热爱阅读的人,他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还去享受阅读这一过程。现在的小学生除了课堂的阅读以外,基本上都没怎么阅读,即使有极少数的学生去看了一些课外书籍、报刊等,但基本上都没起到什么效果,原因就在于他们不会读,或者可以说他们没有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成功的开始,阅读习惯和学生的一生息息相关,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合理的运用教材,从课文入手,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悟,在阅读中欣赏,在阅读中鉴赏,培养其阅读习惯。如,在教学《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一课时,我从题目入手,抓住“神圣”二字,提问:“为什么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以此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其带着目的性去阅读的习惯。又如,在教学《—夜的工作》—文时,我先让学生快速阅读全文,在学生了解文章的大概内容之后,我问学生:“周总理的人格很伟大,但他的工作却很劳苦,生活又俭朴,对此,你们有什么看法?”学生结合课文相互交流自己的看法,最后进行概括,进一步感受了周总理。通过这样的提问,在以后的阅读中,学生会渐渐养成筛选语言文字中有用的自己所需的信息的习惯,从而让阅读效果达到最佳。教材是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最有效的工具,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好“引导者”的作用,利用各式各样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科学的阅读习惯。

三、趣味表演,提高阅读兴趣

小学的语文教材给我们安排了许多的情境,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些情境,给学生表演的机会,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如,《皇帝的新装》一课是一个趣味性很强的童话故事。在教学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先让去朗读课文,在学生熟悉课文后,分别让学生扮演文中出现的人物,让学生自由添加一些精彩的语言,根据角色让学生演课本剧,这时,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了高潮,个个都喜形于色的表演起来。通过表演,不但能使学生轻松愉快的阅读课文,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学过程中多加入一些趣味性的东些,以功能多样的引导,让学生在乐中读,读中乐。

四、严格要求,强化学生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是通过长时间的阅读实践才能养成的,教学中老师不能急于求成,应一步一步的来,多给学生提供阅读的机会,严格要求学生,让学生的习惯在读的过程中慢慢养成。比如,针对全体学生,教师可以延长读书时间,组织学生早读,把每天早自习的读书时间延长到二十分钟,让学生以领读、齐读、默读等多种方式进行,让学生在充足的时间里有效地自主读书。其次,教师还可以安排一些阅读场所比如阅览室、图书室、微机室等供学生自由阅读,增大学生阅读量,让学生根据自己所读的作品写读后感,进一步强化学生阅读习惯。在阅读教学中还注重课内外互助,“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这是大语文教育观。语文教学必须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的渠道,增加学生阅读量,在班级中定期开展“朗诵会”、“演讲会”、“讲故事比赛”、“分角色化妆表演”、“阅读竞赛”、“自学经验交流会”等来扩大阅读量,促使学生自觉地博览群书。

通过大量的阅读,学生可以领略天南地北的大千世界,感受季节的千变万化和古今中外的风土人情。加大了学生的知识积累和语言积累,学生的阅读习惯也在阅读过程中逐渐升华。

小学生对语文的阅读活动拓展了小学语文教学的空间,开创了一个开放式的大语文学习氛围,同时大大丰富了小学生的语言积累和生活体验,使小学生的语文听说读写能力都得到了提高,为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铺平了道路。教师要努力发挥好在小学生语文阅读中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小学生对语文课外阅读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利用好各种语文学习资源,丰富小学生的阅读,拓展他们的课外阅读,如此小学生的语文素养一定能得到全面提高。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与习惯的途径还有很多,只要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有意识的积累和总结,不断创新,一定会探索出一条更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之路。

参考文献:

[1].冯茹;小学生阅读能力纸笔测验开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

[2].赵庭莉.谈小学生语文阅读兴趣与习惯的培养途径[J].读写算:教研版,2014(5).

[3].顾健;网络阅读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D];南京师范大学;2004;

[4].丁法美.如何培养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与习惯[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4(1):323-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