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中年级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有效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如何提高中年级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有效性

吴长德

吴长德江西省德兴市绕二中心小学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要求小学数学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数学运算能力及创新意识。虽然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对数学计算题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学生也在课下做大量的联系,但是计算出错仍旧是学生数学学习的一大障碍。因此,要想提升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就必须提高学生数学计算的准确性,引导学生掌握计算技巧。本文就对如何提高中年级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有效对策进行简单的分析与探究,希望对相关教师教学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有效对策

引言

数学计算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基本的运算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习效率与学习成绩。然而,在日常教学中由于学生知识掌握不扎实、运算定理和法则理解不到位,无法灵活应对千变万化的题目,导致计算的出错。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精心设计教学计划和教学步骤,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激发学生的数学计算兴趣,引导学生强化数学计算训练,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循序渐进的逐步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为学生后续的数学知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巧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数学计算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首先要激发学生对数学计算的兴趣与热情,因此,教师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从心底热爱数学,在快乐中学习。

(一)情境教学法。教师在给学生讲授《认识时间单位》这一知识时,在课堂可以问学生你们的生日是什么时候呢?每一位同学都知道自己的出生年、月、日,从而利用生活情境让学生对时间单位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接着教师让学生讨论并总结出班级上同学都分别出生在几月份、每个月的几日等这样的问题。通过这样的情境教学,学生会在有趣的学习氛围中掌握一年有12个月,全年共计365天,不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让学生有效掌握时间单位的换算。

(二)对比教学法。小学阶段的分数计算是数学学习中的一大重点与难点,学生在初步接触分数加减乘除时,往往受思维定势的干扰,容易计算出错,针对分母不同的分数加减乘除也容易混淆是应该通分还是约分。因此,教师可以采取对比教学法,将学生容易混淆的知识进行对比教学,让学生明白不同分母分数加减应该通分,分母相同后只把分子想加减,乘除则考虑约分,从而引导学生清晰掌握运算法则与规律,归纳分数运算的技巧与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数学运算能力,有效提高数学教学效率[1]。

二、教师做好引领示范,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其次要加强教师的示范引导。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处于整个数学知识体系完善的基础阶段,教师的示范引导作用至关重要。首先,教师在日常及计算教学过程中,要从自身做起,在黑板上认认真真、一步一步的罗列计算步骤,书写数字字迹要工整清晰,数位对齐,用自身行为潜移默化的教导学生。学生在的日常计算题也要严格批阅,要求学生计算思路条理清楚,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书写习惯,提高学生数学计算的准确率和效率。其次,教师在讲解计算题时,要引导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掌握题目的所要计算重点和运用的运算法则,避免因为审题出错导致计算错误,影响运算的质量和速度,培养学生事先审题的计算习惯,能够为学生后续复杂计算题的解答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2]。最后,引导学生养成计算过后检查的好习惯。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尚小,在做负责的计算题时容易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对知识的灵活使用能力也有限,往往会导致一道题目部分环节运算错误,从而影响整个题目答案的情形。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做完运算题仔细检查的习惯,提高运算结果的准确性。

例如在数学课堂讲解运用题时,这类题目对加减乘除知识的融合使用较多,教师要在讲解前引导下学生先认真读一遍,审清题目的要求,接着将做题的思路整整齐齐罗列在草稿纸上,最后根据自己的做题思路一步一步求得答案,在完成做题后,引导学生回头做一遍详细的检查,格外关注加减乘除的运算顺序、运算定理是否正确,计算过程是否妥当等,从而保证整个计算题目顺利准确完成,在这样反复的强化跟踪训练后,学生做计算题的速度慢慢加快,从而循序渐进地提高了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三、强化学生课后练习,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还需要强化课后练习,通过大量的实际练习才能让学生深刻掌握知识内涵,巩固课堂所学知识,不断优化计算方式,培养学生的数学创造性思维。因此,在课堂计算法则授课完成后,教师要在充分考虑班级学生性格喜好、兴趣爱好的基础上,设计适当的课后练习。当学生用自身的方式计算出答案后,要及时给予表扬,并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其他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一题多解”的计算能力,并及时的帮助学生归纳与总结,提高学生运用数学计算法则与规律的灵活性,从而促进学生计算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的提升[3]。

例如在学习完《长方形面积的计算》的计算这一知识后,教师可以给学生设计这样的练习:“学校操场原来的长是50米,宽是30米,扩建后长增加了20米,宽增加了10米,问学校操场的面积比原来增加了多少平方米?”让学生采取至少两种方法求得答案。大部分学生会采取用改扩建后的面积减去原来的面积得出答案,在仔细阅读题目和动手画图后,部分学生会发现面积还可以将增加后的小长方形相加求得。在课后练习过程中,引导学生采用多种解题方法,不仅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发散思维,而且强化的练习提升了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从而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提高个人职业素养,从教学的各个环节持之以恒地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从而促进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荣香.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1):290-290.

[2]朱建业.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J].学周刊,2017,13(13):128-129.

[3]曾启润.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J].西部素质教育,2016,2(24):276-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