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针灸科常见病误诊误治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基层针灸科常见病误诊误治分析

路贵敬

路贵敬

(山东省济阳县中医院251400)

【摘要】本文通过对20多年的针灸临床回顾性总结,指出了基层针灸科容易误诊的疾病种类,分析了发生误诊误治的原因,并结合自身实际提出了预防误诊误治的方法。

【关键词】基层针灸科误诊误治原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R2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9-0068-02

针灸疗法是我国中医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几千年来为人民的健康事业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治疗疼痛方面疾病因其简、便、廉、验、绿等优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健康需求越来越强烈,对诊疗水平要求越来越苛刻,对针灸从业人员整体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基层针灸科常见病误诊误治现象时有发生,不仅增加了医疗纠纷,也给病人带来了无可挽回的损失。结合20多年的自身针灸从业经验,现将针灸科常见病的误诊误治情况略作分析,与同事共勉。

1、癌症类的误诊病例举例

1.1董某,女43岁,国家干部。右上肢疼痛半月,进行性加重。手掌放于后枕部姿势可缓解疼痛。夜间加重,影响睡眠。颈部CT示:C4-5、C5-6椎间盘突出。曾做针灸、牵引、推拿等方法治疗,无效。来诊后给予胸部正位片未见异常。在针灸的基础上给予星状神经节阻滞术,有效但缓解不足24小时。转省级中医院住院诊治给予颈部CT、胸部X片仍未见明显异常,治疗20余天,进行性加重。查胸部CT,确诊肺癌,一月后去世。

1.2王某,男,18岁,棉厂工人。从高处摔下致右肩部疼痛,功能障碍一天。肩部正侧位是肱骨骨折,骨科给予夹板固定等治疗,疼痛减轻。一月后拆除夹板,仍有疼痛,转针灸科治疗。针灸治疗半月休息。7天后再次来诊,忽然发现患者肩关节呈蒜头样改变,再次给与X片复查,骨质破坏,翻阅以前几次x光片,确诊为骨癌,半年后去世。该患者为20年前病例,属于病理性骨折,外伤只是诱因,也诱导了大家,当时医院刚刚成立,诊疗水平有限。

1.3王某,男,62岁,外地民工。左下肢疼痛月余,进行性加重,以大腿前侧为主,有激惹痛。无外伤史。在他院行腰部CT检查,诊断为L4-5椎间盘突出,来我科针灸。查腰部压疼,左直腿抬高因激惹疼不能完成,给予针灸治疗,每日一次。治疗5次后症状逐渐加重。大腿激惹疼频次增加,活动或叩击诱发。给予股骨正侧位x片示:骨癌,股骨中上段几近断开。转本地医院治疗。该病例如果不受CT报告的诱导,多问几个为什么,或许能早日发现病灶,因为腰椎间盘突出病人很少出现如此严重的激惹疼。

1.4许某,女,75岁。双侧前臂乏力,无疼痛,进行性加重无力上举。颅脑CT未见明显异常,排除脑血管病变。他科以颈椎病介绍来针灸科治疗,治疗7天逐渐加重,发展为双手不能送食物到嘴。偶有咳嗽、低烧等症状,给予胸部CT,确诊为肺癌。2月后去世。后来查资料,该患者应是肺癌小细胞癌的副癌综合症。

1.5刘某,男,41岁,国家干部。腰疼2个月,夜间及晨起加重,左侧L3横突压疼明显。胃癌术后一年,复查未见异常。来针灸科诊治,腰部CT未见明显异常。诊断为L3横突综合征,给予针灸日一次。短暂缓解,进行性加重。治疗半月,因有胃癌病史,建议去省级医院进一步复查。PET-CT诊断为第三腰椎椎体骨破坏,骨癌。住院治疗两个月去世。胃癌术后顽固性腰疼,进行性加重,虽高度怀疑骨转移,但也需要先进的设备确诊。

1.6袁某,男,36岁,国家干部。背部疼痛2个月,伴乏力,渐加重。来针灸科针灸理疗,半月,未见好转。去省级医院查体,诊断为肝癌晚期,竟然半月后去世。

1.7李某,女,57岁,城镇居民。右侧肩甲内侧角疼痛半月,进行性加重,夜间疼痛难眠。局部压疼明显,有条索状物。诊断为肩胛提肌损伤。局部封闭一次无效,建议胸部CT检查,确诊为肺癌。3月后去世。近几年来颈肩部、上肢的顽固性疼痛,久治不愈进行性加重的,常规给与肺部检查,确诊了不少的肺癌患者。

2、骨折类病人误诊举例

2.1王某,女,74岁,右侧下肢疼痛一个月,跛行。无外伤史。骨盆正位未见异常。腰部CT,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门诊收住院治疗。查房所见:腰部无明显叩击疼,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右侧4字实验阳性,考虑腰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诊断依据不足,4字实验阳性明显,虽然骨盆正位片未见异常,仍需考虑髋关节股骨头病变,给予骨盆CT扫描,竟然是右侧股骨颈骨折,离断,无错位。转骨科手术治疗。

2.2肖某,女,76岁,农民。左胸部外伤疼痛5天,在他院给予胸部CT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来我院针灸科治疗,检查发现:胸廓挤压试验阳性,第9、10肋腋中线压疼。给予局部封闭一次,疼痛缓解24小时,后辗转难眠。再给予胸部CT检查,第9、10肋骨骨折。转骨科外固定处理。CT有时候漏诊,有时候体征比辅助检查要准确。

2.3李某,女,72岁。农民,洗脸倒水时突然腰疼3天,活动受限。卧床轻,腰部CT检查,椎管狭窄,骨质增生。诊断为腰扭伤。转针灸科来诊。查体见:腰背激惹疼,不能转侧翻身,。T12棘突后凸,叩击疼痛明显。胸腰段x线正侧位,诊断为T12压缩性骨折。临床老年人突发腰疼,不论有无外伤史,应首先排除骨质疏松所致压缩性骨折。

3、其他类疾病误诊举例

3.1刘某,女,38岁,农民。搬抬重物时突然腰疼下坠,难以躺卧,在省级医院CT示:L5-S1椎间盘突出0.3cm,建议三位牵引。因知道我科有三位牵引床,要求回来治疗。问诊有小便困难,鞍区麻木,感觉症状、体征与影像不符,建议行腰椎磁共振检查,因疼痛剧烈难以完成检查,几次放弃。最后在极力劝说下,借助硬膜外麻醉完成检查,显示:L5-S1突出1.2cm,掉入椎管。即行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疼痛缓解,小便困难半年后仍未完全恢复。如果不进一步检查就给予三位牵引后果不堪设想。

3.2刘某,男,40岁,机关干部。左侧偏头疼2天,自诉受凉引起。查左侧风池穴压疼明显,诊断为枕大神经痛,给予神经阻滞术。疼痛减轻,第二天左侧枕、耳、颞部出现簇状疱疹,确诊为带状疱疹。临床沿神经分布疼痛,尤其是浅层疼,灼热疼,要高度怀疑带状疱疹。

3.3腰疼右下肢疼3年,严重时跛行,在他院CT检查L4-5突出4mm,几年来给予骶管、针灸、中药等多种方法治疗。时轻时重。近三天加重,跛行。查体,腰部压疼无放射,直腿抬高阴性,双侧4字实验均阳性。给予骨盆正位片检查:双侧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右侧已塌陷。临床好多医生,甚至患者本身重视腰椎间盘突出,先入为主的查腰部CT,却忽视了简单的4字实验的检查,临床误诊比比皆是。

3.4李某,男,55岁,农民。双侧下肢麻木2年,渐加重,间歇性跛行300米。曾做腰部CT诊断为腰椎管狭窄。来诊所见,双侧下肢麻木,走路不稳,双侧上肢也麻木但较差,霍夫曼阳性,膝反射,跟腱反射均亢进。给予颈部磁共振检查显示C5-6脊髓呈蜂腰状改变,脊髓变性,诊断为脊髓型颈椎病。术后康复。其实简单的做一个霍夫曼、膝反射就能提醒我们,避免误诊。

3.5李某,女,58岁,城镇居民。双侧下肢疼痛麻木发凉一年,进行性加重。曾做腰部CT示L5-S1椎间盘突出。丈夫是基层医生,多次给予针灸,口服大活络丸、注射维生素等治疗。来诊检查双下肢力量减弱,腹壁反射消失,膝反射亢进,给予胸部磁共振检查,确诊为椎管内肿瘤。转手术后逐渐好转。临床椎管内肿瘤、脊髓空洞症等常被针灸科大夫忽视,究其原因还是缺失系统的体格检查。

3.6席某,女,38岁,腰疼两个月,进行进加重,咳嗽加重,弯腰受限。T3横突有压疼叩击疼。考虑腰椎间盘突出症,或急性腰扭伤,给与腰部CT检查,诊断T2腰椎椎体结核,脓肿形成。该患者没有结核病的其他症状,如果不是CT的意外发现,也许就误诊了。

4.误诊误治原因分析

4.1针灸科从业人员知识面单一,综合医疗水平基础薄弱。

4.2针灸科面对的病人五花八门,内、外、骨、妇、神经、耳鼻喉、皮肤科等,其实对医生的诊断水平要求更高。

4.3有些患者是经其他科室诊断后推荐治疗,放松了警惕。或省级或同级其他医院误诊在先,受到诱导。

4.4设备相对落后。

4.5因为病人经济问题、理念问题,应该做的检查没有做。

4.6跟着辅助检查走,忽略了辅助检查、症状、体征相吻合的原则。

4.7思路窄、查体基本功不到位。

5、如何减少误诊误治

5.1转变思路,不要以为自己是治疗科室,应主动地把自己放于临床科室行列,严格要求自己,练好基本功。

5.2注重查体,必须亲自查体,仔细查体,从病人的乱象中找到疾病的关键症状和体征。

5.3注重疾病和症状因果关系,由诸内必形于外,形于外必有于内。抓住问题核心,做好诊断和鉴别诊断。

5.4合理选择辅助检查,及时邀请他科会诊,助己一臂之力。

5.5细心观察病情发展,随时纠正误诊病例。

5.6治疗无效或病情进行性加重时要考虑其他恶性疾病的可能。

医疗误诊误治是医生难于避免之殇,据文献报道,我国临床误诊率约30%,甚者更高。基层针灸科也难以幸免。给患者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每一次发生误诊都很纠结,每一次纠正别人的误诊都感到欣慰。好多被误诊的患者容貌渐渐模糊,但病情却历历在目。如何减少和避免误诊误治的发生成为临床医生永恒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