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中频电治疗自汗及无汗各1例

/ 1

穴位中频电治疗自汗及无汗各1例

张定戎黄德芬

张定戎黄德芬(贵州赤水市中医医院贵州赤水564700)

我科用中频电治疗自汗及无汗各1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病例介绍

例一:罗XX,女,53岁,农民,于2009年4月7日因发作性自汗,6+月就诊,患者六月前因一次劳动后受风,自汗自今未愈,目前,主要为发作性面部发红,全身发热伴汗出不止,有时大汗淋漓,每日至少发作5—6次,房内冷时亦如此,伴头晕、体倦、心悸、乏力,诊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脉细弱,舌质淡、苔白,证性阴阳两虚。

穴位中频电疗感应电对极治疗,取穴太阳(双)风池(双)大椎、华佗夹背穴,每穴1分钟,每日一次10—20分钟,治疗一次后,出汗发作次数及每次出汗,量均减少,随治疗逐日好转,治10次痊愈,为巩固疗效,再治壹周,两月后随访正常。

例二:陈XX,女,外出务工农民,于2010年6月3日因恶寒无汗3+年就诊。

患者于三年前在内蒙古务工,因人工流产,当时气候变化较大,温差一日达10℃,因受风邪而发病,出现全身发冷、无汗,即使高温时别人大汗淋漓,患者亦无汗、伴心悸、胸闷、头晕、头痛,曾在当地医院连续服用中药二月,效不显,此次来诊,病情渐重,证见心悸、胸闷、烦热头晕痛,以前后额为重,畏寒,有时战栗,时为夏令仍穿秋衣裤,夜间盖两被仍冷,诊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脉弦紧,舌质淡苔白,证属外邪束表,卫阳被遏,营阴郁滞,穴位中频电疗感应电双极疗法,取穴及方法同上例,治3次后,患者自觉身体舒适,心悸、胸闷、头晕、头痛减轻,吃热粥时头部见汗,治5次后恶寒好转,头部微微有汗,10次后,心悸胸闷头晕等消失,共治13次痊愈。

讨论:按汗证属虚证,阳虚自汗、阴虚盗汗,《内经?风论篇》谓“外在腠理,则为泄风”。张景岳“汗泄不止,故曰泄风”,泄风指风邪侵入腠理,毛孔开泄而汗出,风为阳邪,其性开泄,如风居腠理,发挥开泄作用而玄府开通,随之汗出不止,又五脏之虚衰,皆能致汗证,尤以心肾虚者为然,本文例一为汗后受风。盖风为阳邪,其性开泄,如风居腠理,发挥玄府开泄作用而汗出不止,致心悸、乏力、脉弱、自汗,因于心虚者可见,故本例,总属,阴阳两虚及气血不和,例二证见相反,但病因同源,该患者曾有感受风寒较重的病史,更由于产后本虚,风邪,乘虚而入,外邪束表,卫阳被遏,营卫郁滞,故恶寒头项强痛无汗,久病不愈,阳损及阴,证见心烦热、胸闷、头晕等虚证,故亦属营卫不和,阴阳失调之状,大椎是手足三阳经与督脉之会,可宣通诸阳之气,而祛邪,风池为手少阳,足少阳与阳维脉之会穴,以疏解表邪,华佗夹背穴为经外奇穴。头为诸阳之会,风池太阳均为头部要穴,可宣通诸阳之气,“气行则血行,补血先补气”,以感应电作用于以上穴位,以达到调和阴阳,补益气血,扶正祛邪,本文二例,虽见证相反,但均可通过调节阴阳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出汗异常,属植物神经紊乱,感应电亦可调节植物神经,通过植物神经的调节,改善其功能使汗腺分泌正常以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