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月妊娠行低位水囊引产术的护理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9-19
/ 2

足月妊娠行低位水囊引产术的护理效果观察

海来伍加

(凉山彝族自治州第一人民医院;四川凉山615000)

【摘要】目的:探讨足月妊娠行低位水囊引产术的护理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66例使用低位水囊引产术的足月妊娠孕妇进行研究。按照病例编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其中对照组进行一般护理,观察组进行全程护理,两组产妇进行低位水囊引产术使用效果的对比。结果:通过对比,观察组患者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足月妊娠行低位水囊引产术进行全程护理能促进孕妇宫缩,提高水囊使用的安全性。

【关键词】足月妊娠;低位水囊引产术;护理效果观察

低位水囊引产术是使用无菌水囊在子宫宫壁及胎膜之间,帮助子宫口扩张从而促进引产的手术方法[1]。该方法操作简单,且相比于机械扩宫痛感较低,一般水囊放置不超过4小时即可诱发宫缩[2]。据手术成功率统计,使用水囊引产术较为安全有效,其成功率可达90%以上[3]。该方法使用较为广泛,不仅适用于足月妊娠的患者,对于因器质性疾病不宜妊娠的患者、胎儿畸形、或者死胎的取出均可使用该手术方法。为提高手术的治疗效果,特进行以下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使用低位水囊引产术的足月妊娠孕妇66例作为研究对象。上述患者经相关检查,不存在器质性疾病、传染性疾病和精神疾病,胎儿发育正常且宫颈Bishop评分均不超过6分。按照病例编号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年龄为27-35岁,平均年龄为(31±4)岁;孕期32-39周,平均孕期(35.5±3.5)周;经产妇17例,初产妇16例。观察组患者年龄为29-37岁,平均年龄为(33±4)岁;孕期31-37周,平均孕期(34±3)周;经产妇15例,初产妇18例。两组患者在年领、孕期、怀孕史等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护理方法

对照组孕妇采取一般护理方法,主要是术前和术后两方面。术前进行阴道和妇科疾病检查,发现有重度宫颈炎等妇科疾病或者脏器疾病的不适用此法。进产房前进行体温、脉搏、血压及胎心音的测量并记录。对产妇胎盘和宫腔进行检测,观察是否出现渗血现象。如出现阴道渗血或破水,应及时取出水囊。术后注意阴部卫生,每日擦洗两次。服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1.2.2观察组护理方法

观察组孕妇采用全程护理方法,对手术全程进行各方面的护理。第一,产前心理疏导。孕妇较为担心地位水囊引产术对胎儿是否会造成伤害,因此,护理人员要和待产孕妇进行沟通,对手术进行介绍,从而降低孕妇恐惧及焦虑的情绪。提前进行相关手术检查,确保身体各项指标符合手术标准。第二,水囊进入身体。在B超的观测视野下进行放置操作,水囊的放置要动作轻柔,送入水囊时若存在阻力要及时改换方向。轻柔放置水囊后,密切注意孕妇各项生命体征是否正常。第三,引产术后的护理。引产术后,对孕妇严格执行会阴无菌消毒操作。阴道流液渗血、羊水栓塞、呼吸困难等不良症状一旦发生,迅速处理。分娩前对胎心音保持监视,发现宫缩或者胎心音异常的均要及时处理。出现发热、脐带脱垂现象要及时进行处理。第四,临产分娩。如水囊自行脱落,则证明宫口大开,需要医护人员赶紧助产。分娩过程中羊水出现浑浊要告知医生,转为准备剖宫产手术器材。第五,产后护理。产妇分娩后,恢复知觉,医护人员应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及时向产妇宣教母乳喂养,主张婴儿尽早开奶。

3讨论

对于足月的孕妇使用低位水囊进行引产,首先能避免产生药物的副作用,其次操作简单,成功率较高,适用面较广[4]。同时,在低位水囊不能实现的情况下可以转为剖宫术,治疗方案更加灵活多变,适用于突发情况。

低位水囊实行全程护理,对于水囊置入孕妇体内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对各种不良现象进行护理。如当患者出现寒战、发烧症状,要取出水囊,由引产术转为剖宫术。若在分娩期出现脐带脱垂,即脐带限于胎儿显露,则极易产生胎儿出现新生儿窒息或死亡的现象,此时可以使产妇转为剖宫术。保证胎儿的安全。但是一般情况下,使用低位水囊发生脐带脱垂的现象较低,发生率小于2%。如在放置水囊后出现恶心呕吐、阴道流血、宫底升高等现象则可能出现胎盘早剥。此时可以使用剖宫术将胎儿取出。本次研究均未出现胎盘早剥和脐带脱垂现象。水囊放置之后,医护人员要给予孕妇适当鼓励,增强孕妇信心,缓解患者的紧张心情。护士可以通过手触感觉到水囊的位置。尽量避开胎盘处。水囊放置后半小时孕妇可以静坐休息,如不出现不良反应,半小时后可以站立并走动[5]。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孕妇在引产术执行之后未出现不良反应,且通过全程护理,在引产至临产,引产至分娩的时间,脱囊时间均极大缩短,且术后出血量显著变少。则观察组的产妇显著优于对照组。可见全程护理可对水囊的放入实现重点和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从而使孕妇在使用地位水囊进行引产中的安全性增加。水囊的置入孕妇的体内,通过压迫作用能够加速对宫颈的成熟软化,促进加快宫缩的发生。使用低位水囊能够有效保存孕妇的体力,集中力量于临产与分娩时,从而极大地加快了产程。通过使用低位水囊有效减少了缩宫素等药物的使用,术后不会出现药物副作用,且引产的成功率非常高。全程护理保障了水囊使用的安全性,对于水囊不适用症状能够及时处理,则极大的增加了足月妊娠孕妇的分娩成功率。

综上所述,通过足月妊娠的孕妇实施低位水囊引产术的过程进行全程护理,能促进孕妇的宫缩反映加快,同时保证水囊使用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陈玉霖,杨嘉丽,赖凤英.足月妊娠行低位水囊引产术的护理效果[J].实用临床医学,2017,18(05):89-90.

[2]吴娅.足月妊娠羊水过少产妇50例临床护理[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7,4(09):43-44.

[3]邵建芳,胡引.低位水囊引产术在高危足月妊娠孕妇中引产效果的观察及护理[J].护理与康复,2016,15(10):958-961.

[4]杜胜巧,范勤颖,李灿.护理干预用于催生素促足月妊娠宫颈成熟及引产60例[J].中国药业,2015,24(23):190-192.

[5]郭剑影.临床护理路径在足月胎膜早破中应用的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2013,34(31):6586-6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