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企业推广BIM技术的障碍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3-13
/ 2

施工企业推广BIM技术的障碍研究

赵华全

连云港港务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江苏连云港222000

摘要:BIM是指在工程及设施全生命周期内对其物理及功能特征的一种数字化表达,并依此进行设计、施工、运营的过程和结果的总称。BIM技术在我国土木工程行业已经有一定程度的理论研究,但是在施工企业的推广度相对有限。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施工企业推广BIM技术的障碍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施工企业;推广BIM;技术障碍

1施工企业BIM技术应用中的障碍

1.1设计与施工方割裂

BIM技术本质是工程项目生命周期的信息传递,然而在实际工程中,出于酬劳分配和便捷的考虑,设计方对BIM技术研究深度、团队建设等因素制约,实际应用BIM技术的工程项目范围不是很广,目前仍然以二维图纸为主。随着国内BIM技术的推广应用,设计方、施工方逐步建立自己的BIM中心和团队,无论BIM模型由哪一方主导搭建,首先,三维建模过程耗时耗力,对于新成立的BIM小组或BIM中心来说需要更多时间熟悉软件进行操作;其次,流程上仍然是以二维图纸为基础开展的翻模工作为主。即使是工程变更也需经过设计师二维图纸修改签字后,再进行BIM三维联动修改,在设计方和施工方的沟通环节上并不能真正提高协作效率,造成BIM信息孤岛。

1.2人力资源短缺

目前既懂BIM技术又有施工管理经验的复合型人才缺乏,企业BIM团队整体素质有待提高。BIM技术在中国兴起时间相对较短,工程院校开设相关BIM技术教育课程深度和广度相对不足,能直接运用BIM技术进行三维建模等应用的人才还很紧缺。施工企业通常做法是成立BIM中心,再从各个部门或子公司抽调人员进行BIM技术三维建模培训。然而经验丰富的老员工习惯用传统方式工作,并不愿意花费时间精力学习新技术。进行BIM技术培训的基本是刚工作不久的年轻工程师,由于缺乏足够的施工管理经验,并不具备出施工方案的能力,故在实际操作中BIM中心成员只能单纯作为“三维建模小弟”,依据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进行三维模拟,并不能直接与项目部进行定夺施工方案的有效沟通,且对于非复杂节点的方案进行BIM技术模拟意义不大。

1.3对项目部吸引力不足

BIM技术贯穿工程项目建设周期,但由于BIM技术应用模式不尽成熟,挖掘出来的应用点不多,吸引力不足,还不能诱使项目主动采用BIM技术。

首先,BIM模型出具后到工程项目上施工运用,由于建模和实际施工脱节,做的BIM应用工作与工程任务有机结合度不高,项目部仍用传统方法施工。其次,企业耗费大量精力做出的BIM技术模型,最终能让项目部直观看到眼前效益的是碰撞检查,以及复杂节点三维可视化安装模拟这两个BIM技术里最基本的应用。其它如进度管理、材料管理、成本管理、运维管理等方面的应用由于缺乏简单高效的应用平台及操作软件,实际上BIM应用点落地应用程度和效益上大大折扣,对于项目部而言吸引力并不大。加之缺乏系统的BIM技术应用效益评价及项目部精细化管理程度制约,导致多数项目部对BIM技术的应用仍持观望态度,企业在推行BIM技术时并不能获得预期效果。

1.4企业收益回报风险

BIM技术的推广在初始期内投资大,硬件设备成本远超2000年我国第一次工程行业改革,从手绘转向电脑CAD绘图的相关硬件支出。人才培养亦成为重大支出,此外还面临着参加BIM技术培训的员工原工作效率降低的风险。有些项目即使承包给相关BIM技术咨询公司进行三维建模,费用亦较高。同时,BIM技术的应用推广是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较长投资回收期,投资收益率可能较低,不易量化,甚至也无明确保障。因此,BIM技术应用的短期应用价值不高,容易导致施工企业高层管理者缺乏持续投入下去的信心和动力。

2施工企业推广BIM技术的对策研究

2.1政府层面

目前BIM相关软件开发于欧美等国家,但是由于我国规范与国外的差异,导致国外很多BIM软件不能直接应用于国内工程。基于BIM技术平台的工程项目参建方众多,信息共享涉及到各方的利益及风险承担问题,因此如何保护好这些平台信息同时让各参建方朝着共同的利益目标协调合作、互惠互利、信息共享、风险共担,需要政府颁发相应的法律合同进行管制。政府部门可采取如下措施推广BIM技术在国内施工企业的应用:

(1)组织行业协会、部分高校和BIM软件公司共同研发适合本国国情的BIM软件,使国外BIM软件本土化,同时编制类似于IFC标准的本土化标准编码。

(2)加强BIM技术的宣传与指导,支持相关协会举办BIM培训,鼓励高校开展BIM课题研究及举办BIM技能大赛,出台施工企业使用BIM技术的优惠政策等。

(3)政府部门作为社会经济技术发展的主要推动者,在明确了BIM技术对于土木工程项目的重大应用价值之后,应着手开始制定有关BIM技术标准与指南及BIM技术的法律合同。

2.2业主层面

业主可采取如下措施推广BIM技术在施工企业的应用:

(1)采用EPC总承包模式与IPD综合交付模式的协同应用。传统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往往是设计与施工各自运行,彼此间缺乏信任。EPC总承包模式下,由业主统一协调设计与施工企业间的合作关系,能够更好地促进各参与方之间的合作和信息共享。IPD模式是基于BIM技术的一种新的工程项目综合交付方法,基于BIM技术实现信息共享,促进各参与方间的整合以及BIM的应用,是对传统项目管理模式的变革。

(2)采取激励措施促进施工企业积极采用BIM技术,比如在评标过程中,对于使用BIM技术的投标单位适当加分,在暂列金额中单列部分经费用于补偿投标单位使用BIM技术而增加的额外成本支出。

(3)参照相关政策规定,对于部分工程项目可强制施工企业应用BIM技术,在业主的要求下,施工企业会积极配合业主使用BIM技术。

2.3施工企业层面

施工企业可采取如下措施推广BIM技术在本企业的应用:

(1)企业的高层领导尤其是企业的董事长或总经理要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BIM技术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应充分认识到BIM技术的投资收益从长远角度是可观的,进而动员企业员工积极采纳BIM新技术,消除员工对新技术的抵触心理。

(2)增加对BIM技术的投入成本,采购BIM技术所需的软硬件,创办企业的BIM实训中心,邀请BIM软件公司的技术人员为本企业员工培训BIM软件,让员工快速上手。动员企业员工从简单工程开始使用BIM技术,不断积累经验,逐步在复杂大型工程中推广使用BIM技术,锻炼和培养本企业的BIM人才队伍。

(3)制定企业的BIM技术使用规章制度,设定相应的奖惩机制。定期举办企业内部的BIM技能大赛,对于表现优异者给予适当的奖励,让员工快乐学习、应用新技术。同时,施行优胜劣汰的机制,对于部分员工不思进取,抵触新技术可施行处罚甚至淘汰制度,让员工对知识更新的忧患意识转化为促进其不断学习的源动力。

结语

政府部门作为社会经济技术发展的推动者,应当为BIM技术的发展、应用和推广创造条件,可参考文中提出的具体措施推广BIM技术在施工企业的应用。业主和施工企业应从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出发,适当增加BIM技术的成本支出,制定出合理的BIM使用和研究计划,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促进BIM技术的推广使用,加快我国工程信息化建设,培养和储备BIM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GB/T51212-2016.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郝丽:我国BIM技术应用现状分析与推广措施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4(6).

[3]何清华、张静:建筑施工企业BIM应用障碍研究[J].施工技术,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