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牙周疾病的防治策略龚晓红

/ 1

妊娠期牙周疾病的防治策略龚晓红

龚晓红

龚晓红

成都市温江区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四川成都611130

孕期受到孕酮以及雌激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孕妇的生理及心理状况,同时降低机体的免疫力,进而诱发或者加重某些疾病。随着我国近年来二胎政策的实施,妊娠期牙周疾病作为造成不良妊娠结局原因之一,也得到临床医务人员的重视。根据相关临床研究资料表明,妊娠期并发牙周疾病发生率在89.43%,牙周疾病不仅会对孕妇健康以及胎儿正常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甚至会造成早产、流产以及低体重儿等不良妊娠结局。

1致病原因分析

怀孕并不会直接造成牙周疾病的发生,原因在于女性在孕期受到激素分泌水平的改变从而降低免疫力,造成口腔细菌的滋生,最终发生牙周疾病。因此,这说明妊娠期并发牙周疾病的主要因素为孕妇激素分泌水平以及菌斑微生物,两者单独存在并不会造成牙周疾病发生,而当孕期不注重口腔温肾、孕吐中消化液降低口腔pH值、刷牙次数减少、口腔残留食物过多等多因素共同作用时便会引发牙周疾病。除此之外,由于妊娠期内孕期激素水平的改变,会降低细胞的再生能力,将其上皮屏障功能,增加其渗出物与通透性等,因而便会增加孕妇对牙沉积物刺激的反应性。

2防治措施

2.1智齿冠周炎

女性生育年龄往往与智齿萌出年龄具有重合性,造成妊娠期妇女发生智齿冠周炎的主要危害包括张口困难,影响孕妇的进食,同时还有可能发展成为间隙感染,不仅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治疗的难度,病情严重者甚至会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在临床治疗中需尽可能地及早进行有效冠周局部冲洗,对局部进行冲洗,采用3%过氧化氢溶液以及0.9%生理盐水交替进行,防止炎症扩展,若炎症已经持续数日则需产科医生会诊,同时配合全身的抗感染治疗措施。当控制患者局部验证后,产后拔牙。但若患牙与妊娠期间频繁的发生感染,则根据实际情况消除炎症后于孕中期拔牙。因而建议在备孕前拔除有问题智齿。

2.2妊娠期牙龈瘤

女性在妊娠期间发生于牙龈乳头部位的炎症反应性瘤样增生物在临床上称为妊娠期牙龈瘤,致病源头为患者牙周膜与牙周结缔组织,主要为血管型,但也会出现肉芽肿型。该种类型的牙龈瘤质软,且极易容易出血,经观察表面呈现凹凸不平状态,明显齿痕以及溃烂等。多发病于孕12-16w,根据相关临床研究资料表明,发病率在1-3%支架,造成该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如牙列拥挤、牙结石、内分泌技术改变等局部促进因素相关。且随着孕妇激素水平的不断升高,随之会不断增大牙龈瘤,直至孕晚期症状便会达到高峰,临床上常常表现为化脓性肉芽肿样。而当患者的龈瘤体积过大时,便有可能造成局部压迫,进而影响患者的咀嚼,甚至还会造成牙齿松动及移位。

在临床治疗中需以口腔卫生指导为主,同时予以对症处理,针对孕中期患者行牙周基础治疗时取将诱因去除,且于产后行牙龈瘤切除手术。但是如果患者在临床上的龈瘤出血量过大,则会导致孕妇贫血等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或者龈瘤过大则对患者咬合进行干扰,进而影响到患者的进食,当该病影响到胎儿宫内发育时可考虑于孕期进行龈瘤切除术,但应该以微创治疗为主。因软组织激光具有快速、无痛以及微创等特点,使其在临床治疗中得到越来越广泛应用。对孕中期患者行软组织激光治疗与传统术式相比,具有如下优点:①激光温度效益能够快速地起到止血、炭化组织的作用,且不会造成创面结痂区的发生;②其消融以及挥发效应只会对患者3-4层细胞造成损伤,与电刀相比不会导致牙槽骨的暴露;③操作性好,能够到达根分叉等一部分较为困难的区域;④无痛性,不需要采用麻醉剂,进而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孕妇麻醉风险;⑤杀菌性与抗菌性,有效避免术后感染以及抗生素所致的一系列不良反应。

2.3妊娠期龈炎

根据相关的临床研究资料显示,我国妊娠期龈炎患病率在50%以上,对妊娠期孕妇及其新生儿健康发育造成不良影响。同行情况下,妊娠期龈炎患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牙龈出血、充血以及肿胀等,偶而还会出现牙龈增生,常常伴随口臭。在临床治疗中需以口腔卫生指导以及对症处理为主,如有必要可于孕中期进行牙周基础治疗。

患者在初诊时便对其进行口腔卫生指导相关工作,使其能够熟练掌握如何正确控制菌斑方法,这是治疗妊娠期龈炎及维持疗效的关键环节。由于妊娠期龈炎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因而此时妊娠期孕妇对于依从性较高、健康意识强烈等,因而可以获得较为明显的口腔卫生指导效果。一般来说,在加强控制菌斑后的1w便能显著改善患者牙周状况。对于牙周基础治疗一般在孕中期进行,需要注意的是在治疗前需对患者血糖、血常规、既往病史、凝血功能以及孕期反应等情况进行了解,针对患者实际情况进选择一次或者分区牙周基础治疗方式,在临床操作过程中需确保动作的轻柔,防止造成不必要的软组织损伤。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酌情进行局部抗菌类含漱液,但尽可能地防止采用全身药物。

3总结

在优生优育中需将孕妇口腔保健宣教以及保健工作列入工作范围内,加强孕前口腔检查以及孕期口腔指导工作,避免牙周疾病发生,确保母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