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讨论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我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讨论分析

马进

马进(云南省保山市中医医院药械科云南保山678000)

药品不良反应[1]系指正常剂量的药物用于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机能时出现的有害的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是指,按照我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规定,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医疗卫生机构规定报告发现的药品不良反应。

1总体情况分析

2009-2011年我院共有71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总体情况见表1:

表12009-2011年药品不良反应总体情况表

2009-2011年度所报不良反应,共上报71例一般不良反应,没有严重不良反应上报。其中抗生素不良反应占总数的38.03%,50岁以上患者占52.11%,女性占66.20%。

由上表可见,抗生素在使用过程中不良反应高居不下;高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高;女性为不良反应的高发人群。

2个别药品不良反应病例讨论

患者姓名:万某,女,汉族,40岁,体重:49kg,2010年1月19日因头痛、鼻塞、流涕10天到我院就诊,既往有鼻窦炎史,考虑上呼吸道感染及鼻窦炎。门诊输液治疗,给予:(1)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注射用头孢他啶3g,每分钟40滴静脉点滴;(2)5%葡萄糖注射液250ml+清开灵注射液40ml,每分钟40滴静脉点滴;(3)0.4%替硝唑注射液100ml静脉点滴。在输入注射用头孢他啶组液体约100ml时,患者感右下肢皮肤瘙痒。处理:立即停止输液,予异丙嗪注射液20mg肌注,地塞米松注射液10mg静脉推注,5%葡萄糖注射液100ml+葡萄糖酸钙20ml静脉点滴,3分钟后患者感心悸、胸闷、气促,症状较前加重,立即予肾上腺素注射液2mg静脉推注,但症状进行性加重,患者恶心、呕吐、四肢痉挛,立即加大吸氧流量,肾上腺素注射液2mg静脉推注,盐酸消旋山莨菪碱20mg静脉推注,地塞米松注射液20mg静脉推注,纳洛酮注射液0.8mg静脉推注,5%葡萄糖注射液100ml+参麦注射液40ml静脉点滴,0.9%氯化钠注射液+注射用法莫替丁20mg,静脉点滴。经过上述抗休克、抗过敏、补充血容量及对症处理后,测血压116/74mmHg,上述症状缓解、病情平稳。

讨论:此病例,不良反应处置及时,没有造成严重后果,但是,该不良反应提示我们,有些抗生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症状会进行性加重,不能因为前期症状较轻而忽略。另外,对于抗生素、中成药等一些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的药物,在使用时一定要重点监测,并按照规定做皮试,以免造成严重后果。

患者姓名:刘某,女,汉族,61岁,体重:65kg,2010年2月1日因口腔溃疡疼痛7天到我院就诊,初步诊断:(1)口腔溃疡;(2)慢性胃炎。予以:1、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注射用头孢曲松钠4g+地塞米松注射液5mg静脉点滴;(2)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注射用法莫替丁20mg静脉点滴;(3)5%葡萄糖注射液100ml+清开灵注射液100ml静脉点滴。于2010年2月1日上午11:38在输入清开灵注射液一组约50ml时患者感外阴部及双下肢瘙痒,口干、头晕、阵发性咳嗽,未告知医护人员,于11:43分上述症状加重,且感觉轻微呼吸困难才告知医护人员。立即停用该组液体、吸氧,查体:BP:120/90mmHg,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罗音,HR:95次/分,律齐,无杂音。处理:予地塞米松注射液5mg静脉推注,苯海拉明注射液20mg肌注,并予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地塞米松注射液5mg静脉点滴维持。约12:10分患者述上述症状基本消失,嘱患者留院观察1小时后再离院。

讨论:此病例,不良反应处置及时,没有造成严重后果,但是,该不良反应提示我们,医护人员一定要交代患者,在出现不良反应症状时就要及时报告医护人员,而不是在症状加重时才报告医护人员。以便及早采取措施,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因发现不及时而造成严重伤害性后果。

3结果总结

(1)医护人员应在用药前提醒患者,在用药时有不适,应立即报告医护人员并采取相应措施。(2)对于一些不反应发生率较高的药品,在使用时医护人员应高度警惕,时时监控。(3)药事委员会及药剂工作人员应做好药品不良反应上报、资料整理等工作,及时调查及反馈出现不良反应药品的相关信息,采取一定措施保证药品在临床应用安全有效。(4)对于一些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的药品,临床使用时也不能放松。(5)在使用毒性中药时,应特别交代患者相应注意事项,嘱患者不适随诊。(6)对于在同一时期同,不良反应反复发生的药品,药事委员会及药剂工作人员应做好药品不良反应上报、资料整理等工作,采取一定措施保证药品在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姜远荣.《临床药物治疗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二版(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