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生态倾心环保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2-22
/ 1

关注生态倾心环保

李秀君

李秀君(溧阳市绸缪中学,江苏常州213300)

目前,环境污染已经由局部地区污染问题发展成全球性的重要问题。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严重威胁,解决环境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地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尽可能运用自然环境资源(如自然景观、自然材料等)以及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如活动、事件和环境等)进行美术教学。”美术以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及其中的人和事作为创作对象,甚至物质材料的运用也与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意识教育是有其一定优势的。通过美术与环境的天然联系,使学生受到丰富多彩的环境教育。

一、利用自然环境,培养环保意识

大自然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和基础,因而许多中外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时,都对其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深入的体验,如宋代范宽的中国画《溪山行旅图》,表现了巍峨的山峰,葱郁的树木,突兀的巨石,描绘出雄伟的自然景色;山路间行商的小小驮队又显出了人世间生活的脉搏。自然与人世的生命活动处于和谐之中。

法国画家柯罗的油画《孟特芳丹的回忆》,表现了在恬静、优美的湖边景色中,银灰色的迷离雾气映衬出正在采摘草蕈和野花的妇女与孩子,不仅生意盎然,而且情景交融,弥漫着田园诗般的梦幻情致。

古元的木刻画《运草》,表现了朴实勤劳的陕北农民正在夕阳下拉运麦子,他甩起了鞭子,怡然自得地沉浸在劳动丰收的喜悦之中,同时也在享受大自然的丰厚恩赐。

教师也可结合室外风景观察讲解。大自然中的各种景物充满魅力,是培养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和兴趣的理想大课堂。教师可利用这样的课堂作为引导学生认识自然表现自然和爱护环境的最佳手段。

二、重视环境艺术,提高生存意识

在现代大工业生产的时代,由于自然环境的污染,环境艺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艺术家们以环境艺术设计来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创造具有优秀文化价值的社会环境和良好的生活环境。21世纪人居社区发展呈生态化和人文化趋势。“生态城市”、“山水城市”、“人居城市”等理念的提出,反映了人们对良好城市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关注与向往,体现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人们追求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的必然要求。

在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展示,天空、大地、海洋、森林等自然景观和凭借自然环境创造的人工环境,在感受艺术美的同时,提醒学生人类在利用、改造、享受自然界的同时,也使自己渐渐远离了自然环境,大肆的破坏所带来恶性循环,如泥石流、洪水、干旱沙尘暴,甚至疾病的流行等等,都是自然界对人类不懂得爱护他的一种惩治。教育学生要关心我们生存的世界,所居住的环境,消除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隔膜,使之互相渗透,互相沟通。人类在享受自然赋予的同时,更有责任保护和改善这一代和将来世世代代的生存空间。

三、巧用废弃物品,增强环保意识

工艺美术是用物质材料,通过一定的技法,表现思想意识的艺术形式。工艺美术是以各种形式的物质材料为载体。

材料运用得新奇与巧妙,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工艺美术最基本的原则就是:适用、经济、美观。如《最亲近的家具》、《时间的表情》、《黑白木刻练习》等工艺美术课都是利用材料让学生动手动脑的综合课。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启发学生去寻找日常生活的废弃的物品,如旧挂历、易拉罐、瓶子、布片、一次性纸杯饭盒等。通过独特的构思和一定的技法,既将废弃物变成了工艺品,装饰美化生活,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又让它们体现出了自身的价值,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深入综合活动,宣传环保知识

综合活动是新教材的新课题,范围很广,内容丰富多彩,方式灵活多样。在活动中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发挥主动性,独立自主的活动,自我教育,教师只处于指导和辅导的地位,其作用是启发和鼓励学生。如初一《综合·探索》中,可结合环境日开展“校园环保节”,为学校环保节设计制作请柬、环保海报、环保标语、活动标志、道具、会场布置等。通过活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学生不仅对所学内容感兴趣,而且留意生存环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主动接受环保知识,增强环保识。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产、科学技术的的发展,人类改造环境的能力也与日俱增,而在改造环境的同时,人类更懂得了改善环境的重要性,只有懂得珍惜、保护,才能更好的利用、享受。教师所要做的就是运用我们的课堂去普及环保知识,增强环保意识,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环境道德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