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低年级学生识字兴趣的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浅谈培养低年级学生识字兴趣的策略

郑柳青

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苍梧县六堡镇不倚小学郑柳青邮编543100

摘要:教师应当充分体现教学艺术,发挥自身魅力,注重学生识字过程的“听、说、读”一体化,构建有活力的识字课堂,真正地提高教学质量,充分激发低年级学生识字的兴趣。

关键词:低年级学生;学生识字;培养兴趣

低年级学生的教育虽然逐步受到重视,教师也开始注意在教学的同时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但是实际上的教学效果并没有得到显著提高,低年级学生仍然对识字没有较大的兴趣,而且识字数量也没有得到较大提高。本文针对低年级学生的性格特点,提出了一些培养低年级学生识字兴趣的具体方案。低年级学生的识字学习过程是复杂的,而学生识字兴趣的培养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教师必须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和学生融为一体,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真正的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一、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师是学生求学路上的灯塔,为学生指引方向,可是在传统的教学当中,教师一直是严肃的代名词,与学生之间有着明显的界线,在学生的印象当中,教师不苟言笑、呆板严肃,学生惧怕与教师交流,自然也就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这种现象在低年级学生中尤为严重。因此,一个融洽的师生关系对于激发低年级学生识字的兴趣是十分重要的,为了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首先应当将自己与学生放到平等的位置。在识字过程中,大部分教师会直接板书,然后让学生机械地记忆,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将识字变成一种负担,为了培养低年级学生识字的兴趣,教师应当采用新颖的教学方式。

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猜谜语、编顺口溜等方式来识字,将识字过程变得有趣,教师上课时在黑板上写下几则谜语,如“一人一张口,口下长只手”、“见土堆成坡,遇水连成波”等,教师写下谜语后可以让学生猜字谜,在这同时,教师也要对学生进行积极地引导,在适当情况下给出相应的提示,直至学生猜出这个字。当学生猜出字谜后,教师再对这个字的发音、语法、扩句以及含义等进行讲解,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性格特点,使得他们在猜字谜的过程之中就已经对这个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迫不及待地想要了解这个字,因此教师此时对这个字的讲解就会更加地深入人心了,而在猜谜语的过程中也拉近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充分地激发了低年级学生对于识字的兴趣。

二、在生活中识字

目前来看,大部分教师将语文教学和识字教学局限于语文课本和语文课堂,教师将知识全部压缩到课堂之中,让学生机械地学习课本、背诵课本,学生所有的知识源头全都来源于教师和课本本身,教师却忘记了知识的根本来源,也忘记了“生活才是最好的老师”,这种局限于课本的教学显然是一种不恰当也不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因此,教师应当树立“大语文”的教学观念,加强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的整合,走出语文课只有“语文书”的怪圈,有针对性地将语文学习引向生活。

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参观博物馆,在博物馆中,低年级学生的好奇心会促使他想要了解各种各样的藏品,当然这些藏品的介绍文字可能是学生不认识的,这时学生就会主动向教师请教,教师再一个字一个字地为学生讲解,然后让学生自己将这一藏品的介绍文字念给其他人听,教师在这个过程要不断地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这样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认识了大量的文字。

又例如,教师可以制作不同旅游景点的卡片,选择班上几名同学作为这些旅游景点的导游,负责介绍该旅游景点,然后其余同学可自由选择到某一旅游景点去游玩,学生根据教师制作的卡片内容依次念出自己想参观的旅游景点,等到班上所有同学选择好自己喜欢的景点后,该景点的导游负责按照卡片的内容向同学们介绍该景点,当导游同学在介绍景点有不认识的字时,其他同学及时给予帮助,最后再让教师进行讲解。这样的知识,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和被动接受的教学效果显然是不一样的。

这种方式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发现生活中隐藏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这种在“玩”中学习知识的方式符合低年级学生的性格特点,能够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三、增大阅读量

在低年级学生识字的教学过程之中,教师必须明确“听、说、读、写”一体化的概念,要想提高低年级学生的识字能力,就必须增加其阅读量。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讨厌枯燥乏味的知识,很少能够静下心来阅读,这也是当代低年级学生识字能力不高的原因之一,因此,教师就要负责向学生推荐比较有趣的书籍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并进行监督。

例如,教师可以将班上同学分成四个小组,让这四个小组的同学分别阅读《小马过河》、《小兔子找太阳》、《小猴子下山》、《农夫与蛇》,在每个小组阅读的过程之中,当遇到不认识的字时,先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当小组成员全都不认识时,再请教师进行讲解。当学生全部阅读完成后,每个小组派出代表将自己认为的故事中较难的字和词语写到黑板上,考验其他小组的同学,然后再由本小组的同学进行讲解。这样,就将学生的知识输入过程变成了知识输出过程,使得学生的印象更为深刻,而且这种学习方式也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例如,教师可以让每位同学将自己喜欢的名言警句写在纸条上,然后全部收集在一起,每名学生随机抽取一张,念给全班同学听,当有不认识的字时,由该名学生写在黑板上,全班同学集思广益,探讨该汉字的发音和含义,最后由写出这张纸条的同学为全班学生讲解具体含义。

这样的一个过程,使得学生从课堂的参与者变成了主导者,教师只是一名服务者,只有在必要的时候为学生进行讲解,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可以学习自己想学的知识,而且这样的教学方式达到的效果往往事半功倍,同时也能够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

“兴趣是开启智慧大门的钥匙”。只有当学生对识字教学充满兴趣时,才能最大程度地配合教师工作,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