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手术感染因素分析与控制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7-17
/ 2

普外手术感染因素分析与控制对策

高均平

高均平(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平湖乡卫生院湖北黄冈438000)

【中图分类号】R18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564-01【摘要】目的探讨影响手术部位感染的相关因素,并提出控制对策,达到有效控制手术感染的目的。方法选择2011年1.12月入住医院所有择期和急诊手术患者2864例,收集基线资料并观察手术后发生手术部位感染情况,分析影响手术感染的因素,并提出相应控制对策。结果在2864例手术患者中,有212例发生了手术部位感染,感染率7.40%。其中手术切口浅部组织感染率4.36%,手术切口深部组织感染率11.59%,器官/腔隙感染率7.41%;NNIS(风险分级)0级手术感染率4.92%、1级手术感染率5.77%、2级手术感染率17.24%、3级手术感染率36.84%,风险指数越高,手术感染率越高(P<0.01),在相同风险指数的手术中,切口深部组织的感染率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年龄≥60岁,有基础疾病的患者手术后感染率明显增高(P<0.01),急症手术、不规范的围手术期用药、手术前住院时间≥7d、手术持续时间≥2h者手术感染的风险增高(P<0.01),是否全麻手术,与术后感染无明显相关。结论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可减少手术部位感染。加强外科医师手术感染预防与控制相关知识的培训,手术感染的监测分析反馈等有助于降低感染率。

【关键词】手术部位感染;风险分级;危险因素

手术部位感染(SSI)是术后患者常见的医院感染和手术并发症,居医院感染的第3位,在外科患者医院感染中居第2位[1]。手术部位感染不但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而且增加发病率和病死率,将严重损害患者身体并给患者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2]。通过对外科手术患者手术部位感染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影响感染的危险因素,有助于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和控制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2011年1.12月入住湖北平湖乡卫生院的所有择期和急诊手术患者2864例。1.2根据卫生部《医院感染监测规范》制定的手术部位感染监测方案和监测计划。手术室每天通过HIS系统传输患者姓名、科室、床号、疾病诊断、手术日期、手术名称、手术医师等相关信息到感染科,感染科据此安排专职人员到临床科室查阅病历,逐项填写个案调查表格。1.3诊断依据依据卫生部《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和《医院感染监控协调小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疑难病例的诊断经相关科室专家共同讨论认定。1.4资料分析调查人员每天将调查表内容整理、分类后录入计算机,应用VFP6.0软件建立数据库,用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应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手术部位感染率2011年1.12月择期和急诊手术2864例患者中212例发生了手术部位感染,感染率7.40%。手术部位感染与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有关,年龄≥60岁,有基础疾病的患者手术后感染率增高(P<0.01)。急症手术、不规范的围手术期用药、手术前住院时间≥7d、手术持续时间≥2h则手术感染的风险越高。切口类别越高、手术野污染程度越高、手术感染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2不同手术部位感染情况比较在手术部位感染患者中切口浅部组织感染21例、切口深部组织感染40例、器官/腔隙手术感染151例,切口深部组织的手术感染率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3不同手术风险分级的手术感染率比较手术风险指数越高,术后感染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讨论手术部位的感染与患者自身的年龄、营养状况、肥胖、慢性基础疾病等均有一定的相关性。ASA评分越高,手术部位感染率越高。本研究显示,年龄≥60岁、有基础疾病的患者术后感染率明显高于年龄<60岁、无基础疾病患者(P<0.05),全麻手术和非全麻手术其术后感染差异不大。因此,手术前应尽量控制患者的基础疾病,提高抵抗力,围手术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

手术部位感染例次与手术切口的污染程度相关,随切口的污染程度提高,伤口感染的概率升高[3]。本研究显示:不同切口类别手术的术后感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不同手术部位其手术难度不同,手术的感染率也存在一定差异,NNIS(美国医院感染监测)报道手术部位感染率最高的部位为结肠手术[4]。本研究显示:不同手术风险指数其术后感染率不同,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因此对于污染较重、手术难度较高的手术,手术医师应提高手术操作技巧、有效清创、减少组织器官的损伤和手术野的受污染程度、有效止血、保护正常组织、有条件的医院可采用微创手术等以降低手术部位的感染率。

等候手术时间的长短、手术持续时间与手术部位感染存在一定关联,研究显示,急症手术和择期手术患者,术后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持续时间≥2h的手术和手术持续时间<2h的手术,其术后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症手术和择期手术患者,术后感染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

备皮时间和备皮方式与手术后感染有相关性,备皮时间越近手术时间越好。建议患者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量术前消毒沐浴,以有效降低皮肤的细菌数量[如需备皮尽量术前30.120s进行,以减少局部皮肤损伤和细菌的定植。

手术间的空气质量、手术器械的灭菌与手术部位感染有相关性,要严格按照《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要求,对净化手术间定期进行清洁、消毒、维护和保养,并定期进行悬浮粒子、沉降菌的检测,以保证手术间的洁净度。同时应严格按照《消毒技术规范》对手术器械进行清洗、消毒、灭菌处理。

手术部位感染还与无菌操作、手卫生、手术患者的保温和术后护理等有关,因此要求医务人员严格的洗手和外科手消毒,定期采样监测评价洗手和手消毒的效果。手术时应尽量采取保温措施,术后护理及时到位、保持各种引流通畅、及时评估并撤除各类导管等,均可以减少手术后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1]林江,杨杨.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1):249.[2]茅一萍.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及其危险因素研究进展[J].中国疾病控制杂志,2009,13(6):49.[3]邓小华,张玲,刘竹,等.10所医院手术部位感染横断面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2):1672.1673.[4]任南.实用医院感染监测方法与技术[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