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例髋臼骨折治疗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2-22
/ 2

66例髋臼骨折治疗体会

张峰马大年彭庆辉费成刚

张峰马大年彭庆辉费成刚(江苏省盱眙县人民医院江苏盱眙211700)

【中图分类号】R6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26-0306-02

【摘要】通过探讨髋臼骨折非手术治疗与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得出结论:髋臼骨折采用手术治疗临床疗效要明显优于非手术治疗。

【关键词】髋臼骨折手术治疗及非手术治疗

现代社会由于交通损伤的增多,复杂的髋臼骨折也愈来愈多。既往多采用股骨髁上或胫骨结节骨牵引等保守治疗。其骨折复位差、功能恢复不满意,临床结果优良率低。后期随着临床医生对髋臼骨折的认识进一步加深,现多采用手术治疗。

1临床资料

本组共66例,其中男45例,女21例,年龄18-69岁,平均36岁。37例采用手术治疗。29例采用同侧股骨髁上或胫骨结节骨牵引。损伤机制:交通57例,坠落伤5例,挤压伤及跌伤4例。骨折合并休克12例,脑外伤10例,四肢、脊柱、骨盆骨折14例,腹腔重要脏器损伤5例,坐骨神经损伤2例。按AO分类:A1型18例,A2型11例,A3型5例,B1型3例,B2型17例,B3型9例,C1型2例,C2型1例。其中伴有股骨头脱位12例,伴股骨头骨折5例。

2治疗方法

分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两种,所有病例入院后均行患侧股骨髁上或胫骨结节骨牵引。伴髋关节脱位者行手法复位。本组29例采用保守治疗牵引质量7-14公斤。合并中心性脱位者,在股骨大转子下方加侧方骨牵引重量6-11公斤。早期摄床边X线片,了解复位情况,并调整牵引重量。维持牵引时间6-8周。8-12周扶双拐不负重锻炼。12-16周逐渐弃拐行走。本组37例行手术治疗。手术入路的选择以骨折类型为基础。前柱、前壁骨折采用髂腹股沟入路。后柱、后壁骨折采用kocher—langenbeck入路。对于某些较为复杂的T型骨折、横型骨折及双柱骨折采用联合入路。术中采用钢板和螺丝固定。术后放置引流1-3天,引流液少于20ml时拔除引流。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或不采用患肢牵引。8-10周后逐渐负重,12周后逐渐弃拐行走。

3结果

所有患者平均随诊24个月(8-51个月)。手术组复位情况(按Matta标准):解剖复位28例,满意复位7例,不满意复位2例;非手术组解剖复位7例,满意复位17例,不满意复位5例。X线结果:手术组优20例,良16例,差1例;非手术组优9例,良12例,一般5例,差3例。临床结果(按Matta改良的D’Aubigne和Postal评分)手术组优良率83.8%。非手术组优良率62.1%。术后坐骨神经一过性麻痹1例,股外侧皮神经损伤4例,感染1例,异位骨化5例。非手术组出现异位骨化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

4讨论

4.1髋臼骨折的影像学诊断

治疗前通过X线片及CT尽可能详尽的了解骨折的部位、范围、移位的程度及方向,骨折块大小,粉碎程度及位置。CT或CT三维重建能明确髋臼骨折的类型、部位、关节间隙内有无骨折碎片及头臼间嵌入碎骨片等情况。这样才可以了解骨折分型,指导治疗方法和预估治疗效果。除了骨盆正位片外,还应摄患髋的闭孔斜位及髂骨斜位片。另外髋关节CT平扫及三维重建能够更清楚的了解骨折类型、骨折块的大小、多少及移位程度,对指导治疗有较好的帮助。

4.2治疗方式的选择

一是采用股骨髁上或胫骨结节骨牵引,另外即是手术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法。髋臼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需根据髋臼骨折的类型、髋关节是否稳定、股骨头与髋臼是否相称、骨折粉碎的程度、手术者技术熟练程度以及病人是否能够耐受手术来决定。

4.3手术时机

我们一般选择伤后1周左右手术。此时患者一般情况已较平稳,手术时伤处血肿尚未机化,无骨痂形成,不影响手术复位。但手术中出现较新鲜骨折已明显减少,对于合并有头、胸、腹部重要脏器损伤的患者,需待其病情平稳后手术。

4.4并发症问题

本组病例中手术组感染1例,经抗生素灌洗后均愈合。坐骨神经一过性麻痹1例,后自行恢复。股外侧皮神经因解剖变异术后切断2例,缝合后1例皮肤感觉有恢复,术中牵拉损伤2例,随诊时均自行恢复。手术组异位骨化5例,其发生机制并不十分清楚。但手术显露过程中减少广泛的剥离、仔细止血、冲洗,可能对减少异位骨化的发生有帮助。我们并未常规使用吲哚美辛。非手术组也出现3例异位骨化,大多与合并脑部外伤有关。非手术组织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与骨折后下肢活动减少可能有关,手术后病人多可配合医务人员行下肢功能锻炼,故未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非手术组织出现严重骨性关节炎行关节置换1例。

总的来说,手术可使患者早期活动,并能较好的复位骨折,对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恢复明显好于非手术治疗。髋臼骨折是作为负重大关节的关节内骨折处理,其治疗原则包括早期解剖复位、有效内固定和早期功能锻炼。特别是复杂髋臼骨折的治疗要求高度专业化,应由具备适当医疗资源和设备并熟悉复位技术的医师来处理。

参考文献

[1]邱贵兴主译.[骨盆与髋臼骨折]一书,第25章:389-431.

[2]梁国穗.髋臼及骨盆骨折(一).中华创伤骨科杂志,1999,1(1):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