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人工破膜法加快产程的临床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早期人工破膜法加快产程的临床研究

毕蒙红

毕蒙红(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妇幼保健医院产房015000)

【摘要】目的作者对334例住院正常产妇采用早期人工破膜法加速产程,与自然破膜分娩产程进行对比研究,提出早期人工破膜是加速产程、减少产妇痛苦和并发症的有效措施。实验结果说明,早期人工破膜可明显缩短产程时间,两组对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因此提出,只要产妇无明显头盆不称、胎位不正,骨盆外测量正常,胎头衔接或入盆,宫口开大2~3cm,宫缩规律,排除隐性脐带先露,即可在无菌条件下行早期人工破膜。

【关键词】早期人工破膜术产程

【中图分类号】R71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0-0144-01

人工破膜的作用在产科早已被公认,但多数学者主张慎用,以在产妇宫口开大4~5cm以上时实施人工破膜为宜。也有学者指出,潜伏期使用催产素静滴时,若出现胎儿窘迫或观察2~4h产程无进展或进展不大时,可考虑人工破膜并继续静滴催产素。为探讨人工破膜在正常产程中的最佳时机和效果,我们对住院正常产妇进行了早期人工破膜与自然破膜的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一)、资料

早期人工破膜组;随机选择2009年10月~2012年11月住院分娩的334例正常产妇。均为初产,年龄22-34岁,妊娠37~42周。胎位及骨盆外测量正常,无明显头盆不称,胎先

露已入盆或衔接,无产科合并症,有规律宫缩,宫口开大2~3cm,宫颈评分7分以上,宫口内外触不到条索状物和血管搏动。自然破膜组:与早期人工破膜组同期住院、条件相同、自然破膜的208例产妇。

(二)、方法

1.两组产程时间从规律宫缩、宫口开大2cm时计起,产程观察内容相同,原始资料以表格记录方式统计,计数资料经z。分析,计量资料经方差分析。

2.早期人工破膜的方法是产妇在清洁灌肠和排空膀胱后,取截石位,常规消毒。先内诊宫颈扩张及胎先露入盆情况,检查宫颈内外有否血管搏动及条索状物存在,排除隐性脐带先露。在两次宫缩间隙,以右食指、中指探入宫颈内口剥膜,左手持血管钳从两指间夹破胎膜,左手退出,右手置原位,让羊水慢慢流出。待2-3次宫缩后将破口扩大,至最大范围,胎头下降贴住宫颈内口后将手退出。注意宫缩时不要破膜,破膜动作要轻,防止损伤宫颈及胎儿头皮。

二结果

早期人工破膜与自然破膜对产程的影响见附表。两种破膜方式对产程的影响(x-±s)

附表可见两组比较,早期人工破膜组的潜伏期,活跃期及总产程时间明显缩短,p<0.01。差异非常显著。

三讨论

多数学者认为破膜以宫口开大4~5cm以上为宜,以免引起并发症。临床研究发现,前羊水作为产程中的一种作用力,其扩张宫颈的作用,在宫口开大2"-3cm时已明显发挥出来,并形成了胞膜。这种作用力发展下去,虽然仍可扩张宫口,但其中的一部分消耗在胞膜中,如果时间过长,加之产妇紧张恐惧,就会造成乏力,转变成阻碍胎头下降的反作用力。特别是初产妇,这种现象发生较普遍。而及时人工破熙,可使胎头很快下降,直接压迫子宫下段及宫颈内口,反射性引起规则有力的宫缩,加速产程。对宫颈轻度纤维化者,宫颈管部分粘连,羊膜与宫颈粘连,可借助人工破膜分离粘连,及时解除产程中的不利因素,促进宫颈扩张。此外,宫El开大4cm以上未破膜,胎头未衔接,也易发生脐带先露和胎方位异常,增加产程阻力,继发宫缩乏力。

我们在临床研究中发现,大多数产妇在宫口开大2""3cm时,就具备了破膜的条件,宫颈处在容受较好或完全容受的状态下,这也是潜伏期与活跃期的界限,此时破膜,既可缩短潜伏期,2/.可加速活跃期。多数产妇破膜后经2~3法,也能达到预期结果。从而缩短了产程,保存1『体力,减少了产妇痛苦及并发症(如继发宫缩乏力、胎儿窘迫、产后大出血及先兆子宫破裂等)。结果说明,早期人工破膜与自然破膜相比,使潜伏期缩短5.7h,使活跃期缩短了2.5h,使总产程缩短了8.4h。并且,人工破膜比静滴催产素加强宫缩的方法更安全、方便,是计划分娩的一种好方法。有人提出早期人工破膜有可能导致胎膜早破的并发症,使总产程延长。为此,我们对同期住院的85例胎膜早破产妇进行了观察其潜伏期、活跃期及总产程时间均比早期人工破膜组长,并且有2例发生脐带脱垂。应当指出,早期人工破膜与胎膜早破概念不同,胎膜早破是产科常见的病理现象,常伴有头盆不称;而早期人工破膜是正常孕妇产程中的一种处理方法,两者截然不同。实践证明,早期人工破膜不但不会导致产程延长,而且,只要把握破膜时机,脐带脱垂是可以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