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识图课程改革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5-15
/ 1

建筑识图课程改革探索

胡利明

◆胡利明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职业教育中心312030

摘要:对于建筑类专业,建筑制图识图是一门不可缺少的专业基础课,随着新形势教学课程的引进,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关于新型人才的培养,所以就需要根据中职学校的教育特点以及人才培养的需要,同时结合实际,进行课程改革。

关键词:建筑建筑识图教学改革

在整个建筑专业的学习中,图是很重要的,在一开始的时候学校就会安排制图课程,同时教会学生如何识图,可以不费力地看懂建筑施工图。这门课程是建筑专业课的基础,以后的学习都将建立在识图的基础上,如果没有学好,那将对以后的学习甚至工作产生很大的影响。目前看到刚刚进入工作或者实习岗位的学生,对于施工图还不能够很好地识读,主要是在课堂学习中没有结合实际,过于注重理论,导致理论大于实际的情况发生。现在的传统理论教学已不能满足社会对于人才培养的要求,改革迫在眉睫,一定要注重实践,注重专业实际操作的教导,培养实用型人才,以跟上时代的发展,满足社会的需求。

一、传统教学的问题所在

近几年来,由于社会和家长对教育的重视,大部分学生都选择普高的学习,选择职校的学生大都文化基础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创新能力较差,有的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较差,更有学生学习兴趣不浓、自信不足。而目前职校的教学方式还没有摆脱传统的教学思想,课堂上教师以理论为主,直接向学生灌输知识,没有结合实际,这就造成了理论与实际脱节的情况,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后续学习。建筑识图课程作为一门基础课,是学生接触的第一门专业课,这个时候学生对于这个专业还处于懵懂的状态,对于该课程也没有那么深刻的认知,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只能强行记住或者记录,不能真正理解,学习起来很是吃力,同时也会觉得枯燥无味,达不到教学的目的。所以需要改进教学的方法,要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兴趣,让他们积极地去学习这门课程,提高课程学习的效果。

二、确立课程教学的目标

开设这门课就需要设立一个教学目标,这是课程教学的关键。建筑识图这门课程的学习重点就在施工图的识读上,同时还要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以便读懂图纸,定位三大目标:能力、知识和素质。能力主要是会看建筑和结构施工图并且会用平法图集;知识是掌握制图的基本要求、一些基本原理在实际中的应用,掌握建筑结构施工图中混凝土结构等的表示方法等等;素质是努力培养学生主动积极学习的好习惯,以及自我发现、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老师给学生安排任务并自主完成的过程,培养学生制图识图的基本能力并且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为之后更具专业性的课程学习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同时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合作,学会做人。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

施工图是工程界通用的语言,它可以指导施工,在其中包括了建筑物的外形、尺寸以及建设要求。要想读懂施工图,就需要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形象思维能力,学生要学会在实际中的操作,将课堂上书本中的知识应用在实际中,以提升自己在以后岗位上的地位。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

1.观摩教学法。对于刚接触到建筑专业的学生来说,建筑制图相对较抽象,没有接触过相关知识的同学会比较难理解,更不用说自己画出投影图了。所以为了让学生对于建筑的结构有个基本的认识,教师可以选择在课堂上播放一些动画的图像,更加直观清楚地向同学们展示建筑物的分解与组合。例如民用建筑构造的组成演示,屋面组织排水过程的演示,还有墙体的砌筑等等,演示出它们的具体构造以及各个方向的形态,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对其进行了解,便于记忆,还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方便以后的学习。

2.任务驱动教学法。建筑识图的关键就是选择一些典型的案例,由老师安排给学生,以分组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完成,有教就有学,让同学们学以致用,更加深刻地理解书本上的内容。根据课程的能力目标,确定最后以识读某一建筑施工图为任务,主要内容是识读该建筑的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以及详图。整个教学过程可以以这个任务为中心,完成这个任务的同时也就相对地掌握了关键的知识。相比教授书本内容,这个方法具有很强的目的性,效果也就好得多。

3.现场教学法。建筑结构图中很多结构的构件相对较复杂,采用的措施方式多样,对于刚刚接触的学生来说,感官上的认识还不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因此就需要现场教学。在课堂中要求学生把不懂的地方标记出来,然后带他们去现场参观,对照实物再去理解这个图,就会好理解得多。真实的场景更加便于学生对图纸的理解,在以后他们凡是看到类似的就会很快地理解,不用教师再花费时间去讲解。

四、考核方式的改革

课程的最后需要进行考核,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可以很好地检验一学期下来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既然课程需要进行改革,那相应的考核方式也要进行改革,这同样可以促进学生对于该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建筑识图对于学生实践要求较高,在考核时,需要注重知识与实践的结合,全面反映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应用能力。最合理的考核要求应该是平时成绩占40%、考试占60%,平时成绩一般由考勤、作业以及课堂表现组成,同时考核了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对学习的认真程度等等。改革后的考核,从多方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成绩,通过这一考核方式督促学生主动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