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颈部吻合口瘘130例治疗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3-13
/ 1

食管癌颈部吻合口瘘130例治疗体会

杨广义

杨广义

(河南省安阳市肿瘤医院胸一科河南安阳455000)

【摘要】目的:通过对食管癌颈部吻合口瘘130例治疗的观察,总结食管癌颈部吻合口瘘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观察两组患者术后颈部引流量、吻合口瘘的愈合时间,术后吻合口狭窄的发生进行研究。结果:研究组患者颈部的总引流量增加,颈部吻合口瘘愈合时间缩短,术后复查吻合口狭窄,两者未见明显差异。结论:食管癌颈部食管胃器械吻合的病人,吻合口瘘发生后,给予颈部橡胶管引流,局部引流量增加,吻合口瘘的愈合时间明显缩短,未增加吻合口狭窄的发生。

【关键词】食管癌;颈部吻合口瘘;橡胶管引流

【中图分类号】R7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7-0168-02

食管鳞癌仍是我国北方地区食管癌的主要病理类型,是部分地区的主要消化道肿瘤,手术切除肿瘤是治疗早、中期食管癌的有效治疗方式。食管胃颈部吻合是食管癌切除术后常用的吻合方式。颈部吻合口瘘是食管癌术后常见的并发症,风险虽较胸内吻合口瘘危险小,但是发生率却较胸内吻合高。通过对130例颈部吻合的食管癌病人观察和总结,探讨颈部吻合口瘘后颈部橡胶管引流在食管癌颈部吻合瘘治疗中的优点。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河南省安阳市肿瘤医院胸一科和河北省霸州市第一医院自2011年6月至2013年12月行食管癌颈部吻合130例,其中左侧开胸,食管胃左颈吻合80例,右侧开胸食管胃右颈吻合50例。手术中均将胃裁成宽5~6cm的宽管状胃,将胃上提至颈部,和食管行管状吻合器吻合,吻合完后,留置胃管和营养管。胃壁残端给予闭合。颈部给予橡胶条引流,术后常规给予静脉营养支持以及肠内营养。术后给予持续胃肠减压,术后第7天,颈部切口愈合好,经吻合口造影检查,示愈合好后,给予拔出胃管,进口进食。

1.2颈部吻合口瘘后颈部切口的处理

术后颈部橡胶条引流,纱布加压包扎,术后每天给予更换颈部纱布,并将橡胶条逐渐向外退出,2~3天后,颈部渗出减少后,给予拔出。术后第7天吻合口造影检查示:吻合口愈合好,患者行流质饮食。手术后至进流食后,如果颈部切口出现红肿,溢夜,或皮下气肿,表明颈部吻合口有瘘。经口服泛影葡胺透视或口服亚甲蓝后颈部切口蓝染均可证实吻合口瘘。将130人,随机分为两组。一组60人给予切口拆开常规纱条引流,另一组70人给予橡胶管引流。

1.3数据收集和指标观察

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颈部引流量、颈部吻合口瘘的愈合时间,术后吻合口狭窄的发生。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AS9.2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频数(百分率)表示,并采用χ2检验比较其组间差异。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并采用t检验进行两个独立样本间的组间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重及心肺功能和凝血方面无明显差异。

术后常规组采用原方法,对照组给予橡胶管引流,结果显示患者颈部的总引流量增加,总引流量有15ml增加至22ml,P<0.05,有显著差异。吻合口瘘愈合时间明显缩短。术后1~3个月复查吻合口是否狭窄,对照组6例,常规组10例,两者未见明显差异。

3.结论

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瘘一直是食管癌术后常见的并发症。颈部吻合口瘘风险虽较小,但因颈部吻合时,胃代食管,胸胃走形距离较长,胃壁的动脉血液供应和静脉回流都较胸内吻合差,颈部切口狭小,胃壁的血液供应较胸腔内胃壁血液供应较差,故颈部吻合口瘘明显多于胸内吻合。颈部吻合口距离表层皮肤近,较胸内瘘易于引流。经过对两组病人的对照研究,食管癌颈部食管胃器械吻合的病人,颈部吻合口瘘一旦明确诊断后,橡胶管引流能明显缩短吻合口瘘的愈合时间,不增加吻合口狭窄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邵令方,王其彰,新编食管外科学,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8:669.

[2]顾恺时,顾恺时胸心外科手术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9.

[3]陈可能,食管癌手术入路的百年演变及临床意义,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2,9,15(9),886-887.

[4]叶凯,食管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再手术治疗,肿瘤防治杂志,2001,8(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