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药物流产的护理方法及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4-14
/ 2

早期药物流产的护理方法及效果研究

纪启明

纪启明

黑龙江省伊春市金山屯林业局职工医院153026

【摘要】目的:通过对100例早期药物流产患者的护理方法及具体治疗效果的调查,分析其康复情况。总结出更有效的针对早期药物流产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我院诊治的早期药物流产患者100例进行临床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通过对两组患者康复情况的对照性研究,得出研究结果。结果:通过长期的观察和分析,观察组患者的康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期间恢复情况以及后期康复情况均更加优秀。结论:针对早期药物流产患者的护理工作的调查研究我们可以发现,更细致的护理工作能够提高患者康复效率,帮助更多的患者快速恢复健康。

【关键词】早期药物流产;护理方法;效果研究

【中图分类号】R71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4-281-01

流产在如今这个社会早已不是什么少见多怪的事情,对于人口数量的控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从大方向上区分,目前进行流产的主要有两种方式,手术流产和药物流产。药物流产主要应用于怀孕早期,指通过服用药物提前终止妊娠。如今使用的较为广泛的流产的药物有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其实,流产后的护理过程同流产一样重要,对于患者的身体康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护理才能够帮助患者更快的康复呢,那种护理方式是最有效的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通过与患者的沟通,本次研究选取了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来我院就诊的早期药物流产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按照常规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实验组以更为个性化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实验组患者的年龄为21至42岁,平均年龄27.32岁,妊娠时间27至48天,平均妊娠时间为32.12天,其中一胎35例,二胎10例,三胎5例;对照组年龄23至41岁,平均年龄26.12岁,妊娠时间28至46天,平均妊娠时间为35.26天,其中一胎33,二胎11例,三胎6例。两组患者均为刚接受过药物人流,对两组患者的实验研究均在患者和其家属的同意下进行。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入院后,通过对患者当前身体状况的调查,按照具体情况酌情安排治疗时间。

1、2方法

为避免由其他的因素造成的结果上的差异,除了护理方式不同之外,两组患者的其余治疗措施均相同。在患者进行药流治疗后,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的护理方式,不加以任何的改变。实验组的患者按照更加人性化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例如:护理人员要做好对患者的心理慰藉,在言语的交流中和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缓解患者心中的焦虑和不安的情绪,消除其恐惧感,使患者以更好的心态和情绪去接受治疗;用药时要对患者进行多次的嘱咐,为其讲解存在的不良反应及用药时的注意事项,使患者能够合理、规范的用药,以提升药物的疗效和药流的成功率;药物流产之后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密切的观察,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并对于患者不良反应给予及时的处理。对于胎囊的排出过程要密切的关注,叮嘱患者严格控制饮食习惯,避免吃一些辛辣刺激的食物;另外叮嘱患者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等。有温情的医患关系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促进其积极的治疗。

1、3疗效评定标准

当患者的身体情况调整到适合接受治疗时,按照药流的标准方法进行流产治疗,同时后期的护理方法按照上文介绍的进行护理,护理效果的评定标准如下介绍。完全流产:指患者用药后胎囊完全排除,或是尽管胎囊未完全排出,但尿或血HGG以及B超检查显示患者已完全流产。不完全流产:指患者用药后胎囊未见或已未见完全排出,B超检查显示宫腔内有残留物,且刮宫术检查证实有蜕膜组织,且尿HGG检查未转阴而需要接受刮宫手术治疗。失败:指患者用药8天后妊娠物仍未排出,且B超显示有胎心、胎芽搏动以及完全的胎囊,需要通过负压吸引终止妊娠。按照上述的标准,对治疗的数据进行制表和总结。

1、4统计学处理

我们采用标准的统计学处理方式对本次研究的结果进行分析,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将每项结果的百分比均标记出来,给读者更直观的数据。

2结果

2.1流产情况对比

对于两组患者接受药流治疗的结果对比如下表,两组的治疗结果没有较大的差别。差异具有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表1:两组治疗结果对比[n(%)]

3、讨论

药流是一种较为常用的流产方式,相比于手术流产来说,药流对患者的身体损伤较小、治疗方法较为简单、患者的身体恢复更快,但是药流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那就是一定要在怀孕早期,否则是不能进行药物流产的。而且在进行早期药物流产的时候由于操作不当或者是护理工作不完善很容易造成不完全流产和流产失败,所以在进行药物流产的时候要做好对患者的护理工作,在用药前,用药中和流产后都要对患者的心理和行为进行护理,规范患者日常行为。从实验中可以看出个性化的护理模式的恢复效果更好。所以在今后的早期药物流产中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用个性化的护理方式,减少流产失败给患者带来的伤害,增强患者的身体素质。优质护理应在临床上更加全面的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刘桂芳.早期药物流产护理对策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4,04:225-226.

[2]李鑫玺.215例药物流产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分析[J].中外妇儿健康,2011,04:276.

[3]李秀萍.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护理分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5,01: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