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变应性鼻炎120例疗效分析及随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9-19
/ 2

小儿变应性鼻炎120例疗效分析及随访

汤其林

(湖南省醴陵市妇幼保健院湖南醴陵412000)

摘要:目的研究小儿变应性鼻炎的治疗方法、治疗效果及预后随访情况。方法将2014年8月到2016年7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变应性鼻炎患儿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治疗方式,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试验组患儿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联合孟鲁司特钠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对两组患儿随访1年后的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相对于对照组而言明显更优,两组数据相比P<0.05。并且试验组患儿治疗1年后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结论小儿变应性鼻炎应用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联合孟鲁司特钠口服治疗的效果较好,能明显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关键词:小儿变应性鼻炎;疗效分析;随访

小儿变应性鼻炎是一种吸入外界过敏性抗原所致的一种病变,其是儿科常见的疾病。根据临床上对小儿变应性鼻炎的研究,其病因十分复杂,目前临床上认为其主要与患儿的过敏体制遗传及过敏原的基础存在密切关联[1]。其中常见的过敏原主要有尘螨、花粉、真菌、动物皮毛、油漆和家庭装修中的甲醛等,另外还包含一些刺激性食物。本研究对120例小儿变应性鼻炎患儿的临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并研究其1年随访结果,现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4年8月到2016年7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变应性鼻炎患儿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男性患儿34例,女性患儿26例,患儿年龄在1~11岁,平均年龄(4.62±1.25)岁。试验组患儿中男性患儿36例,女性患儿24例,患儿年龄在9个月~10岁,平均年龄(4.59±1.36)岁。两组患儿的性别和年龄等基本资料相比P>0.05,符合对比研究的要求。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入院后采用常规治疗方式对其进行治疗,其中主要是按照0.3㎎/次,2次/d的标准让3岁以下患儿服用酮替芬,按照1㎎/次,2次/d的标准让3岁以上患儿服用酮替芬,连续治疗3个月时间。

试验组患儿入院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联合孟鲁司特钠口服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其中主要是按照125μg/次,1次/d的标准使用丙酸氟替卡松定量气雾剂进行吸入治疗。同时按照5㎎/次,1次/d的标准让患儿口服孟鲁司特钠,连续治疗3个月时间。

1.3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

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并在两组患儿治疗后进行1年随访,观察两组患儿的复发情况。其中疗效判定标准为:患儿治疗后临床症状完全缓解,并且各项生命体征恢复正常,则视为显效;患儿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并且各项生命体征明显恢复,则视为有效;患儿治疗后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各项生命体征无明显恢复,甚至出现病情加重的情况,则视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完成,其中分别采用百分率和()表示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分别采用X2检验和t检验完成对两组数据组间对比的统计学检验,在P<0.05时表示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治疗3个月后的临床疗效比较

经过3个月治疗后,试验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更高,两组数据相比P<0.05,如表1所示。

表1两组患儿治疗3个月后临床疗效对比(例/%)

2.2两组患儿1年后复发情况比较

经过1年随访,试验组患儿中有8例复发,复发率为13.33%。对照组患儿中有28例复发,复发率为46.67%。试验组患儿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

3.讨论

小儿变应性鼻炎是儿童常见鼻炎类型,其主要是在接触过敏原后引发的疾病。根据临床上对小儿变应性鼻炎患儿的观察,其在发病后一般会表现出明显的打喷嚏、鼻痒、流鼻涕、鼻塞和夜间突然咳嗽等症状,导致患儿的正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患儿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2]。因此,在小儿变应性鼻炎确诊后必须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让患儿的生命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目前临床上对小儿变应性鼻炎患儿的治疗方法有很多,其中主要是物理治疗、抗组胺药物治疗、血管收缩剂、抗炎剂、抗胆碱药物、免疫疗法和白三烯拮抗剂等。酮替芬是临床上对变态反应所致疾病的常见药物,其能够对组胺H1受体起到很好的拮抗作用,对变应性鼻炎有很好的治疗效果[3]。糖皮质激素是临床上常见的抗炎药物,其能够有效控制患儿的炎症反应。孟鲁司特钠是一种特异性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其能够有效阻断白三烯与其受体的结合,从而让其生物学特性不能发挥,以此达到减少气道中和周围血中的嗜酸性粒细胞,缓解患者的气道炎症反应[4]。通过各种药物的共同作用,能有效抑制体内炎性介质和神经肽等物质的释放,使得患儿的炎症反应得到有效控制,缓解炎症部位受到的损伤,让变应性鼻炎患儿的临床症状得到有效缓解,因此临床上对该方案的应用十分广泛[5]。

本研究对小儿变应性鼻炎120例的治疗方法、效果极其随访结果进行分析,其中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糖皮质激素与孟鲁司特钠治疗后临床疗效明显高于使用常规治疗方式的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并且试验组患儿随访1年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说明小儿变应性鼻炎治疗中糖皮质激素与孟鲁司特钠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德胜.孟鲁司特咀嚼片联合通窍鼻炎颗粒口服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疗效观察[J].健康研究,2014,(05):550-551.

[2]洪如华.孟鲁司特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应用效果及临床优势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19):155-156.

[3]樊婷.小儿哮喘应用普米克气雾剂联合孟鲁司特治疗的效果评价[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09):1216-1218.

[4]朱璐卡,杨连芳,姚静婵,胡国华.孟鲁司特联合西替利嗪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及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6,(02):111-114.

[5]胡斌,皮力东?库亚西,王燕,张华.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效果观察[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5,(06):679-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