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临床应用陈媭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临床应用陈媭

陈媭

(江苏省靖江市人民医院;江苏泰州214500)

【摘要】医学影像主要是通过应用仪器观察患者的某个部位的情况,采用此方式不需要完全的介入患者体内,利用仪器成像,医护人员很据所成像的情况分析患者的病情。本文主要以医学影响为切入点,浅谈医学影像技术与临床诊断应用两者之间的关系,说明医学影像对于临床诊断的重要价值,减少误诊出现,促进医学的发展。

【关键词】医学影像技术;医学影像诊断;临床的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8)24-0222-01

医学影像所涉及的方面很多,主要有CT、X线片、摄影等,临床通过应用此技术为诊断提供依据,提高诊断率,及时的确定患者的病情。医学影像的应用是医学进步的结果,在未有此技术之前,对于人体患病部位的观察,主要采用解剖,通过解剖病灶周围,人体很多部位在体内,通过解剖虽然可以直观看到病灶的情况,但是解剖风险大,灵活度差。在临床中使用影像技术,灵活度高,可以及时的观察不同部位情况,风险小,为诊断病情提供有效的依据。

1.医学影像技术的应用情况分析

1.1X线应用分析

医学中常采用X线观察人体的影像,X线影像被影像板接收,通过激光扫描,将所接收的影像转化为图像,医护人员根据所扫描后的图像观察患者病灶处的情况[1]。一般的X线与计算机X线相对比,计算机X线所记录的信息完整,可以全面掌握患者情况,患者在扫描期间不用多次的进行,并且扫描的图像清晰度高,可以直观的观察患者情况,图像的辨识度高,便于医护人员观察患者情况。一般的X线的扫描成像,图像清晰度较低,患者面临重新拍摄,X线所记录的信息不全,患者需要多次多角度的进行拍摄,如果拍摄后成像情况不理想,医护人员对于病灶周围的组织的观察的直观性下降,影响整体的诊断。临床中逐渐采用计算机的X线,节省时间,效率高。

1.2CT应用分析

CT的应用主要是通过X线扫描病灶及病灶周围的组织,将所扫描的信息与电脑相连接成像[2],所成像是病灶的解剖图,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灶解剖图的情况观察患者的情况。临床中采用的是多层CT,一般的CT与多层CT相比,多层CT的辨识度优于一般的CT,收集信息量大,所涉及的范围广,可以快速的获取图像。一般的CT数据涵盖的的范围小于多层CT,辨识度低,速度没有多层CT快。多层CT相对于一般CT更加占据优势,但是临床的总结发信时,CT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像扫描范围、速度、成像质量等,会影响整体CT检查真实性,临床中为了避免出现这些问题,需要多方面的诊断患者情况,因而存在一定的制约性,CT技术需要后期的提升完善,降低制约因素。

1.3磁共振应用分析

磁共振应用主要是指将患者的病灶部位放在静磁场,通过静磁场的运行原理,检查患者病灶及病灶周围的组织,通过获取信息成像,可以观察患者病灶的二维图像。临床中磁共振的应用较为广泛,主要是获得成像可以是二维或者三维,平立体图像便于观察,可以深入的分析病灶情况,医护人员可以根据成像情况分辨出患者病因。应用磁共振检测需要严格按照医学的规定执行,患者应当配合医护人员,才能保障检查的质量。医学影像的各项检查都需要患者按照医生的建议执行,获取各项数据,医生再根据数据的情况分析患者的病情,总结治疗方案。

2.医学影像的特征

2.1独立性

医学影像的独立性主要体现在技术方面及诊断方面。第一技术方面,医护人员可以严格按照医院的各项规定执行各项检查,检查人员具有专业的知识及技能,检查中避免人为原因造成失误;检查的医护人员掌握临床方面的相关知识,对于影像技术的应用熟练度高,及时的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检查,检查的医护人员素质高[3],各项能力强,医患关系良好。第二诊断方面。诊断方面是指医护人员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可以判断出成像的辨识度、成像的质量。医护检查人员了解临床医学、影像知识,根据成像情况具有诊断能力,完全的掌握医学影像的各项技术以及技术的发展,可以通过影像技术获取更多患者病灶的信息,保障所获取的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高效性,为影像的应用奠定基础。对于技术方面及诊断方面需要医护人员掌握专业的知识,患者的病情的诊断需要建立在医学的基础上,医护人员应重视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总结临床中影像中的案例,各个医院可以进行影像学习交流会,提升医院影像人员的整体的水平,确保成像的质量,为后期的诊断提供准确依据。

2.2互补性

成像技术的实现需要技术的支持,影像技术的应用是影像诊断的前提,提高影像技术才能保障成像质量,影像技术高有助于影像诊断,成像情况好、速度快、成像辨识情况、成像质量等受技术的影响,所以在临床的操作中应提高专业技术,确保成像的质量高。因为影像中所涉及的技术较多,每项技术的应用原理不一致,并且每项技术的特征、检查方式不同,根据患者的情况,合理、科学的选择检查,检查的医护人员需及时根据患者情况,做出判断进行检查。但是影像检查并不是所有客户都适用[4],临床中有些疾病情况复杂,病因不明,通过检查并不能确定造成病灶出现的原因,医学影像的互补性所体现在与其他检查结合使用,影像检查中即使不能检查出病因,但是可以作为临床中排除的方面,便于临床进行诊断。医学影像结合别的检查技术,有助于医生确诊。因此,在临床中相关工作人员应确保影像数据的正确性,使成像情况良好,检查人员应注意分析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学习先进技术,了解影像技术的发展,影像技术与检查人员之间具有紧密的关系,影像技术需要人员的操作,两者相互影响,密不可分,检查人员技术好,医院所采购的设备符合规定,才能提升整体的质量,医院应重视审查仪器设备,加强对检查人员的管理,提供更好的服务,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临床的治疗效果。

3.结束语

影像诊断的实现需要依靠影像技术,检查人员应提高专业知识及专业操作能力,减少误差,提高准确率。医院应加强各个科室的管理,对影像诊断、影像技术的质量加以控制,患者在治疗期间应配合医护人员,患者满意医院的各项工作,可以减少医患矛盾,提升医院整体的治疗水平。

参考文献

[1]魏梦丽.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5).

[2]继勤.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影像技术,2018.

[3]巩守科.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2017(23):4545.

[4]刘月霞,孙龙云.医学影像技术在当前临床诊疗中的发展及应用[J].科技展望,2016,26(6).